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名本地与国际学校学生 新加坡之旅传递融合精神

字体大小:

16岁的国际学校学生赵锴萌观察到本地学校和国际学校的学生很少交流。去年2月,李显龙总理在一次演讲中谈到年轻一代新加坡人的身份认同及融合话题,让她深受启发,而创立“United Singapore”(联合新加坡),希望通过这个平台加强学生交流,促进融合。上个星期天,“联合新加坡”举办了第一场活动“新加坡之旅”——骑脚踏车绕行滨海湾地区一圈。

钟芝娜/文(特约)

受访者提供照片

2月28日,一场由国际学校学生组织,旨在促进融合和加强交流的活动“Le Tour De Singapore(新加坡之旅)”在滨海湾一带举行。

50名来自国际学校和50名来自本地学校的学生一起骑脚踏车,从滨海湾花园出发,经过金沙酒店、螺旋桥、滨海艺术中心、摩天轮、滨海堤坝等城市地标和景点,绕行一圈再回到滨海湾花园。

100名学生随意分成不同的组,主办方在脚踏车路经途中设置了7个休息站,所有学生经过7个休息站时都必须回答事先设置好的5个问题。这些问题都跟融合和身份认同有关,例如:

“你怎么定义家?”

“对你来说,新加坡意味着什么?”

“什么是包容?你怎么与不同种族不同宗教信仰不同年龄的人相处?”

“用三个词来形容新加坡。”

“你认为在一个多元文化融合的国家生活的好处是什么?”

学生经过思考后回答这些问题,也能帮助他们思考自己的身份,加强对新加坡的了解和归属感。

对本地文化了解不多

组织这个活动的是来自新加坡美国国际学校11年级的16岁学生赵锴萌。赵锴萌10岁时从北京来新加坡读书,在新加坡生活了6年,同时也在国际学校学习了6年,这期间赵锴萌留意到国际学校的学生虽然生活在新加坡,其实只局限在国际学校这个小圈子,对本地文化了解不多,跟本地学生交流也非常少,两者之间差异非常大。她看在眼里,心里却萌发念头,希望能做点事情改善这种状况。

去年2月,李显龙总理在一次演讲中提到国人的身份认同危机,随着外来移民的增加以及生育率的持续下降,年轻一代的身份认同危机逐渐凸显,尤其是50年以后,情况可能更加严重,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这再次激发了赵锴萌为提高年轻人身份认同和促进融合的决心,于是,她创立了“United Singapore(联合新加坡)”。经过几个月的策划和准备,联合新加坡举办了第一场活动,新加坡之旅——骑脚车绕行滨海湾地区一圈。

赵锴萌认为,不管你是什么身份,永久居民或者外国人,只要是生活在新加坡,就应该了解这个国家,快速融于这个社会。“出生背景不同、家庭环境有差异,来自世界各地的人聚合在这里。多元化、包容是新加坡的特色,不应该让差异性成为融合的障碍。”

热爱新加坡 也找到归属感

现为永久居民的她,感激新加坡给她机会,让她开始国际化的新征程。在新加坡生活学习了6年后,她热爱新加坡,也找到了归属感,认为这里就是她的家,同时她也希望她创立的“联合新加坡”可以成为促进国际学校和本地学校学生交流和帮助他们融合的平台。

组织活动也让赵锴萌成长,应付学校的功课和作业之余,她要积极与政府、学校和社会其他组织沟通,宣扬她的理念和活动。“初生牛犊不怕虎,当时我只是有这个概念,真正策划一次活动后,我学到了很多知识。”赵锴萌说,脚踏车活动得到校方的支持,也获得新加坡国民融合基金的赞助。

来自不同背景的学生通过这个活动一起交流,相互学习。脚踏车活动结束后也有轻松的爵士音乐和互动小游戏。她计划定期举办一系列活动,都是本着促进融合和提升身份认同的宗旨,但活动形式未必相同,接下来会侧重文化艺术方面。她也透露,100名学生一起骑脚踏车以及针对35道问题的回答,她会进行整理,并剪辑成小电影,预期4月份做好并正式发布。

通过活动认识新朋友

来自美国国际学校的王路菲和赖季梵都是赵锴萌的同学,她们从学校了解到“Le Tour De Singapore”这个活动,觉得很有意义,报名参加。

活动结束后,王路菲分享了她的体会,16岁的她半年前从中国天津到新加坡读书,每天只在学校内跟同学交流,但通过半天的脚踏车活动,她认识了国立大学的学生和其他本地中学生,结交了新朋友,也了解本地教育体系,“我之前一直想知道怎么参加国立大学的考试,今天终于跟学姐学长了解到有关细节,也知道很多服兵役的常识。今天100名同学一起骑脚踏车,了解彼此国家文化,认识很多新朋友,真的获益匪浅。”

赖季梵来自台湾,已经在新加坡美国国际学校读书两年,“这两年来我只在学校以内的圈子里,很少接触本地学生。今天的活动正好有机会让我们认识外界和了解新加坡。”

14岁的李嘉润是宏茂桥中二学生,他受访时透露,骑脚踏车的同时大家也聊天,做自我介绍,“我认识了来自巴西的朋友,了解一些巴西文化习俗,对其他国家的风俗也有了一些了解。”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