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裤脚沙尘到齿颊留香 亲情构建餐饮建筑两事业

字体大小:

穷则变,变则通,陈日明和四个兄弟于1980年代一同创立的矿砂船运公司历经无数次转型,成为建筑业物流和运输公司,养活四代人。如今,这个家族还要跨足到餐饮业,发扬家族的私房菜。

从建筑业跨足到餐饮业,风马牛不相及的行业,背后牵引着的是亲情。

自小生长在乌敏岛(Pulau Ubin)的陈日明(60岁)细述,父亲是辛苦的讨海人,“那是用命去搏来的。”

他说,岛上的主要经济活动不外乎捕鱼、开采石矿和船运。

年轻时,陈日明和兄弟在石矿场当散工。眼见父亲捕鱼太辛苦,他们决定改做船运,将岛上的矿砂运到新加坡本岛,供建筑业使用。

岂料,1990年代初,我国政府决定禁止开采石矿,陈日明和兄弟唯有到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等国寻找矿砂。

随着竞争越来越激烈,他们还一度到越南、柬埔寨等地寻找建筑材料。

从船运到物流运输 生意犹如一页国家建筑史

不过,一次惨痛的经历,促使陈日明和兄弟放弃从事船运,改做砂石代理和买卖。

那一次,两艘总价两三百万元的船在马六甲海峡被海盗劫走。

“一觉醒来,什么都没了。”如此提心吊胆的日子,陈日明和兄弟已经不愿意再过下去。

然而,代理和买卖砂石的生意也因为不敌本地大型企业的竞争,被迫再次转型,专注于提供物流和运输服务。

陈日明说,他们的生意犹如新加坡的一页建筑史。这段历史推进至2008年,因遇上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迫使陈日明和兄弟等人重新检视原有的生意是否可持续经营。

“我们觉得这条路是越来越难走,而且年轻一代没有人愿意接手。”

一同接受采访的柯丽群(44岁)是陈日明的外甥女,她参与物流和运输公司的日常运营,在工地担任安全主管,也是餐馆的总经理。

她印象最深刻的就是自小看着长辈每天一身脏兮兮回到家中,“这是一个很辛苦的行业,却养活了我们四代人。”

除了处理日常运输工作,陈日明说,若有机械故障,他还得亲自动手修理。柯丽群坦言,家中年届青春期的小孩对家族事业完全不感兴趣。

公司在金融海啸期间虽未蒙受亏损,但同样面临缩减人手的压力。

陈日明直言:“都是自己人,怎么裁员?”

经过家族讨论,众人一致赞成投资餐饮业,卖鸡饭和云吞面。

柯丽群透露,事实上,约30年前,母亲曾经营一个鸡饭摊。

“不过我们太天真了,以为只要好吃,顾客自然上门,也没有顾及太多细节。”

柯丽群说,经营一家餐馆和一个摊位显然是不同的。除了成本,餐馆也很讲究服务素质。

意料之外:每年须缴昂贵餐饮执照费

在各项成本中,她最料想不到的是各式各样的执照费,每一张一年必须缴付数百元至数千元不等。

开门做生意四年,柯丽群有一天收到新加坡建设局(BCA)寄来一张5000元的罚款通知单,原因是餐馆使用的招牌没有申请执照。

负责监管工地安全的柯丽群为员工提供安全训练而曾接触BCA,“谁料到原来餐饮业也和BCA有关。”

起初,餐馆购置了烹制烧腊的烤炉,后因餐馆一直处于亏损,柯丽群和家人经过讨论,决定改做私房料理。花大钱买来的烤炉必须全数卖掉,厨房得重新规划和装修。据了解,餐馆于第一年就亏了20万元。

母亲的籍贯是广东,父亲是福建,热爱烹饪的母亲融合两方的料理,自创菜色。柯丽群说,改做私房料理时,即以母亲最擅长的亚叁鱼头打头阵。

习惯在工地板着一张脸的柯丽群说,兼顾物流公司和餐馆最困难的是必须随时转换心情,“你不能用对工地工人说话的语气来对用餐的顾客说话。”

柯丽群指出,由于过去投入的资本太多,目前仅达到收支平衡。

对于未来,舅甥俩有志一同,希望将私房料理带到海外。柯丽群说,有亲戚目前定居在日本、澳大利亚等地,是拓展的机会。

尽管建筑行业挑战越来越多,陈日明仍希望透过到海外开拓市场,让物流和运输公司得以持续经营。

(四之三)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