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玩瘾如何诊断与治疗

电玩失调和其他成瘾症有许多共通处。(iStock图片)
电玩失调和其他成瘾症有许多共通处。(iStock图片)

字体大小:

打电玩或许有助减压,常打电玩也不一定是心理健康出问题。

但如果为了打电玩而严重影响生活,甚至无法自制,那就可能是电玩成瘾。

今年,世界卫生组织首次将电玩瘾正式列为精神疾病,国立成瘾治疗服务专科顾问医生张炜彬受访讲解医生如何诊治电玩瘾,以及电玩瘾初期症状。

电玩是否占据你日常生活大部分时间?

从起床开始,电玩是不是你最常想的事?

如果因为电玩影响日常作息,或许已经对电玩上瘾,患上“电玩失调”(gaming disorder)。

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把电玩失调列入最新版国际疾病分类编码(ICD)中危害精神健康的疾病之一,这也是该组织首次将电玩成瘾行为正式列为精神疾病。

根据新版草案的描述,电玩失调三大主要症状包括:控制电玩行为的能力受损,患者越来越不能控制玩游戏的次数、频率、强度、持续时间或结束时间;电玩的优先程度日渐增加,甚至取代其他日常生活的事情,以及即便发生负面后果,患者仍持续玩游戏。草案指出,严重电玩失调足以构成对个人、家庭、社会、教育和职业等各方面重大损害。

世界卫生组织认为,这类行为须持续至少一年,才能被界定为精神疾病,但若病征非常严重或已出现所有症状,确诊所需的持续时间将可缩短。

针对世界卫生组织这项决定,伦敦夜莺医院(Nightingale Hospital)首席科技成瘾专家Richard Graham医生接受BBC访问时说:“这项决定有一定意义,这让我们有机会推出更专门的服务,也让电玩瘾受到重视。不过,它也可能让一些家长感到混淆,他们的孩子或许只是热爱电玩(而不是电玩成瘾)。”

本地患者:10至19岁青年比成人多

爱好和成瘾之间如何区分?国立成瘾治疗服务(National Addictions Management Service,简称NAMS)的医生在评估和诊断电玩瘾时,会参照第五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对于网络游戏失调的诊断准则。这本权威手册由美国精神医学学会出版,是一本在美国与多个国家地区,专家最常用来诊断精神疾病的指导手册。

20180123_4_Small.jpg
张炜彬医生

国立成瘾治疗服务专科顾问医生张炜彬说:“诊断准则包括:无法打电玩时会出现戒断症状(withdrawal symptoms),试图少打电玩却无法成功,欺骗家人或其他人自己有多沉迷电玩,利用电玩逃避或舒缓消极情绪,以及因为电玩阻碍工作、学业或感情。”

2016和2017年,约50人因电玩行为问题而向国立成瘾治疗服务求助,求助人数维持在稳定水平;其中,10岁至19岁的青年人数占最大比例。

张医生说:“电玩失调和其他成瘾病症有许多共通处,所以许多治疗原则都可以应用于此。世界卫生组织的决定不会影响我们采取的介入方式,治疗针对患者的症状,以及因为电玩行为问题而造成的障碍。”

戒瘾时间因人而异

电玩失调的治疗由国立成瘾治疗服务的治疗团队携手进行:心理医生会评估个别患者的问题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同时患有其他心理健康问题如抑郁症或焦虑症。如有其他心理健康问题,或须采取药物治疗。此外成瘾辅导员会利用动机式访谈法(motivational interviewing)。这是一种强调协作的对话技巧,目的是强化自我改变的动机和意识。张炜彬医生解释:“动机式访谈法是关键技巧,因为很多时候,患者不会意识到自己的成瘾问题有多严重,也抗拒改变。”

此外,辅导员会采取其他针对行为和认知的策略进行辅导。“行为策略”包括帮助患者策划日常活动,以正常活动取代电玩。“认知策略”则有助改变患者对于电玩的偏执。要是患者还在求学,辅导员也会和校方协调,帮助患者重新适应学校环境。

张医生说:“治疗时间因人而异,因为要看电玩行为问题有多严重,以及患者是否同时患有其他心理健康疾病。”

电玩失调症状

电玩失调症的初期症状和体征包括:

  • 花极多时间打电玩
  • 为了打电玩而迟迟不睡,结果缺乏休息
  • 因为打电玩而忽略生活大事
  • 无法打电玩时,会感觉烦躁、焦虑不安
  • 因打电玩影响正常作息,例如旷课或没有上班

要知道自己是否对电玩或互联网上瘾,可登录国立成瘾治疗服务官网,使用网上自我测试:

www.nams.sg/helpseekers/internet-and-gaming/Pages/self-assessment-tool.aspx

如果怀疑家人或朋友患上电玩失调症,张炜彬医生建议:和对方谈谈,表示关心;要是无法好好沟通,可把相关求助资讯放在对方容易看得到的地方。

此外,亲友可联络国立成瘾治疗服务,或其他社区组织如TOUCH Cyber Wellness。国立成瘾治疗服务求助热线:6-RECOVER(6-7326837)

借记录使用习惯 了解自己是否上瘾

智能手机普及化,越来越多人机不离手。除了电玩,手机和互联网也可能让人成瘾。要知道自己是否过度使用手机或上网,可利用一些应用程序(App)或网络工具记录自己的使用习惯。

张炜彬医生说:“了解自己的使用习惯,有助认清自己是否过度沉迷于某些东西。”

至于孩童,家长可以透过下列方法培养良好上网习惯:

  • 限制孩童上网或使用电脑、平板或手机的时间。
  • 和孩子预设固定电玩时间。
  • 由家长在电脑或平板上设定上网限制(parental control settings)
  • 家长应知道孩子在玩哪些电玩。
  • 把电玩器材摆在大家都看得到的地方,方便家长监控电玩时间和器材的使用方法。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