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局势

张云:中国朝鲜政策失败了吗?

字体大小:

纵横天下

张云

新年伊始,朝鲜不顾中国的反复忠告试爆了氢弹,仅仅一个月后的除夕之日,朝鲜再次无视中国的警告利用弹道导弹技术发射卫星,毫无疑问这对中国外交来说是响亮的耳光。

在这背后,中国的朝鲜外交政策也遇到了国内外前所未有的压力,国际社会认为正是中国的姑息政策以及经济支援,才让朝鲜肆无忌惮无视联合国决议;国内则对于崛起的中国在处理周边外交上的能力却似乎在减弱的情况日益没有耐心,从而质疑以中朝传统友谊为基础的外交定位和不干涉内政的做法。

这些批评的核心就是中国的朝鲜政策错了,如果是这样,那么政策改变也就自然需要,而“强硬政策”就会更容易成为政策选择。判断朝鲜政策是否错误的问题,需要冷静细致的分析,不能建立在带有感情色彩的评估上。

朝鲜政策的大逻辑没错

进入新世纪后,朝鲜在发展核武器方面似乎越走越远,特别是现任领导人执政后这个步骤更是加快,另一方面,中国在对待朝鲜发展核武方面的表态则越来越严厉和明晰,这就出现了中国外交努力越多,结果却越不理想的矛盾现象。质疑中国朝鲜政策的讨论,在过去十几年里日益升温,也就不奇怪了。

中国的影响力没有能够让朝鲜走向放弃核武装,六方会谈中断多年,证明中国主导的地区多边主义努力效果不佳,从这些角度来看,中国的朝鲜政策至少是有问题的。但是,我们在判断政策是否错的问题上,不能够因为有问题就直接贴上失败的标签,这不是一个非黑即白的问题,而需要精致的框架来审视。

笔者认为判断任何政策是否错,都需要从两个层面来考察,第一是政策逻辑层面,第二政策操作层面。朝鲜问题也不例外,如果按照这个分析框架,笔者认为首先需要肯定中国冷战后朝鲜外交的政策逻辑本身没有错。苏联解体后,中国对朝鲜外交的基本逻辑在于两个方面,一是通过说服朝鲜走改革开放的道路着力发展经济,二是说服朝鲜通过国际对话解决安全担忧,战略目标是实现朝鲜自主的“软着陆”,像中国文革结束后那样逐步转移工作重心到经济上,并且对外开放,最终收获东北亚的持续稳定。

上个世纪90年代,中韩建交一定层面上也是给朝鲜以信号敦促其走改革开放道路。金正日执政后,中国频繁邀请其访问中国,特别是参观访问中国沿海开放城市,了解中国经济技术发展的新动态,其背后的逻辑也是希望朝鲜能够像中国一样选择开放和发展经济的道路。2003年开始的六方会谈是中国主导的第一个多边安全机制,其目的也是为了让朝鲜的安全担忧能够在国际上有传递的平台。

正因为中国坚信上述的政策大逻辑是正确的,所以尽管朝鲜在核武问题上不断反复,中国始终保持耐心坚持以说服、对话、接触的办法来处理朝鲜问题。如果没有这个主心骨,那么中国的朝鲜政策也就不可能体现出如此强大的连贯性,当人们批评中国的朝鲜政策时,是否无意中无视了这种连贯性呢,而这种连贯性背后的政策逻辑也被“过小评价”(underestimation)。

朝鲜政策实践也没有全错

如果政策逻辑没有错,那么是不是实践出问题了呢?情况也不是那么直线式,从结果来看,笔者认为中国的朝鲜外交并非全盘皆输。

首先,从朝鲜的发展倾向来看,是从军事化一边倒向着重视民生的方向发展。上个世纪90年代,朝鲜半岛核危机发生后,美朝关系急剧紧张,朝鲜选择了军事一边倒的国家战略,“先军政治”让朝鲜付出了沉重的经济社会代价。金正日执政后期,特别是其去世前,中国史无前例地邀请金正日访问中国,朝鲜在政策表态上提及发展经济建设民生的调子也明显增加。

金正恩执政后,尽管在核武和空间技术上一意孤行,但是我们也要看到他也是第一位如此频繁视察经济建设和民生工程的朝鲜领导人。中国希望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让朝鲜理解发展经济“软着陆”不仅是朝鲜的唯一出路,也是其领导人保护自身安全的必经之途,这层道理起到了一定的效果,而且在权力交接过程中实现了传承。

