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联合早报》书选】 文字最暖的季节

决审评委于1月6日选出10本年度好书,文学创作与纪实类各占一半。
决审评委于1月6日选出10本年度好书,文学创作与纪实类各占一半。

字体大小:

“2017年《联合早报》书选”进入第二个年头,早报副刊四位艺文记者编辑在初审中,从74本本地华文出版物中选出18本,交予决审评委,他们是胡月宝(作家、国立教育学院亚洲语言文化学部助理主任兼中文系主任)、林康(作家)、彭飞(作家、前教育工作者)与林仁余(作家、前编辑、草根书室董事)。

决审评委于1月6日选出10本年度好书,文学创作与纪实类各占一半。书选认同作者的耕耘,总结本地出版业的成果,更希望借此激起阅读的欲望。

10本年度好书,文学创作与纪实类各占一半。
10本年度好书,文学创作与纪实类各占一半。

这是《联合早报》第二年举办书选活动,希望借此为读者提供一张好书单,也激起本地其他个体、机构选出他们心中各自的本地好书。

即便面对电子阅读的冲击,中国大陆与台湾的华文印刷出版业近两年仍有市场回暖的好消息。本地华文读者习惯把眼光聚焦国外,其实新加坡本土出版业也正勃兴,2017年的BuySingLit(购买新加坡文学)活动如火如荼,城市书房、水木作坊等“年轻出版社”的加入也让本地华文出版生态更加多彩。

“2017年《联合早报》书选”(以下简称“早报书选”)初审委员为早报副刊四位艺文记者编辑,他们从74本本地华文出版物中选出18本,交予决审评委,他们是胡月宝(作家、国立教育学院亚洲语言文化学部助理主任兼中文系主任)、林康(作家)、彭飞(作家、前教育工作者)与林仁余(作家、前编辑、草根书室董事)。

评审彭飞(右)希望入选作品能启迪人心,林仁余则注重整体出版品的质感。(林泽锐摄)
评审彭飞(右)希望入选作品能启迪人心,林仁余则注重整体出版品的质感。(林泽锐摄)

“早报书选2017”初选的18本书中,文学创作占11本,纪实类则有7本。

决审会议于1月6日早上,在早报会议室举行。胡月宝希望选出能够激发年轻人阅读兴趣的作品,彭飞关注一本书能否启发读者,林仁余注重出版品的整体构思和质感,林康则希望在知识性、文学性间取得平衡。

胡月宝希望选书能激发年轻读者兴趣。(林泽锐摄)
胡月宝希望选书能激发年轻读者兴趣。(林泽锐摄)
林康(左)认为好书须在知性与感性之间取得平衡。(林泽锐摄)
林康(左)认为好书须在知性与感性之间取得平衡。(林泽锐摄)

第一轮投票后,《我们唱着的歌》《蔷薇边缘》与《舞台亮起》获全票通过。另有5本书获三票,5本书获两票,4本书获一票,1本书无得票。经评委同意,淘汰5本最低票数作品。

第二轮讨论则选出《慢动作》《流动迁移·在地经历——新加坡视觉艺术现象(1886-1945)》《慢行,斯里兰卡》与《我在媒体这些年》。

第三轮讨论最后三个名额,但四位评委在四本书中僵持不下,最终评审以投票方式,选出了《如果还有萤火虫》《大眼鸡·越洋人》与《秤砣集》。

“早报书选2017”最后选出的10本书中,文学创作与纪实类各占一半。

胡月宝:华文写作正在复兴

胡月宝说,初选入围的诗集很多共5本,可说是诗的丰收,整体阅读经验相当愉快。决审结果,纪实类占了5本,胡月宝发现,其中关于“变迁”的主题相当明确。

“从作者的用心、真诚来说,我读了这么多(好书)还蛮感动的。我们已走过80年代的低潮,感觉现在华文写作正在复兴。”

彭飞:书选具指引功能

彭飞认为现在是碎片阅读的年代,人们坐下来好好阅读的时间越来越少。他非常认可《联合早报》作为文化机构,主办书选活动所起到的推广意义。对他来说,现在出版蓬勃,单就本地华文出版界已有超过70本书,成果丰硕,可是面对茫茫书海,年轻读者往往不懂得如何选书,因此书选具有重要的指引功能。

彭飞建议,甚至能推出月选,配合书评,让本地读者了解本地出版品。此外,网络也是很好的推广管道。

林仁余:初选18本质量高

对林仁余而言,这次初选的18本书,无论内容与选材上,质量都很高,尤其纪实类作品,致力发掘本土课题,这样的出版现象值得鼓励。

林仁余与林康也是“早报书选2016”的评审,上一次的书单只选出7本推荐书。

林康:提升本地华文出版

林康说,如果未来能持续推动本地华文出版在专业性方面(如策划出版与主动编辑)的提升,对出版业、作者与读者都是很大的助力。

·拍摄场地:homes65 Furniture Concept Store

【书选条件】

书类:华文书籍,内容不限于文学创作,但以文学性为主,题材可包括传记文学、文化散评、绘本、翻译作品等。

出版时间:2017年1月至12月出版之新书,内容须未曾出版成书。

资格:作者必须是新加坡公民或永久居民,作品可在新加坡以外出版。

选书标准:

