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浪屿

不可错过的鼓浪屿文化遗产核心要素精选

字体大小:

20170815-map-thumbnail_Small.jpg

点此放大地图 (来源:厦门市鼓浪屿—万石山风景名胜区管委会)

鼓浪屿工部局遗址

工部局遗址位于鼓新路与三明路交叉口北侧靠近海岸的一处台地上,是鼓新路40号。1903年至1908年鼓浪屿工部局成立之初曾租用这座洋行建筑办公,这是鼓浪屿现存惟一一处工部局办公建筑遗存。这是一座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建筑主体已于2007年倒塌。经考古勘测,建筑遗址平面呈“凹”字形,长约30米、宽约24米,北部两角有角楼,现保存有较为完整的基础、台阶踏步和原建筑的台地挡土墙,并且还保留了入口的石门柱和原来建筑防潮层的少量砖券和残壁。

20170815_gongbuju_Large.jpg

天主堂

天主教17世纪初就传入福建,17世纪中叶传入厦门,并建立了“厦门教区”。厦门开埠后,天主教传教士由菲律宾马尼拉天主教会派遣,再次来到鼓厦地区传教,在鼓浪屿田尾海滨曾设立信徒聚会所。1890年,罗马教廷将福建划为西班牙多明我会的传教区。1912年,西班牙多明我会神父马守仁(Manuel Prat)任厦门主教后,将教堂搬至鹿礁路西班牙领事馆内,1917年于领事馆西侧新建教堂作为主教座堂,管理着福建教区的天主教堂。

天主堂(今天的鹿礁路34号)建筑由西班牙建筑师设计,来自漳州的工匠负责施工,砖石木结构,哥特建筑风格,建筑面积500多平方米。由于所处地段的限制,教堂南北向布置,平面为巴西利卡式,四个尖拱构成大厅的空间,圣坛没能设置在符合惯例的东侧,而是位于北侧,在南侧入口处建起一座哥特式的高钟塔,装饰着华丽的哥特式尖券门窗及玫瑰窗,建筑周身白色,具有西班牙教堂建筑的特色。

20170815_tianzhutang_Large.jpg

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

英商亚细亚火油公司旧址(今天的中华路21号)建于20世纪10至20年代, 原系住宅建筑。1903年7月于伦敦成立的亚细亚火油公司(Asiatic Petroleum Company),曾垄断亚洲特别是20世纪上半叶中国的销售市场。该公司20世纪初即在上海设中国总部,销售煤油、汽油、柴油、沥青等石油制品,销售网密布全国,在厦门拥有经营处及油库。1937年原设在厦门海后滩的公司办事处,迁来鼓浪屿该建筑的二层办理业务。该建筑是一座两层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建筑面积680平方米,该建筑采用英国维多利亚时期具有代表性的清水红砖墙及哥特式尖券拱窗。

20170815_yaxiyahuoyou_Large.jpg

汇丰银行公馆旧址

这座建筑曾是英商怡记洋行的闲乐居(Anathema Cottage),历史上也曾作为汇丰银行的高级住宅,建筑面积370多平方米。这是一座珍贵的三叶草形平面的殖民地外廊式建筑。坐落在花岗岩基础上,砖木结构,只是一层高,平面向前突出的部分三面包围着外廊空间,建筑后部也有局部的外廊。从历史照片可知,早期建筑平面突出部分为通透的外廊(后期改造为封闭形式),所用的红砖柱较细,外廊不发券,具有突出的特点。日本建筑史家藤森照信先生认为这种特殊的平面,来自于维多利亚女王时代喜好多彩多变之妙的造型精神,并同时受到喜好在设计中多有变化的图画派(Picturesque)的影响。

作为鼓浪屿早期的外国人别墅,该建筑的选址有十分突出的特点。1873年闲乐居在笔架山东北端面海悬崖上建成,在别墅里就可以凭窗眺望对岸的英租界,从对岸和海峡也一眼就可以看到这座建筑,反映出西方人与东方人对场所空间、景观及住宅选址截然不同的的理解。中国地方官员曾经以破坏风水为由,反对将该住宅建在这个位置,但无奈建房者有足够的财力和影响力,并未对该工程产生影响。汇丰银行公馆及其所依托的笔架山崖壁上的三和宫摩崖题记,共同形成了一组中西文化交相辉映的独特景观组合,也使该建筑一度成为鼓浪屿的标志性建筑。

20170815_huifengbank_Large.jpg

中南银行旧址

1919年回国定居鼓浪屿的印尼华侨黄奕住,联合有银行管理经验且在政界颇具人脉的胡笔江、上海申报社长史量才等,于1921年成立中南银行,总行设在上海汉口路110号。取名“中南”,是取中国与南洋互相联络之意。

