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克维尔的变身

上世纪60年代,约克维尔最著名的Riverboat Coffeehouse外排着长龙。(网络照)
上世纪60年代,约克维尔最著名的Riverboat Coffeehouse外排着长龙。(网络照)

字体大小:

看见

我走在约克维尔,只是像一个朝圣者,来祭奠它激荡人心的往昔,和那些“把革命当一首即兴诗”的青春。

如果说加拿大也有过“垮掉的一代”,多伦多的约克维尔(yorkville)就是它的圣地。

先遮住那一页历史。今天的约克维尔——多伦多首席购物天堂的同义词,该区南端的布洛大街(Bloor Street)是加国最奢华的名店街,云集国际一线品牌旗舰店和加拿大本国时尚名品店。除了高贵闪亮的购物中心,区域里也建有住客国际化的顶级公寓、商业办公大厦、星级酒店……每个角落都熠熠耀眼。北美的人们把约克维尔与纽约第五大道、芝加哥的北密歇根大道相比,它大约也类似于东京的银座、新加坡的乌节路。这个多伦多最高大上的街区,也是全加拿大租金最贵之处。

不过以我在约克维尔闲逛的经验,该区的独特韵味并非在豪华大道,而在它背后八爪鱼触须般的20多条小街里。小街两旁随处可见的维多利亚式优雅建筑,改装成露天咖啡座、古玩店、画廊和时装店,穿行在幽深小巷连接的街区,时而可遇鹅卵石铺地的浓荫庭院,铜绿斑驳的灯柱,供行人小憩的铁制长椅镂着细致花纹。华灯初上的夜晚最能领略约克维尔的精髓,夏秋季之夜,小街情调餐馆或酒吧的露台上挤满享受夜生活的男女,微风里飘荡的气息叫人沉醉。据说每年9月多伦多国际电影节期间,在这里邂逅好莱坞影星并不稀奇。

是的,只有在这些小街巷弄里,你才能依稀辨认约克维尔的过往,于今不同的另一种辉煌。

身为美国近邻,加拿大在六七十年代受到如火如荼嬉皮文化运动的深刻影响,多伦多即其中最重要据点。很难想象被视为保守刻板的多城曾有过一所嬉皮士大学——罗奇岱尔学院(Rochdale College),而多伦多同嬉皮文化的渊源远超一所学院。那是多城史上活力四射的时期,嬉皮革命的精神里充溢不墨守成规的创造力:和平反战、自由性爱、迷幻摇滚……当历史更悠久的波西米亚村杰拉尔德开始走向败落,约克维尔血气正盛,是多伦多嬉皮运动的大本营。

快速倒带,约克维尔的来历或可用几句话叙述。约克维尔最初由一名酿酒师和一个警长于1830年建为郊区寓所,1883年该地区被多伦多城市规划吞并,但接下来几十年它仍是个维多利亚风的住宅区。上世纪50年代约克维尔还以居民区为主,到了60年代,被低廉房价引来的许多德国和英国移民将私宅改造成咖啡馆和酒吧,当时安省合法饮酒年龄为21岁,这些场所就成了年轻反叛人群的乐园。60年代末约克维尔有40家club和咖啡馆,已是街头遍布嬉皮士了。

诗歌朗诵、艺术表演、街头涂鸦……但和另一处“多伦多的格林威治”杰拉尔德不同,约克维尔最重要的是现场音乐,是摇滚。物以类聚,北美甚至世界各地自称“花童“的嬉皮士们涌来了,反主流文化的偶像们频繁出入。人们在每家都装潢得个性十足的咖啡馆里激动谈论反战理想,club外夜夜排着长龙堵塞了街道。毒品和街头骚动引来警察扫荡,对峙抗争在这里发生……

我盯着那些约克维尔的旧照片很久,诱人的还有Celina Johnson的描写:那时最著名的club是坐落在134 Yorkville的Riverboat Coffeehouse,红色卡座、松木墙、黄铜舷窗,位于地下一层,可以舒适地容纳120名顾客,整个地方创造了一种亲密氛围。在那里,人们可以在民谣和迷幻摇滚演出名单里发现许多名人:Joni Mitchell, Gordon Lightfoot, Bruce Cockburn和Neil Young。如果这些名字已是传奇,那么它带来的明星还包括Simon & Garfunkel、James Taylor和Tom Rush等等。

剧变似在瞬息间发生。60年代后期随着Bloor-Danforth地铁线的建成,该区地价被推高,高端精品店开始赶走小商铺,原街区生态迅速瓦解,八九十年代约克维尔已完全成了奢侈品消费者的热地。

约克维尔的变身很容易解释为都市“绅士化”(Gentrification,又译中产阶层化、贵族化或缙绅化)现象,它几乎就是这个概念的典型案例。绅士化是否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是否公平和可以避免?在人们进行着争论和价值博弈的同时,更多类似故事在世界各城市上演。

然而我走在约克维尔,只是像一个朝圣者,来祭奠它激荡人心的往昔,和那些“把革命当一首即兴诗”的青春。

还有,我时而想到的是:多伦多的老嬉皮后来都去了哪里?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