创新的意念,精练的文字。

扎实的资料,独特的视角。

新颖的知识整合,愉悦的阅读体验。

评选流程:

早报副刊同仁组成初审委员会,2017年1月起,每三个月寄交一批入围新书予评委。

决审会议于2018年1月6日在联合早报会议室举行。

早报书选2017入选书单(按出版日期排列)

1.《舞台亮起》

柯思仁(档案照)
《舞台亮起》的作者柯思仁。(档案照)

作者:柯思仁

类别:专栏、散文

出版社:八方文化创作室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内容:《舞台亮起》收录柯思仁2014年至2015年在早报《四方八面》撰写的系列专栏文章。柯思仁是剧作家,也是学者,他以学人视角、散文之笔带领读者进出剧场与现实空间,借舞台隐喻、反讽,甚至解构社会现实中的不合理、霸权与僵化思维。提出反思的同时,也展现了本地华语剧场的面貌。

入选理由:本书话题围绕舞台,铺陈展现各项对比:今与昔,老与少,主观与偏见,时代与历史,叛逆与妥协,保守与前卫,封闭与开拓。作者探索的,是舞台种种,也是人生的种种。

2.《慢动作》

《慢动作》的作者殷宋玮。(城市书房提供)
《慢动作》的作者殷宋玮。(城市书房提供)

作者:殷宋玮

类别:专栏、散文

出版社:八方文化创作室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内容:《慢动作》收录殷宋玮2012年至2013年间在早报《四方八面》撰写的系列专栏文章。殷宋玮聚焦电影,带领读者出入电影的虚构世界,并借用一个个经典的慢镜头画面,深入探讨当代艺术、政治、生活与文化课题。

入选理由:一如书名,殷宋玮的文字让读者在阅读时必须放慢动作。他结合学者的理性、散文家的感性,巨细靡遗分析影视文本,让读者体验文字美感之余,也得到了智性启发的喜悦。

作者也为专栏写作做了一个优良示范:有好的构思、主题之后,才系列下笔,从一而终。

3.《秤砣集》

《秤砣集》的作者佟暖。(档案照)
《秤砣集》的作者佟暖。(档案照)

作者:佟暖

类别:诗集

出版社:黑土文丛

出版日期:2017年4月

内容:《秤砣集》是佟暖的第一本个人诗集,精选的65首作品,体现诗人在不同时空里的情感表达,或低吟浅唱,或引吭高歌,不离不弃的情义,藏于许多类似十四行的诗中。

入选理由:跨期长,遂见岁月痕迹。足迹广,于是有在地也有旅居的吟咏和感慨。不过,人总还是那个人,即便行走在外,那双眼睛仍然长在某个“国人”的脸上。何况,在地吟唱虽说相对少,那一两个玩图像的诗章,已足以叫人击节。

4.《我们唱着的歌》

《我们唱着的歌》的作者邓宝翠。(档案照)
《我们唱着的歌》的作者邓宝翠。(档案照)

主编:邓宝翠

类别:访谈集

出版社:新加坡福建会馆

出版日期:2017年6月

内容:纪录片《我们唱着的歌》2016年上映后深受好评,纪录片通过新谣回顾了一代新加坡人的集体记忆。本书是纪录片的访谈集,收录潘正镭、杜南发、张泛、雅韵小组、巫启贤、许环良、许南盛、梁文福、庄惠娘等时代见证者的访谈记录,为纪录片补白,呈现更完整的时代面貌。

入选理由:纪录片与访谈集各有精彩之处,不过影像一闪即逝,本书能用文字记录,某种意义而言,完成了历史的使命。访谈录的容量也比纪录片更大,保留了不同的声音,不仅止于新谣,展现了导演邓宝翠更广阔的视野。

5.《蔷薇边缘》

《蔷薇边缘》的作者流苏。(档案照)
《蔷薇边缘》的作者流苏。(档案照)

作者:流苏

类别:散文

出版社:城市书房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内容:《蔷薇边缘》收录28篇散文,是流苏十多年来发表在报刊上的篇章,包括个人的生活感悟、阅读心得、研究观察、旅途经验及内心幽微的情感意识,编入“书信之间”“评述之间”“行旅之间”与“人情之间”四辑里。

入选理由:流苏是本地少有的,如此细心经营散文创作的作家,读其文如见其人。

流苏在书信、评述、行旅、人情“之间”,来回穿行于过去、现在与未来,时见感性,时觉知性,在“叨叨絮语”之际,忽闻侃侃而谈的“批判”与“反思”。无论曲说或直言,都显头角峥嵘本色。

6.《我在媒体这些年》

《我在媒体这些年》的作者杜平。(档案照)
《我在媒体这些年》的作者杜平。(档案照)