中南银行在中国近代颇具影响力,曾经是中国的发钞银行,1927年发行额达1700万元(占全国十分之一),最高发行额曾达到7000万元,而且到1935年停止发行为止,从未发生过信用问题。它是近代海外华侨回国投资创办的最大的银行,也是华侨投资创办的最大企业。1922年,中南银行厦门分行,在当时由黄奕住本人投资建设的龙头路通往龙头渡的商业街(全部是砖混结构的近代商住楼房建筑),设立鼓浪屿业务楼,该建筑位于该商业街的街角,高三层,砖混结构,整座建筑造型简洁,具有时代特征。

20170815_zhongnanbank_Large.jpg

黄家花园

黄家花园(今天晃岩路27、29、31号)原为印尼华侨黄奕住1920年回国定居时兴建的别墅,他创办了“黄聚德堂房地产股份有限公司”并向林尔嘉购买了晃岩路的中德记洋行楼房,改建为黄家花园,占地面积 12000平方米。共分为北、中、南三座住宅,建筑面积共4500平方米左右,呈中轴对称布置,主体建筑居中并向西后退20余米,形成东侧中心花园。

20170815_huangjiagarden_Large.jpg

黄家花园中楼为1921年委托上海裕泰公司建造。建筑高两层,整体呈现当时新潮的装饰艺术风格与南洋风格相结合的特征,造型洗练,却不显单调,富于现代感,建筑自身体型的设计与花园及南、北楼建筑的空间关系也显得别具匠心。整组建筑和园林通过对早期外国人宅园的改建,在整体格局的改造中注入传统的理念,在建筑风格上既有对西方华丽建筑的模仿,也有对现代建筑新潮流的追逐,体现出鼓浪屿近代建筑中多元文化的融合以及对时代流行建筑风格的追求。

黄荣远堂

建于1920年的黄荣远堂(今天的福建路32号)是鼓浪屿华侨花园洋房建筑的优秀代表之一。该建筑早先是菲律宾华侨施光从的别墅,1931年,被华侨黄仲训买下,将其房地产公司“黄荣远堂”办事处总部从泉州路74号迁至该建筑。

整座院落占地3000多平方米,主体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在建筑西北侧另有附楼。建筑的平面显示,该建筑风格受曾在东南亚殖民建筑中流行的帕拉迪奥风格影响。主体建筑高三层,坐落在花岗岩砌筑带石栏杆的高台上,其正立面入口处是高两层的半圆形平面“出龟”柱廊,由四根仿塔斯干式巨柱支撑,十分壮观。顶层平屋顶的平面逐级后退,形成朝向前方的一些凉亭空间,另外建筑南角圆形平面的顶层设置了一座攒尖的西式小凉亭,这些变化共同塑造了建筑生动的天际线。建筑的柱头、檐口、门窗、阳台等各部装饰甚为丰富、精美,巴洛克的曲线式设计是常用的主题。

20170815_huangrongyuantang_Large.jpg

建筑南面是宽敞的庭园,院内为中西合璧的园林。黄仲训请人在庭院中央挖出中轴对称、具有西方园林特征的双圆形嵌套形式的水池,与主体建筑轴线相对,在水池正中放置了中国传统造园中常用的太湖石,位于院门与主体建筑之间,属于中国传统园林造景手法。庭园西侧是人工堆成的中式云墙假山,假山上建有休憩观景的两亭一榭,高低错落,曲径相通,为典型的中式园林风格。庭院中种植桉树、柠檬、槐树、榕树,并种植迎春等各种灌木。

海天堂构

海天堂构是由菲律宾华侨黄秀烺和黄念忆共同于1920年到1930年间建成的宅园,由门楼与五座建筑组成的大型宅院,总占地6500平方米。整组建筑用地购自西方人的联合俱乐部,对原俱乐部建筑进行改建并逐渐完成整组洋楼群的建设。

建成后的海天堂构建筑群由四座殖民地外廊风格的洋楼和最后建成的中西合璧风格的“中楼”组成,与之前联合俱乐部建筑的别墅及沿地块边界建围墙的空间处理手法不同,改建而成的海天堂构院落,形成了具有中国传统礼制空间意向的中轴对称、主次分明的总平面设计。以本组建筑中最重要的中楼建筑为中心,以对面地块施光从宅(后来的黄荣远堂)为对景,建立轴线。由院门进入,门口两座洋楼(今天的福建路34号、42号)距离较近,形成狭长的空间,再向内是中楼正面宽阔的广场,形成面对重要建筑欲扬先抑的传统礼制空间序列,中楼两侧是另外两座洋楼(福建路36号、40号),形成主从关系。

