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果:梧桐绿了杨柳絮

字体大小:

法国梧桐绿了上海,杨柳飞絮点缀苏州,这里的新、旧与未来,岛国的年轻一代是否都将失之交臂?

刚抵达上海正好是中国清明节三天短假最后一日,隔日虽是星期天,却也是年假后的上班日。原本安排好的会议,干脆就挪后一天等大伙都上班了才进行。负责接待的VV,先带我简单参观了商场,介绍了基本情况,之后问我接下来有何安排。我说本想星期天才搭高铁往苏州参观贝聿铭设计的博物馆及苏州诚品。VV想也不想,立即说:那就现在去吧!

其实我还有些不好意思,得劳烦VV大老远陪我从上海驱车往苏州。VV是上海年轻人,30来岁,办事积极干脆,只见她通过微信请示了老板,联系了公司司机,不一会儿,我们就上路往苏州了。司机还是小许,他之前才从机场送我到饭店,话不多,开车又稳又有耐性。车子才一开离静安区,VV就指着街旁的老建筑说:这是张爱玲的故居。我内心一喜:不想常德公寓就在我下榻的饭店旁!我兴奋说着,刚才独自到静安寺周遭一逛,见马路斜角即是百乐门舞厅。VV见我对老建筑感兴趣,便说不远处新闸路还可找到阮玲玉的故居。我匆匆初坊上海,对这冒险家乐园了解不多,然一听闻张爱玲、阮玲玉、百乐门,整个上海顿时都鲜活了。

苏州博物馆人潮汹涌,好不容易排队进入,兜了一圈就出来了。馆外步行街点点柳絮如雪飞舞,我看得入迷,满心头唐诗宋词。隔日一早,套句网络用语,我特地到常德公寓“打卡”,由于是民宅,谢绝参访,只能抬头望着楼高数层的老公寓,遥想张爱玲不知曾斜靠哪个阳台,居高傲视滚滚喧嚣红尘?午餐后,与VV等人见面开会。与会的还有Kent。VV负责市场营销,Kent主管设计。Kent同样30来岁,上海人,曾在新加坡攻读美专,呆过4年,对Singlish还留有印象。

开完会VV与Kent带我到淮海路的某家港资艺术商场逛逛,他们是到那儿“偷师”的。上海的商场多,竞争强,知己知彼,方可百战不殆。VV说,现在商场注重的是互动、体验及DIY,这是消费的新形态,不紧跟就落后了。跟着他们又特地驱车穿过法租界,让我欣赏那儿的老洋房。街道两旁的梧桐油油新绿一片,日光正好,斑驳树荫洒落老街,满满欧陆情怀。

最后一日回程往浦东机场还是小许载送,由于彼此熟了也就聊开了。我赞他开车技术好,性子也好。小许没来过新加坡,很好奇新加坡人是否都只讲英语。我给他介绍了本地多元语言文化的状况,但也坦诚早前的所谓双语优势早已不复存。年轻一代基本上双语能力形同虚设。无奈是,岛民都当局者迷安于现状,丧失了语言危机感。

我忽而想起那天回饭店的路上,VV的车子停在百乐门旁。我回过头看着售票处的电子跑马灯告示:800元∕位,咖啡、茶、软饮料、西式糕点无限量。也许我少见多怪,这“软饮料”用得真有点老上海的摩登味了。然这两三日下来,我感受更强烈的,反而是新上海服务素质的好,以及年轻一代的积极与魄力,肯学肯做肯拼。第一印象或许真的无法拼凑一方土地的全貌,然也足以把握最基本的脉动。这是个老式摩登与新式国际化交汇的海派城市,上海话、普通话、英语畅行无阻,反观小小岛国,我们连学个语言都不肯下苦功,以为光能说英语或Singlish就已足够。难学不是理由,难学只是借口。无奈大家选择向借口妥协。法国梧桐绿了上海,杨柳飞絮点缀苏州,这里的新、旧与未来,岛国的年轻一代是否都将失之交臂?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