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过100人上星期天在邵氏丽都戏院观看了本土黑色喜剧《霉运大厦》,这是一场在“新移民与新加坡社会系列讲座”下举行的特别放映。影片演员郭亮、陈映奇和赖泰均参与了特别放映之后举行的讲座,从中反思对于社会、移民和现实生活的认知与自身经历。 曾昭鹏/报道 一个一心一意想老老实实当一个新加坡人的菲律宾新移民、一个专门传授致富之道的前电视明星、一个红杏出墙的女教师,以及与她深陷不伦爱情的牧师情人,再加上一名行事神秘凶恶的中国籍大耳窿,在一栋千万元豪宅里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人质危机。 这不是一部一般人熟悉、风格通俗的新加坡电影,但观众都看得津津有味,其中有欢乐的笑声,也有真挚的感动。不同时空之间的切换,不同故事线相互交错,让他们看到不一样的电影叙述方式,而一些语言强烈的对白,更让整部影片平添现实色彩。从中他们反思对于社会、移民和现实生活的刻板印象和标签化的认知,也在影片中看到自身的一些经历。 超过100人上星期天在邵氏丽都戏院观看了本土黑色喜剧《霉运大厦》(Unlucky Plaza)。这场在“新移民与新加坡社会系列讲座”下举行的特别放映,由新加坡宗乡会馆联合总会主办,并获得宗乡会馆基金、国家融合理事会及文化配对基金的支持。 影片演员郭亮、陈映奇和赖泰均参与了特别放映之后举行的讲座。 郭亮说:“看了这部电影,我自己强烈地意识到,一个人移民,他对这片土地是有真正的一种情感联系的,而这种联系往往是在地的当地人,容易疏忽掉的。我们常常讲一些融入的问题,讲一些宽容的问题,在这么多问题里面,似乎还有一层意思,就是要了解跟懂得,这是我看完电影的体会。” 把民间问题反映出来 陈映奇说:“移民是一个很实在的问题。身为艺术工作者,我们如果能够把民间的问题反映出来,在某种程度上也意味着它可能已经不是问题了,因为我们能很大方、很轻松地探讨这些问题,就能跨步向前。” 英国剑桥大学毕业的电影导演和编剧郭智轩(35岁)曾是《海峡时报》的政治记者。身为受到瞩目的本地新一代电影工作者之一,《霉运大厦》是他执导的首部长片,曾入围多伦多国际影展的“发现奖”。这部影片是去年第25届新加坡国际电影节的开幕片,也是有史以来第一部获选为新加坡国际电影节开幕的本地片。影片的演员还包括来自菲律宾的Epy Quizon,以及本地的彭耀顺和黄淑贞。 新加坡此时正在经历深刻的社会转型,移民和人口问题又格外受到关注。在这个大背景下,郭智轩受到新闻频密报道的租屋骗局所启发,创作了这个与新移民有关的剧本。乌节路幸运商业中心是本地菲律宾人聚集的地方,《霉运大厦》片名是对电影主角荒谬生活遭遇的一种注解。 对郭智轩来说,他创作的影片带有社会意识,多少与他当过记者有关,但他更在乎的是影片反映的人性,尤其是不同角色如何面对人生困境。他受访时说:“《霉运大厦》是我个人对新加坡的一种描述而不是批判,我希望能通过这部影片引领观众在两个小时内,与深陷险境的角色经历不同情绪的起伏。” 郑斐(39岁,幼儿教师)看完《霉运大厦》后,对影片留下深刻的印象。她说:“这部影片真实地刻画了移民面对的一些普遍问题,只不过场景是在新加坡,让人感觉更加亲切。尤其是菲律宾的男主角,他的演技精湛,让人感觉他就生活在我们的身边。” 她说:“我会跟身边的朋友推荐这部电影。” M18级的《霉运大厦》片长122分钟,上星期四已经在全岛电影院公开上映,影片附有华文字幕。
请LIKE我们的官方面簿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