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铭铧:再一次江湖冒险记

翁美玲演的黄蓉至今是经典。(互联网)
翁美玲演的黄蓉至今是经典。(互联网)

字体大小:

演了黄蓉一炮而红的港星翁美玲在1985年去世时,许多她的影迷都痛哭流涕。我那时只是唏嘘,估计是因为翁美玲对我来说只是翁美玲,没有其他的角色相乘效果,尤其是黄蓉。

30多年后的今天,首次完整看完电视剧《射雕英雄传》(星和视界TVBJ频道正播映2017版),翁美玲、当年的香港无线电视版等往事,随新剧配搭的无线主题曲,重新涌上心头。

《射》是少年时所读,虽然未曾废寝忘餐,也是疯狂追读。读完又去搜出偶像金庸的《连城诀》《鹿鼎记》《雪山飞狐》《鸳鸯刀》来读。读完,掩卷长叹,这么精彩的武侠小说,读一本少一本,因为金庸爷爷已经封笔了。就像好吃的东西舍不得吃一样,我把金庸的书从此“打入冷宫”,决定“将来有空”再读。当然,这有空一天始终遥遥无期。

《射》改编成影剧无数次,我都拒看。真正的小说迷一定理解这种心情——任你怎么选角,怎么选出让众多读者都能认同的诸多角色?尤其往日制作水平不高,很难把小说里的复杂场景建设成真,演员和角色的相似与仿真于是更形重要。

在看过许多令人失笑的选角后,基本上我已免疫。这回看剧,是工作需要,也是刚好有空。多数是不认识的中国演员,却都很像是小说人物原型。无论是灵魂人物郭靖、黄蓉,或是次要的配角江南七丐、全真七子,都像是从小说中走出来。剧本忠于原著,感谢剧组自量——如果你不能把原著改得更好,就请你不要改它。较明显的不同,应该是给杨康更多挣扎的内心戏,让他的认贼作父比小说里更符合人性,更情有可原。小说中不太喜欢的穆念慈——因为她武功不高,又爱上坏人,在书中地位无关紧要,在剧中反而让人记得,因为她有最多的感情戏(仅次于郭靖、黄蓉),也发挥足够的感染力。

郭靖黄蓉躲在密室疗伤的惊险,书中描写紧张,但剧把场景呈现得一清二楚。包惜弱抱着杨铁心,在自己儿子面前自尽,虽说故事早知,仍让我心里淌泪。一场场高手过招,东邪西毒北丐老顽童打斗出招,镜头快慢调度得宜,观众在痛快与满足间浏览精彩,多亏拍摄水平日新月异。

少年阅读时最纳闷的是书名,不知道为什么“英雄要射雕”,明明小说里的一对大雕是主角的好友。也不明白为什么两雕要么随传随到,要么无影无踪,看完了剧还是不明白,只知道雕的角色给小说增添一些奇幻感。看到大雕把郭靖、黄蓉从铁掌山救走,那场戏的电脑特效有点假,也是首个失败的效果。

金庸的作品中,《射雕英雄传》没那么沉重,两少侠闯荡江湖的冒险记紧凑精彩。整体来说,这部剧带我走了一趟时光隧道,重温了一次荡气回肠。我获得的最大启发,是星起星沉,一代演员改头换面,时光从不留人,而真正称得上岁月不朽的,是金庸的人物,和顾嘉煇的音乐。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