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交流

中国驻新大使:新加坡有望成为东南亚共建“一带一路”重要平台和支点

字体大小:

编者按: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陈晓东在《联合早报》“一带一路”专网正式上线前夕,接受了专网的书面采访,就新加坡与东南亚国家如何参与“一带一路”、新中经贸合作,以及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等方面阐述了他的看法。

陈晓东大使采访要点一览:

  • 经贸合作是中新全方位合作“亮点中的亮点”,经贸合作作为两国关系“压舱石”和“推进器”作用愈发凸显。

  • 今年是新加坡已故建国总理李光耀首次访华40周年,也是全面落实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访新成果的开局之年,两国将突出“落实”这个关键词,努力赋予两国关系新定位更加充实和丰富的内涵。

  • 东南亚国家是中国“一带一路”朋友圈的重要成员,亚细安与中国可以在基础设施联通、国际产能合作、市场开放融通方面加强合作。

  • 2015年,新加坡对华投资占“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对华投资总额的80%以上,中国对新投资占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总额的33.5%,中新贸易额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的8%。

  • 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新中可以力争打造几个样板项目和示范案例,包括共建示范性项目合作,将新加坡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地区落地生根的金融支撑平台,以及新中企业联合“走出去”,开展三方或多方合作,实现互利多赢。

 

以下是书面采访全文。

一、随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访问新加坡,两国确立了新的双边关系定位,您如何展望两国在经贸以及其他方面的合作推进?

2015年是中新建交25周年,两国元首年内实现历史性互访。特别是习近平主席去年成功对新进行国事访问,确立了中新“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新定位,掀开了两国关系的新篇章。中新关系的这一新定位不仅精妙总结了过去25年来中新关系的发展特质,更鲜明指出了未来两国关系的前行方向。

经贸合作是中新全方位合作“亮点中的亮点”,对两国关系发展的“压舱石”和“推进器”作用愈发凸显。2015年,在全球经贸形势低迷的背景下,中新双边贸易额与上年基本持平,在两国各自对外贸易中所占比重进一步提升;中国继续保持新加坡第一大贸易伙伴地位,新加坡首次跻身中国前十大贸易伙伴行列;中国连续八年成为新加坡第一大对外投资目的国,而中国对新投资达到2014年水平的两倍多,新加坡也首次成为中国第二大对外投资目的国。

2016年是李光耀先生首次访华40周年,也是全面落实习近平主席访新成果的开局之年。中新将在双边关系新定位这面旗帜的引领下,突出“落实”这个关键词,努力赋予新定位更加充实和丰富的内涵。在高层交往方面,李显龙总理将应邀出席今年9月在中国杭州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一次峰会。两国领导人也将利用双边合作联委会等系列合作机制会议场合,继续保持密切高层接触,加强顶层设计和战略引领,确保两国关系始终与时俱进。

在经贸合作方面,中新苏州工业园、天津生态城两大政府间合作项目运转良好,对中国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发展的示范效应将持续显现。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即“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正式启动,双方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第二次高层对接会议日前在新成功举行,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等重点领域对接将进一步提速,共同开拓两国重大项目合作的新局面。中新自贸协定升级谈判平稳起步,第二轮谈判不久后将在华举行,双方将在互利共赢基础上,朝年内完成谈判的目标迈进,为双边务实合作提供更加坚实的制度保障。两国贸易、投资、金融等领域合作全面推进,中新经贸合作“升级版”继续向纵深发展。

在人文交流方面,根据新加坡旅游局最新统计,2015年中国大陆来新游客达210万人次,比2014年同比增长20%。新的一年,两国文化交流项目亮点纷呈,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好戏连台、值得期待。同时,中新教育、科技、新闻、旅游等领域交流与合作蓬勃发展,将不断为两国关系增添新的亮色。

总之,中新关系发展的蓝图已经绘就,双方将继续立足各自比较优势,对接彼此发展战略,努力把两国“与时俱进的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落到实处,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多实实在在的好处。

 

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对东南亚国家意味着哪些商机?

