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关系

朱颖:特朗普对中国打“制度战”

字体大小:

美国总统特朗普自今年初以来,对中国发起了一系列贸易惩罚措施,都在剑指中国的经济制度。特朗普对中国打贸易战是表象,实质是打“制度战”。

1月特朗普批准对进口太阳能电池板和洗衣机加征关税,美国政府指责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导致全球光伏产能过剩。3月8日,特朗普批准对钢铝加征关税,美国政府再次指责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导致全球钢铝产能过剩。3月23日,特朗普指令美国政府以保护知识产权为名,对从中国进口的约500亿美元的产品加征关税。美国政府又再一次指责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尤其是“中国制造2025”国家战略,并突出了强制性技术转让的问题。

美国政府一而再再而三地剑指中国政府的产业政策,触及了中国政府的底线。“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被写入中国宪法的。4月初,中国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一次会议披露,中央财经委员会的整体方向是强调要加强党中央对经济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可见,中共领导中国经济是中国的经济制度,产业政策是党领导中国经济的具体实施措施。特朗普不断升级中美易摩擦,企图根本改变中国的产业政策是行不通的。

但是,不能因为行不通,就无视中美“制度战”的严重性。这次中美贸易摩擦是两国经济制度差异多年累积起来矛盾的总爆发。只是特朗普的个性使然,表现得他有胆量向中国开打贸易战;事实上,特朗普政府对中国的一系列指责,在美国有相当范围的共识。

不仅如此,欧盟、日本、英国、加拿大和澳大利亚等西方国家与美国的看法是一致的。它们之间的差异是如何对待中国不满,各自打着自己的算盘。

在中国方面,中国按照自己对市场经济的理解发展经济,政府确实对经济有很大的干预。问题是全世界都不得不承认中国经济的巨大成就,尤其是中国在高科技领域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缩小。中国中央电视台播放的《大国重器》系列节目所介绍的中国装备制造业和尖端技术领域的进步,不仅让中国人感到自豪,而且让西方大国感到震撼。这个震撼是中国制度自信的重要来源,也是美国矛头直指“中国制造2025”的原因之一。

西方国家遇到了人类历史上从未遇到的国家,这个国家在坚持自己的政治制度条件下,引入市场经济和融入经济全球化,所释放出来的巨大能量让它们感到恐惧。它们感觉到的是不确定,从而疑虑中国的强大。

但是,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中国高科技领域的进步还是属于追赶型的后发优势,也是在西方国家尤其是美国创新技术的基础上,并得到了市场甄别后,“集中力量办大事”的结果。国家主导经济模式的弱点,是原始创新动力不足和缺乏市场的甄别。工业革命后一系列对人类产生影响的原始创新都来自市场经济,而不是计划经济,也不是产业政策。

经济学的“诺斯悖论”告诉我们,“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经济衰退的根源”。中国国家主导经济的模式取得了成就,但是,这些成就的外溢效应引发了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不满,这些不满将给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产生极为不利的后果,并导致中国经济长期的负面影响。比如,特朗普政府开始限制中国对美国从微芯片到5G无线技术进行投资,试图阻止中国在一些行业获得优势。特朗普不仅对中国打贸易战,也对中国打“投资战”和“技术战”,归根结蒂是“制度战”。

中国经济到了重新界定政府与市场边界的时候了。中国副总理韩正3月25日表示:“当前最紧迫的任务是加快推进政府改革,将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资源的直接配置,最大限度地减少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直接干预。”这就是说,中国经济确实存在着增加市场配置资源的空间。中国改革开放的成功经验之一是倒逼机制,能否通过这次中美贸易摩擦把“制度战”演变为“制度磨合”,为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

(作者是上海独立撰稿人)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