20170815_haitiantanggou_Large.jpg

海天堂构内居中的中楼(今天的福建路38号)堪称鼓浪屿中西合璧的代表性建筑,整体风格呈现厦门装饰风格与“嘉庚风格”的折衷。这座两层建筑,建筑面积1400平方米,矩形平面,前面及两侧设置外廊,正面当中是作“出龟”处理的外廊空间。建筑的屋顶为岭南风格歇山屋顶,“出龟”门廊之上作重檐四坡攒尖小屋顶,屋顶飞檐作闽南传统风格的高高起翘。屋顶内部结构并非传统样式,从室内看,在歇山屋顶的正中及“出龟”前廊下各有一个木制穹窿式藻井。建筑的外墙、廊柱均采用烟炙红砖清水作法,两侧外廊钢筋混凝土额枋上作仿斗拱构件,额枋下设混凝土雀替、挂落;外廊廊柱外侧设预制混凝土宝瓶栏杆,上设栏板,作浅红色磨石子面层;屋顶屋脊、飞檐、檐口下均设预制灰塑或木雕装饰构件,做工精美。

八卦楼

八卦楼(今天的鼓新路43号)是台湾商人林鹤寿1907年投资兴建的大型别墅。该楼的设计者是美国传教士,当时的救世医院院长郁约翰。林鹤寿希望建造的是一座风格新颖独特的特大别墅,在楼上天台可看到厦门岛和整个鼓浪屿东部,于是买下笔架山东北一万多平方米的山坡地建别墅。这座特大别墅,占地面积近11000平方米,建筑面积近5800平方米,采用西方古典复兴的风格。

20170815_bagualou2_Large.jpg
(联合早报 孟丹丹 摄影)

建筑主体高两层,平面呈矩形,四面中间都设有罗马复兴的塔斯干巨柱支撑的柱廊,而四角部分为清水红砖砌筑实墙体,砖墙为佛兰德斯砌法,角部设壁柱,巨柱、壁柱、檐口、栏杆都采用白色洗石子饰面。建筑屋顶为四坡顶,中间一层八角形基座上是单层的塔楼,顶上是红色的大穹顶,给人以深刻的印象。建筑内部的空间组织,以八角形大厅为核心,顶部是大穹顶,各层以回廊围绕大厅,横向的走廊从大厅引向两侧的房间,建筑四面设外廊,四角设服务性房间,从外廊进出。

八卦楼体量和高度都是鼓浪屿别墅之最,建设耗资巨大,超出预算,林鹤寿无力筹措足够资金,到1913年主体建成时未能封顶。1924年日本领事馆接收此楼,出资续建穹顶等工程,其后开办“旭瀛书院”,1938年日军占领厦门后也曾在此开设过避难所。

杨家园

杨家园由菲律宾华侨杨忠权、杨忠懿于20世纪初兴建的四幢洋楼构成(今天的鼓新路27、29、31号、安海路4号),位于笔架山东侧,占地面积4100多平方米,总建筑面积4560平方米。大约1913年前后,两人向英国差会购得旧房一栋,后来请工匠“阿金”拆旧建,到20世纪30年代,形成四座洋楼的规模。

杨家园四座洋楼建筑均是厦门装饰风格的洋楼建筑,每座建筑都在正面位置设置外廊,使用钢筋混凝土柱梁结构。这几座建筑都采用石墙基,烟炙红砖清水砖墙,白色勾缝,建筑外廊的柱、梁、墙角壁柱、门窗套以及院墙大门都采用洗石子(也有少量磨石子)仿石装饰,追求红砖和白色仿石的色彩、质感对比。具体的装饰风格偏模仿西方巴洛克风格,也有仿西方古典主义的柱头,装饰艺术风格的局部装饰。整组建筑结合地形、周边道路及地块边界条件,收放围合,空间灵活。院落内园林,西式的水池配合中式的假山石,中西合璧。

20170815_yangjiayuan_Large.jpg

番婆楼

1927年菲律宾华侨许经权建造的“番婆楼”(今天的安海路36号),是一座华侨建造的大型殖民地外廊风格别墅建筑,并在其建筑布局、立面装饰、园林庭园设计中表现出强烈的来自本地建筑文化与工艺的影响。建筑由主楼与东北角的附楼组成,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主楼高两层,各层平面四面环绕着外廊空间,主楼各层平面设置成符合中国建筑传统伦理的中轴对称,前半部是中间厅堂两侧厢房,中间东西贯穿一条走廊,后面是并排三个房间。建筑四个立面都是连续半圆拱券的新文艺复兴式外廊,外廊采用清水红砖,砖拱券与建筑的转角红砖间隔嵌入石块,形成绚丽的色彩效果,受英国维多利亚时期绚丽红砖建筑的影响,也与闽南红砖厝的红白相间的装饰色彩相类似。