2013年,习近平主席在印度尼西亚国会演讲时,首次提出中国与东盟(编注,中国称亚细安为东盟)国家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标志着“一带一路”倡议陆海并进思路的正式形成。“一带一路”倡议突出共商、共建、共享“三共”,打造道路联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人心相通“五通”,不仅将促进中国自身发展,也将加大惠及沿线国家。

两年多来,“一带一路”倡议得到沿线60多个国家的积极响应和广泛参与。截止目前,中国已同20多个国家签署“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同17个国家签署产能合作协议,2015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同比增长18.2%,许多项目业已取得重要早期收获。我们愿在此基础上,继续同所有沿线国家一道,实现“两圈结合”,将亚太经济圈和欧亚经济圈连接起来;推进“陆海联运”,打造现代互联互通的新方式。

东南亚国家是中国“一带一路”朋友圈的重要成员,也是共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天然合作伙伴。东南亚国家在主动对接、积极融入“一带一路”倡议的过程中,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

一是基础设施联通。东盟共同体于去年年底建立,一体化建设迈出重要步伐,《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也在稳步实施之中。而中方正将“一带一路”倡议同《东盟互联互通总体规划》有机对接,与东盟有关国家政府在高铁、公路、电力、港口等多个领域达成合作意向,包括印尼雅万高铁等一批重大基础设施联通项目已经启动。同时,中国倡导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正式开业,预计2016年将为地区提供20亿美元的融资,丝路基金也已投入实质运作。中国同东盟国家基础设施建设合作有望进入快车道,并为东亚整体互联互通注入新的动力。

二是国际产能合作。当前,全球经济整体复苏乏力,地区国家普遍面临经济下行压力,各国更需要发挥各自比较优势,共应时艰。在此背景下,开展国际产能合作是拉动经济增长、应对下行压力的良方。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跨越式发展,中国已经跻身世界制造业大国行列,走到全球产业分工的中端,积累了大量性价比高的优势产能。中国与东南亚国家开展国际产能合作,互有优势,互为需求,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目前,中泰罗勇工业园、中印尼综合产业园等一批工业园区和产能合作项目已初具规模。产能合作有望成为中国—东盟合作的新增长点,为东南亚国家新型工业化和经济结构转型升级提供更大助力。

三是市场开放融通。“一带一路”倡议带来的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政策沟通,有利于加强中国同东南亚国家的市场联通和开放融合。去年年底,中国和东盟国家签署了自贸协定升级议定书。这是中国现有自贸安排中首个完成的升级协议,将有助于中国—东盟贸易和投资便利化纵深发展,实现互利共赢。同时,东南亚地区也是当前人民币国际化的桥头堡,中国同东盟国家在人民币清算、支付系统、境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等领域的合作深入开展,为“一带一路”倡议在地区实施提供了重要的金融保障。不仅如此,一些中国电子商务龙头企业正加快与东南亚国家企业合作,共同推进“电子互联互通”建设,拓展地区电商、物流市场。东南亚生产的大量工业和农业产品将直通中国购物网站,中国消费者可以更加便捷地享受到产自东南亚国家的商品,而东南亚国家的商家和个人也将更多从中受益。

 

三、新加坡企业可以如何参与到“一带一路”的发展中,您认为哪些是适合新加坡企业参与的地区与领域?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合作,现在有哪些主要的亮点项目?

新加坡是“一带一路”沿线重要国家,已经当仁不让地站在“一带一路”建设的潮头,并有望成为东南亚地区共建“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和支点国家之一。据中方统计,2015年,新加坡对华投资占“一带一路”沿线64个国家对华投资总额的80%以上,中国对新投资占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总额的33.5%,中新贸易额占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贸易总额的8%。

同时,新加坡各界持续关注和热议“一带一路”倡议。据统计,仅2015年新加坡有关机构举办各类“一带一路”专题研讨和论坛30余场,成为中国海外宣介、研究“一带一路”的重要平台。特别是去年7月,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主办的“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商务论坛”,是由外国机构在境外主办的首个“一路”专题研讨,获得热烈反响。

下阶段,中新可以重点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进一步拓展两国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的合作,力争打造几个样板项目和示范案例,塑造两国关系发展的新增长极。

