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影视 假宝玉

1987年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照。(互联网)
1987年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剧照。(互联网)

字体大小:

这么灵验的因果报应,今天用来拍反腐剧该多好。只是影视作品须要注重的是人物形象的问题。电视剧安排贾宝玉最后蓬头垢脸沿街乞讨,越剧小生徐玉兰便觉得不以为然。

1. 你:最近在互联网上,看到1987年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一个片段“黛玉抚琴”。此情此境,一晃就是30年了!

当年追看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拍摄这36集《红楼》,若醉若狂,老以为贾宝玉、林黛玉应该就是欧阳奋强、陈晓旭那样子了,情真意切。现在再看这四分钟的片段,却不由觉得它很……

他:很假,是吗?大概因为我们都老了,或是这些年附庸风雅都学了点古琴,对电视、对原著中的这些谈“琴”说爱的桥段有了新的认识与体会。那“黛玉抚琴”,一看便知手势是做出来的,与录音中的《流水》很不配搭。

你:黛玉抚琴这个片段,出自电视剧第31集,原著的第八十六回后半段“寄闲情淑女解琴书”。曹雪芹写《红楼梦》到八十回便归天了,因此这一节属于高鹗的续笔。

书中早在第二十三回便有描述,大观园修葺好,宝玉自进园来,心满意足,“每日只和姊妹丫鬟们一处,或读书,或写字,或弹琴下棋,作画吟诗……倒也十分快意。”这说明宝玉是懂得琴棋书画的,怎么到了八十六回,看见黛玉捧着琴谱,却不知是何物,说好像天书一样?

他:上下文不接,这诚然是高鹗续书的败笔。

2.你:好,就让我们看看,古琴谱是否像宝玉眼中那样,有的字像“芍”,有的字像“茫”;也有一个“大”字旁边,“九”字加上一勾,中间又添个“五”字……

他:对啊,(在纸上写)是这个“字”吧。这叫“减字谱”,唐末就已发明:以中文数目字加上撮取了汉字偏旁的符号,合起来表示音位与指法。就如黛玉所说,并不是一个字,乃是一声。例如这个“字”,表示用左手大拇指,按在五弦的九徽上(每张古琴上有十三徽),右手中指在五弦“勾”一下,发出一个音响。

zb-guqin_word_Small.jpg
黛玉说,这并不是一个字,乃是一声。(作者提供)

你:完全答对。这显示高鹗是懂得弹琴的。

他:这也显示高鹗写到这里,已是三十六道板斧,无计可施了。宝黛见了面,没什么对白可说,只好安排宝玉装傻卖乖,逗引“好妹妹”教他弹琴,于是又惹得黛玉讲出一番琴道……

你:(翻书)这番琴道好长好长。对学过琴的人来说,这些只是老生常谈,琴书翻一翻就可以抄一大堆。高鹗设计这番对白,好像在“填版位”哩!

他:另外还有一个败笔。且听这番言词:“琴者,禁也。古人制下,原以治身,涵养性情,抑其淫荡,去其奢侈。若要抚琴,必择静室高斋,或在层楼的上头,在林石的里面……身心俱正……”这明明是宝钗的台词,怎会是黛玉说的呢?

3.你:《红楼梦》第八七、八九回两个与黛玉有关的桥段,也在卖弄琴学知识。网上还有小朋友们追问是不是真的,向古琴专家求教。

他:曹雪芹想象的太虚幻境,门口有副对联:“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道出了写小说的秘窍。好的小说必须有想象,作者的想象如果让读者信以为真,那就是成功了。

比如说,狄更斯写《双城记》,他出世前法国大革命已经结束了,怎能亲眼目睹?但是他想象力丰富,你读《双城记》,就像真的看到一些眼神冷漠的针黹妇人,一天到晚守在断头台旁边,欣赏着人头一个个掉落的情景,很令人颤栗。

你:高鹗看来是以勤补拙。他一来没有曹雪芹在荣宁两府的生活经历,二来没有对书中人物原型的感情纠葛,三来也没有曹写小说的天才,只好尽自己所能写到哪里就编到哪里了。

他:其实高鹗也有自己的生活经验及由此产生的一套人生哲学。早在1921年,胡适先生便在他的《红楼梦考证》中指出,高鹗写贾宝玉最后在19岁时中举人,很可能是以自己为原型的。

据考高鹗在乾隆五十三年(1788年)中举人,三年后补作《红楼梦》后四十回,以期“大快人心”。胡适说:“如果他补红楼梦在乾隆六十年之后,贾宝玉大概非中进士不可了!”

4.你:高鹗的妙笔也是不应埋没的。胡适认为,他写司棋之死,写鸳鸯之死,写妙玉的遭劫,写凤姐的死,写袭人的嫁,都是很精彩的小品文字。

胡适指出,据曹雪芹留下的线索,史湘云后来似乎应该与宝玉做夫妇。还有那“木石前盟”一件公案,高鹗居然忍心害理的叫黛玉病死,教宝玉出家,作一个大悲剧的结果,打破中国小说的团圆迷信。“这一点悲剧的眼光,不能不令人佩服。”

他:高鹗的部分最精彩的当然是凤姐那个“掉包之计”,就在黛玉焚稿的弥留片刻,蒙着宝玉拜堂娶薛宝钗。谁能忘记1962年电影越剧《红楼梦》,徐玉兰演的贾宝玉,到了林妹妹灵前,“金玉良缘将我骗”飙升入云的唱腔!?

5.你:如果说高鹗续书并不完全遵照曹雪芹原意,那么电视《红楼梦》的结局就完全是“自作主张”了,当时引起颇大争议。电视剧紧扣的一个推理,就是贪污腐败的贾家到头来一定大厦坍塌,树倒猢狲散。结果,财产被充公,主仆数百人被监押于狱神庙,小姐丫鬟一概被卖到烟花之地去……

他:这么灵验的因果报应,今天用来拍反腐剧该多好。只是影视作品须要注重的是人物形象的问题。电视剧安排贾宝玉最后蓬头垢脸沿街乞讨,越剧小生徐玉兰便觉得不以为然。

你:徐玉兰是在1987年11月下旬,领导上海越剧院红楼剧团到新加坡来献艺的,地点在嘉龙剧院,演的是60年代徐派戏宝。徐玉兰当时不演戏了,当团长,团员都叫她徐老板。那是改革开放初期,红楼剧团是自负盈亏的私人企业。

他:当年,为了宣扬国家电视台剧集,中国派了大批专家学者、演艺人员前来。国家团队,当然势力雄厚。目前回想,徐老板的勇气和魄力不会输给那摔去命根子离家出走的宝二爷呢!

你:电视上的林妹妹陈晓旭走了,电影中的宝哥哥徐玉兰也走了……

他:对戏迷来说,也许她们才是真的宝黛,永远活在自己的心中。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