第二,六方会谈休会并不等于完全失败,而且需要准确的认识其意义。2001年,美国的反恐战争让朝鲜的安全忧虑进一步升温,金正日最初试图通过破天荒地承认朝鲜“绑架日本人”事件,实现日朝关系正常化,通过日本来做美国工作减少安全压力。但当时的小泉纯一郎对美一边倒的外交姿态让朝鲜感到失望,结果日朝关系相反更加紧张。

随着伊拉克战争陷入泥沼后以及中美关系的逐渐稳定,中国主导的六方会谈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朝鲜的安全恐惧,这才会有2008年朝鲜销毁宁边核设施。这说明六方会谈并不是没有用的,更重要的是现在没有其他的政治框架可以取代六方机制。六方机制本身的目的并非完全为了解决朝鲜核问题,而是通过这个机制让朝美双方了解对方国内的逻辑,让他们认识到不改变自己的做法,就会给对方国内的强硬派送去弹药,通过改变自己去改变对方,这是这个机制的真正意义所在。

朝鲜政策实践的短板 是中国外交的共同问题

既然中国朝鲜政策在大战略逻辑没有问题,在实践中也有一定成绩,那么为什么会出现目前国内外都不讨好的结果呢?最大的问题在于中国外交理念上长期存在的“求稳”的思想,束缚了外交实践的空间。

首先,朝鲜没有按照人们期待的步调走上改革开放道路,这不是因为中国的政策选择错了,而是中国的主动引导的政策实践还做得不够。朝鲜半岛问题一直是中国周边外交中最为神秘的部分,近代以来中国已经因为朝鲜多次参战,在朝鲜问题上“求稳”已经成为了思维定势,无意识中就成为寻求“消极稳定”。

这种“不出事”的思维范式,让我们看到在朝鲜问题上,中国不断重复大道理,但是政策创新方面并不足,即使是六方会谈最初也是美国希望减轻全球核扩散的威胁需要劝说中国开始的。中国对朝外交的工具箱的内容,似乎并没有因为中国的崛起而增加,特别是如何在经济上帮助朝鲜融入国际经济体系中,这方面的努力是不够的,当前的“一带一路”,亚投行等机制的草创期间,似乎基本没有考虑过让朝鲜参与的可能性。

第二,中国需要证明朝鲜的任性不是中国不惩罚的结果,必须持续性展示短期成绩来说服国内外的怀疑者。中朝贸易额占朝鲜对外贸易的七成,普遍认为目前的制裁不奏效是因为中国配合不够,相反的,中国反复强调制裁不是目的以及自身的影响力被高估。然而,这些说明本身并不足以让人们信服,如果不能够证明中国强化制裁也不会带来大家希望的效果的话,那么中国就必须持续性地展示短期性的外交成果,来证明中国的努力是实在的,以及通过其他方式也可以达到相同的目的。反过来说,中国的朝鲜外交需要不断地有成绩,小成绩的叠加和信息公开,将有利于改善中国朝鲜政策的内外舆论环境。

上述朝鲜问题上的短板,实际上反映的是中国外交实践中的共通性问题。追求通过一两次访问或者发表重大的声明,实现外交突破的“尼克松冲击”,那样的魔术师般外交效果在当今的时代已经变得很困难,包括朝鲜问题在内更加需要可持续性地积累小成绩,并且更多地及时地公布相关信息,寻求公众和国际社会的认可和理解刻不容缓;对于稳定的理解需要与时俱进,邓小平提出的韬光养晦,从战略定位角度来说要长期坚持下去,即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一也要保持这样的心态,谦虚更加容易得到尊重。

但是韬光养晦战略在思想上给中国带来的负效应,在于对“稳定”的理解却受到了局限,无意识地追求“静态的消极稳定”往往被认为是最佳选择,维持现状常被误认为是稳定,而我们需要建立的是“动态的积极稳定”的思维范式,例如在缅甸问题上,中国似乎就没有能够及时地预测到军人执政,比较迅速顺利地实现了权力交接。

中国的朝鲜政策同中国外交战略整体的大逻辑一样并没有错,这要求中国要坚持战略定力,不为一些暂时的困难和批评所动摇,但是在具体实践上则需要一方面更加大胆而有创新性,同时另一方面则有需要进一步精致化的空间。

作者是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