一是重大项目合作。刚刚起步的中新第三个政府间合作项目即“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是两国共建“一带一路”的示范性项目。中新应继续以该项目为抓手,聚焦“现代互联互通和现代服务经济”,对接中国西部大开发、长江经济带等发展战略,挖掘金融服务、航空产业、交通物流、信息通信四大重点领域合作潜力,稳步推进早期收获,确保项目走稳、走实、走快,并在地域范围、规划理念、合作模式上释放更大的辐射效应,打造“一带”联通“一路”的样板。

二是金融支撑平台。新加坡是地区和国际金融中心,积极支持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是全球第二大离岸人民币结算中心,也是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创始成员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中新联合融资、金融服务、国际产能等领域合作面临广阔前景。去年以来,已有多家在新中资银行与新方有关部门签署了合作协议,共同致力于为中新企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开展务实合作提供金融支持。相信这些合作的深入开展,将把新加坡打造成为“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南亚地区落地生根的金融支撑平台。

三是联合“走出去”。新加坡区位优势明显,营商环境良好,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在新加坡设立了区域乃至国际总部,将其作为企业“走出去”、实施国际化经营的重要战略平台。同时,新加坡企业在大宗商品贸易、航运、金融保险、园区开发运营、城市港口规划等方面拥有许多先进的理念和成熟的实践。如果能将新加坡企业上述优势与中国企业的生产能力、装备水平、资本实力相结合,双方合作必将产生“1+1>2”的效应。我们高兴地看到,中新企业在“一带一路”框架下联合“走出去”已经从操作概念转化成为实际行动。新加坡新桥腾飞集团与中国机械设备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在印度开发建设工业园区、新加坡太平船务公司与中国广西北部湾集团在广西及坦桑尼亚合作开发港口等项目,成为两国企业先行先试的重要代表。相信中新两国相关企业,将进一步对接“一带一路”倡议重点,面向整个东南亚乃至非洲等其他地区,更多实施联合“走出去”,积极开展三方或多方合作,实现互利多赢。

 

四、目前世界经济状况不佳,中国与新加坡都面对经济下行的压力,中国企业“走出去”的步伐是否会放缓,并影响到两国在“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

当前,世界经济遭遇“寒流”袭击,整体复苏乏力,包括中国、新加坡在内的经济体亦面临不小的下行压力。同时更要看到,中国经济“新常态”稳步前行,2015年国内生产总值在保持6.9%的中高速增长同时,结构优化和动力转化迈出新步伐,并不断为区域和世界经济贡献正能量。去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达1276亿美元,同比增长10%;中国出境人数突破1.2亿人次,出境消费超过1.1万亿元人民币。在全球需求持续疲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背景下,中国进出口多年来首次出现“双降”,但降幅远低于美日欧等主要经济体,而且在全球整体贸易中的份额不降反升。特别是中国进口实物量保持增长,对国际贸易的拉动作用凸显。

对新加坡而言,中国企业“走出去”不是少了,而是多了;不是慢了,而是快了。截止目前,在新中资企业已经超过8000家,累计投资额超过250亿美元,2015年中国对新投资达到上年同期水平的两倍多。我相信,中新有坚实的双边经贸合作基础,有对“一带一路”倡议战略意涵的共同认知,有在该倡议框架下双方不断上升的利益契合,中新“一带一路”合作潜力巨大、空间广阔、前景看好。

 

五、新加坡媒体建立“一带一路”专网,对于这个倡议的推进与新中合作,可以发挥什么作用?

首先,我谨代表中国驻新加坡大使馆,对《联合早报》与新加坡工商联合总会联手推出的“一带一路”专网上线表示热烈祝贺。这是一次富有新意的尝试,相信专网将有助于新加坡企业深入了解“一带一路”倡议,并为全球华文读者观察“一带一路”提供独特的新加坡和东南亚视角。据我了解,许多新加坡和中国朋友已经在留意网站有关消息,密切关注网站的成长点滴。我衷心希望“一带一路”专网取得成功,成为宣传“一带一路”倡议、对接各方合作需求、服务企业发展壮大的一面旗帜。最后,祝“一带一路”专网越办越好、中新合作节节上升!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