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害中小投资者的账一定要算” 刘士余对资本大鳄再发狠话

刘士余:证监会的首要任务就是监管,这一点不能含糊、不能动摇。(中新社)
刘士余:证监会的首要任务就是监管,这一点不能含糊、不能动摇。(中新社)

字体大小:

证监会主席刘士余重申,金融“大鳄”披着合法的外衣、打着制度的擦边球,在资本市场上“巧取豪夺”,侵蚀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监会决不能坐视不理。

中国证监会主席刘士余警告,资本市场任何行为“都是有数据记录的”,“资本大鳄”侵害中小投资者的账一定要算,“我们会盯住不放,那些老套路不管用了”。

近来屡次发重话的刘士余,昨天在新闻发布会上再次就资本市场乱象进行抨击。

他强调,证监会的首要任务就是监管,“这一点不能含糊、不能动摇”,只有从严监管,才能维护住公开、公平、公正的市场秩序。

刘士余重申,金融“大鳄”披着合法的外衣、打着制度的擦边球,在资本市场上“巧取豪夺”,侵蚀广大中小投资者的合法权益,证监会决不能坐视不理。

刘士余去年2月接任证监会主席后,就一直以整治资本市场乱象为己任。去年12月,他炮轰一些险资疯狂举牌上市公司,“用来路不当的钱从事杠杆收购,行为上从门口的陌生人变成野蛮人,最后变成行业的强盗。”

这番讲话当时引起一些保险业人士的反弹,不过,刘士余昨天丝毫没有退让的意思。

他说:“在监管的过程当中,可能大家会有一些不同的认识……忠言逆耳利于行,甚至有可能在某一个特定的时点、特定的案件、特定的场合,证监会党委和我本人会因为某件事儿掉几根羽毛。”

“但是,同保护广大中小投资者合法权益这一天大的事比,掉几根羽毛算什么呢?只有要把投资者合法权益保护好了,把市场的‘三公’秩序维护好了,掉下去的那几根羽毛还会长出来的。”

刘士余表示,金融市场上“金钱的诱惑是巨大的”,天使和魔鬼就在一念之差,资本市场上的金融家和“金融大鳄”只有半步之遥。

他对“金融大鳄”放话说:“任何人、任何机构在任何时候干的违法违规、坑害中小投资者、破坏市场秩序的行为都是有记录的。这些线索,无论历史的还是当下的,我们都会盯住不放,那些老套路不管用了。”

谈到IPO“堰塞湖”问题时,刘士余承诺,会继续增加上市公司的数量。中国股市的“堰塞湖”问题指的是排队在华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企业数量多、进展慢,许多企业要等上至少18个月才能上市。

刘士余说,过去资本市场下行压力较大时,当局曾通过减少甚至暂停IPO的方式,例图稳定市场,但这个做法从长期来看“效果并不好”。

他说:“(资本市场)要想长久,就必须有新的公司进来,增加市场流动性,吸引增量资金。因为投资价值在增加,全社会的信心就增强了。”

去年IPO家数创五年新高

刘士余指出,证监会去年加大了资本市场IPO审核的力度,增加上市公司的供给。去年有248家企业完成IPO发行,融资1634亿元(人民币,约334亿新元),IPO家数创五年新高。他也承诺,随着创新驱动战略的实施,会有越来越多企业申请上市,而当局也有信心解决“堰塞湖”问题。

此前有报道说,证监会考虑为一些金融科技公司IPO提供更便捷的审批流程,包括蚂蚁金服、奇虎360等高市值科技公司可能获得上市捷径,以吸引它们选择在中国大陆上市,放弃在境外交易所IPO。阿里巴巴2014年在美国纽交所上市,就被视为中国大陆和香港股市的一大损失。

但刘士余在回答《联合早报》提问时,没有直接证实以上消息。他说:“只要是属于科技创新驱动型、有利于国民经济调结构、转方式的,有利于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企业,我们都支持它在资本市场融资。”

敢于“放炮”又懂得圆融技巧的刘士余也表示,上市地的选择是公司的自主权,中国证监会与境外交易所“只有合作,没有竞争”。

另一方面,针对外资企业在华上市的问题,证监会副主席方星海说,国际板的推进“还有一些技术性障碍”。

他举例说,境外注册公司的会计准则、信息披露规则等,和中国标准不一定一致,需要时间来探讨如何调整。

他说,国际板的建设“一直在研究,我们没有一个时间表”。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