父子兵上阵眼界更开阔

恩思立(Emsley)创办人黄康伦与妻子王丽丝,连同两个儿子黄宇恒(右一)和黄宇涵齐心协力,为家族企业奋斗。(伍书永摄)
恩思立(Emsley)创办人黄康伦与妻子王丽丝,连同两个儿子黄宇恒(右一)和黄宇涵齐心协力,为家族企业奋斗。(伍书永摄)

字体大小:

俗话说:“创业难,守业更难。”当企业传承给下一代,或下一代加入管理团队时,两代人如何在变革与守护公司原有核心价值之间取得平衡,是一门学问。

然而,在这瞬息万变的科技时代,创新与转型已是刻不容缓。

“传承转型·企业长青”系列分成四期,访问来自不同领域的中小企业创办人及年轻一代的掌门人,分享他们如何一起为企业注入新生命。

两个儿子先后都在快要从大学毕业时弃学,但黄康伦(57岁)与妻子都没有责备他们,两人的开明态度让两个儿子陆续加入他创办的公司,成为他的得力助手。

黄康伦从事眼镜行业已经有30多年的经验,是眼镜设计与制造公司恩思立(Emsley)的创办人,专为海外包括欧洲公司代工生产(OEM)和设计制造商(ODM)。

他当初从配镜师做起,上个世纪80年代开设传统眼镜店,并于90年代进入眼镜批发生意,随后同时经营眼镜连锁店。2014年,他创立了零售品牌O+,店内只售卖O+自家品牌眼镜,虽然是机器制作,但也用到许多手工技艺,使用的镜片是德国优质品牌蔡司(ZEISS)。

黄康伦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说,打从两个儿子小时候,他就梦想着他们有朝一日能到公司助他一臂之力,但始终没有对他们施加压力。他们从十六七岁起就到父亲店里实习。

就在他决定创立零售品牌那一年,他终于邀请到大儿子黄宇恒(29岁)加入公司,而小儿子黄宇涵(26岁)随后也进入公司。

如今,一家四口都携手为家族企业奋斗。大儿子有商科背景,专注于营销;小儿子负责设计,由于具备工程背景,懂得利用三维打印技术,制作产品的原型。

黄康伦坦言,如果儿子没有加入公司,O+将无法诞生,因为他并不具备创造这一创新产品的思维。说到这里,黄宇涵也补充说:“还有品味。”

“三个男孩”磨合中求共识

妻子王丽丝(56岁)基本上打理公司大大小小的一切,在她眼中父子三人就是“三个男孩”。

每个人的能力与专长不同,同时又各有自己的见解与想法,黄康伦非常享受大家齐心协力所带来的协同效应。两兄弟是互联网与社交媒体时代的孩子,与父亲也有意见分歧的时候,但是父子三人在这个过程不断磨合与寻求共识。

眼镜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一些外国眼镜连锁店不仅价格低廉、设计时尚,配制眼镜的时间也极快,那么公司如何创造竞争优势?

黄宇恒指出,眼镜店的优势主要可以从价格、品质与服务着手,但一家眼镜公司不可能三样都兼具,因此O+只求从品质与服务维持优势。不过,这并不代表公司的产品的定价就要昂贵。

公司在产品价格与品质之间寻求平衡,在确保品质优良的同时,把价格维持在消费者可以负担得起的水平,这刚好填补了市场空缺。O+之所以能够做到这一点,是因为其所售卖的眼镜都是由姐妹公司恩思立所制造的,品质由自己控制,而多数的眼镜公司并没有这项优势。

公司在创立零售品牌的过程中也面对过挫折。黄宇涵表示,之前在宏茂桥城开店,发现那里的眼镜店打的是价格战。公司不想降低品质与服务,两年后决定退出宏茂桥城。

金融区珊顿大道一个新购物中心的运营商之后邀请该品牌入驻,公司认为商场的地点与租户身份都符合公司的定位,因此同意迁入商场。开业一年多来,业绩不俗,让一家人感到惊喜,单是首三个月经营成本已回本。

谈到未来计划,公司正在同商场洽谈,打算在本地设立第二个零售店面。至于海外市场,公司也在洽商中,除了打算从今年第四季起分销产品到二三十个国家,以欧洲和美国为主,并且有意在海外开店。未来,公司也打算把分销业务带回亚洲。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