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智慧:世上没有无用功

字体大小:

星云大师点智慧系列

“诵读圣典时,从内心到外表都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

星云大师说:分享故事:爷爷每天都会很早起来,在餐桌旁诵读一本圣典。15岁的孙子在旁学着看。一天孙子问:“我试着像您一样诵读,可是我一知半解,您说读这个有用吗?”

爷爷没回答他的问题,转身把盛火炭的篮子拿过来,之后,他把火炭放一边,又把篮子交给孙子,说:“你把篮子拿到河边,带一篮水回来。”男孩照做,可是在他到家之前,水就从篮子里漏光。爷爷笑着说:“你下次应走快点。”说着,又让孙子回到河边。

这次男孩跑得很快,但是篮子还是再次地漏空了。他告诉爷爷竹篮是打不了水的,他想要个桶打水。老人说:“我要的不是一桶水,是一篮水。你还是没尽力。”这次他来到门外,监督男孩再尝试。

如何竹篮打水亦不空?男孩想不通。但男孩还是想让爷爷看见他已尽力;他再次把篮子深深地浸入河中,提起后拼命往家跑。但跑到爷爷面前时,篮子依然没水存下。他喘着粗气说:“您看,一点用也没有啊!”老人说:“你觉得没用吗?看看篮子。”

男孩看着篮子,突然意识到篮子跟他刚拿到手时,已不一样了——这不再是盛过火炭的脏篮子,它从里到外,已变得干净。

爷爷这才对男孩说:“孩子,你也许读不懂或者记不住圣典里讲的东西,但是在你诵读它时,从内心到外表都潜移默化地发生着改变。所谓‘世上没有无用功,竹篮打水也不空’啊!”

身体力行为榜样

佛教主张“多闻熏习”,又谓“熏修德业”;我们品德的修养,除了靠古圣先贤、父母师长的言教身教之外,境教也重要。

而对于小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启发,启发教育不仅是口头教说,而是潜移默化的身教,让他们通过身体力行去思考。

仙崖禅师(日本江户时代僧人)看见夜游的沙弥,只轻轻说一句:“夜深露重,小心身体,不要着凉,赶快回去多穿一件衣服”后,就不再提起。

从此,全寺学僧再也没有人出去夜游。佛门禅师,就是以身体力行做为榜样,启发行者。

从小养成好习惯

《三字经》说“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儒家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学而时习之”,这都是熏习的力量。

环境可以使一个人在长期耳濡目染下,不知不觉受到潜移默化而改变气质。

所谓“橘化为枳”,种在淮南的橘子,移栽到了淮北就生出枳子;古代因有“孟母三迁”,故而才有后来的亚圣孟子,这都说明环境熏习的力量,不容忽视。

熏习就是透过眼耳鼻舌身心向外接触境界,然后在八识田中留下种子,待因缘成熟,就会表现在外,成为言行举止上的一种惯性,称为“习惯”,又称为“习气”。

认识到这样的的力量,我们便应不断地提醒自己,从小要养成良好习惯,要忆念真善美的事物,有了善因业种,又何愁人生没有善缘果报呢?

开示

世上没有无用功,每个耕耘的细节,都是自己的“劳而获之”,这就是熏习、潜移默化的力量。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