20170815_fanpolou_Large.jpg

作为主立面的建筑南立面是横向七开间的外廊,进行了着重装饰,工匠利用洗石子、磨石子、灰塑等地方流行的装饰工艺,在红砖柱上端仿科林斯柱头,以及各层檐口部进行装饰。浮雕装饰的题材非常有趣,除了中国传统的动、植物吉祥图案,还出现了黑人与白人男孩形象的小天使,据说始建时还塑有女王头像。建筑前的庭院内园林化的处理也体现出中西合璧的特征,建筑门口是仿西式的大门,进门右侧院墙上开着传统园林的如意漏窗,建筑前平台靠墙按中国传统园林中常见的处理手法设置假山,其形式与欧洲巴洛克园林中假山对自然溶洞模仿的手法相似。

菽庄花园

菽庄花园位于鼓浪屿的南面港仔后海滨(今天的港仔后7号)。台湾迁居鼓浪屿的富绅林尔嘉,怀念台北板桥故园,于1913年创建“菽庄吟社”并建菽庄花园。起名“菽庄”,因林家祖上以垦殖起家,故园名中有庄;又因林尔嘉的字为叔藏,而菽庄与叔臧闽南语为谐音;另外亦有“稻菽主人庄园”之意。菽庄花园1913年建设花园总投资25万银元。1913年建立后,先后于1919年、1931年及1933年进行修葺和扩建,占地面积14000多平方米。

菽庄花园的园林设计基本借鉴了林家在台北的故居板桥花园,也参照了江南园林。其园林设计意象与菽庄吟社的思想及诗歌文学创作主题有着紧密的呼应关系。一方面,菽庄花园在景观意象创作上强调与台湾板桥园之间故园、新园的关系,这更使得菽庄花园成为菽庄吟社诗文创作者触景生情的创作源泉;另一方面,菽庄花园主体分为“藏海 “和“补山”两组景观,“藏海”隐含把山河揽入祖国怀抱,切莫再任人宰割之意,“补山”以人工补缀天然景色之不足,隐含山河破碎、亟待修补之意。

20170815_jiaozhuanggarden_Large.jpg
(联合早报 孟丹丹 摄影)

菽庄花园作为林尔嘉20世纪上半叶在鼓浪屿建设的私家园林,一方面它在造园艺术上具有较高的成就,既运用中国传统园林的造园手法,同时又融合了近代建筑的样式及西方造园的风格,创造出一座独特的滨海近代文人园。它不仅是鼓浪屿最重要的私家园林,也是中国岭南地区最重要的近代园林之一。另一方面,花园与其创办的菽庄吟社相辅相成,反映了林尔嘉等一批内迁鼓厦的台湾士绅,思念已被日据的台湾,心怀忧愤的中国传统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同时他们又接受了外来的近代思想影响,通过积极参政、兴办实业与推动教育来实现报国理想。

廖家别墅(林语堂故居)

从兴贤宫旧址所在路口(今天的马约翰纪念广场)进入漳州路,路北的一条深巷内,有一块小场地,它的西、北两侧,一座建筑面朝西,建在高台基之上,另一座面朝南,名为“立人斋”,这两座建筑就是廖家别墅。两座建筑都是建于19世纪50年代的殖民地外廊式洋人住宅,后来被闽籍实业家廖悦发购买,具体时间不详。朝西的建筑(今天的漳州路44号),平面呈“凹”字形。建筑西面地势较低,设置了较高的防潮层,使得建筑西面主入口前设置了很高的大台阶。上了大台阶是建筑东部入口处的外廊空间,正面为新文艺复兴风格的连续圆拱外廊,外廊上部可以看到后面大面的三角形山墙。

20170815_liaojiabieshu_Large.jpg

外廊空间后面是建筑矩形平面的主体部分,进入入口,中间是贯通前后的回廊,两侧是房间。这部分建筑整体覆盖在大型人字屋架支撑的屋顶之下。穿过中央的通廊,到达建筑后面庭院,其两侧是建筑后半部伸出的两翼,是比较局促的两层楼房,朝向内庭院环绕着方柱平拱的回廊。廖悦发的二小姐廖翠凤,1919年与中国近代著名文学家林语堂结为伉俪,婚房就在该建筑内。朝南的是一座两层的建筑(今天的漳州路48号),也是殖民地外廊式建筑,二层高的建筑。建筑入口在首层中间的券洞内,入口上部横嵌书写着“立人斋”的牌匾。

(文字据鼓浪屿管委会提供的资料整理。除署名外,本页图片由鼓浪屿管委会提供)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