作者:杜平

类别:回忆录

出版社:八方文化创作室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内容:资深评论员杜平早年任职中国国家级电台首席外交记者,1980年代派驻布鲁塞尔欧盟与北约总部。1995年,杜平移民新加坡任职于《联合早报》,执笔社论十余年,接着才前往香港加入凤凰卫视担任评论员至今。杜平适逢1980年代中国改革开放的自由氛围,又经历六四低潮,1990年代来到媒体黄金时期的新加坡,如今又身处香港观察中国与世界的互动,第一手观察国际重要政治人物、事件,其经历恰是一个时代的缩影。

入选理由:本书面向广大的华人读者圈,信息丰富,且具启发性。

书中既有时代风云,也有个人感悟。作者有不少见证重大历史场景的际遇,通过剪裁得当的回叙,举重若轻,把往事说得娓娓动听。对于新加坡,作者也能以旁观者的位置,提供特别的切入点。

7.《慢行,斯里兰卡》

《慢行,斯里兰卡》的作者叶孝忠。(档案照)
《慢行,斯里兰卡》的作者叶孝忠。(档案照)

作者:叶孝忠

类型:旅游文学

出版社:自由之丘(台湾)

出版日期:2017年7月

内容:海明威笔下的“绿色伊甸园”斯里兰卡,旧称“狮子国”“锡兰”,曾先后被葡萄牙、荷兰与英国殖民,直到近年内战停火才逐渐成为世界各地游人旅游的目的地。

本地旅游文学作者叶孝忠20年内四度游访斯里兰卡:第一次仍是个懵懵懂懂的大学生,第二次则是南亚海啸之后,目睹了灾后艰难重建的斯里兰卡;第三与四次则是为了本书之创作。

作者为读者提出了“慢行”的游览方式,邀读者一起慢慢品味这个迷人国度。

入选理由:作者从亲历的经验出发,以个人的视角书写斯里兰卡这个文明古国,各大城镇与景点娓娓道来,不但有景,而且景中见人物也见生活。这是一个充满人文趣味的旅游文学集,也是一本实际可用的旅游工具书。

另一方面,台湾出版业的策划性出版,其做书的态度,值得本地出版业借鉴。

8.《流动迁移·在地经历——新加坡视觉艺术现象(1886-1945)》

《流动迁移·在地经历——新加坡视觉艺术现象(1886-1945)》的作者姚梦桐。(档案照)
《流动迁移·在地经历——新加坡视觉艺术现象(1886-1945)》的作者姚梦桐。(档案照)

作者:姚梦桐

类型:新加坡美术史

出版社: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

出版日期:2017年8月

内容:美术史研究者姚梦桐历时30年收集二战前本地美术史料,从各种旧报章、书籍与档案拼凑本地画坛现象。本书除了追溯南洋景物与素材在战前的发展,也借史料如画家在报上刊登的广告等,重构早期画家生活面貌。

入选理由:从旧报章、广告、牌匾、插图等原始资料,挖掘整理出足以勾勒二战以前(1886-1945),以及50年代中期新加坡美术创作与活动样貌的史料。本书中有人物,有精神,有作品,实为有心人刻苦、认真、投入,方能取得的可贵成果。

本地战前美术史的研究工作甚少,本书是一次非常及时的成果展示。据悉英文版今年将出版,对学界来说,实为喜事。

9.《大眼鸡·越洋人》

《大眼鸡·越洋人》的作者李国梁。(作者提供)
《大眼鸡·越洋人》的作者李国梁。(作者提供)

作者:李国梁

类型:新马历史

出版社:水木作坊

出版日期:2017年11月

内容:英殖民时期的新加坡曾是中国沿海移民下南洋的集散地,是本区域最发达繁荣的海港城市,作者通过新加坡的大环境与民间记忆回顾这段消逝的历史。

“大眼鸡”指的是雍正年间,清朝为各省商船、渔船定下的各种规格,下南洋的帆船都漆上官方指定颜色,广东省(包括潮州)出洋的先民乘坐红头船,福建出洋的则乘坐青头船。帆船在南中国海飘荡,海天一色,方向莫辨,于是在船头漆上鱼眼好认路回航。广东人称这些活像公鸡头的红头船为“大眼鸡”。

入选理由:本书触及复杂历史,但作者以抒情的笔法记录,动人以情,能引起读者共鸣,具收藏价值。

此外,作者之立意让人钦佩,成品走在学术与非学术之间,述史时夹杂个人感想,既是其优点也可能是缺点。

10.《如果还有萤火虫》

《如果还有萤火虫》的作者林得楠。(档案照)
《如果还有萤火虫》的作者林得楠。(档案照)

作者:林得楠

类型:诗集

出版社:玲子传媒

出版日期:2017年12月

内容:这是诗人林得楠的第二本诗集,收录了近年作品。

全书分三辑。第一辑“我是一棵开花的树”通过树连接世间情;第二辑“如果还有萤火虫”,聚焦人与真善美;第三辑“梦见一首太阳花”则借梦抒情。

入选理由:诗作温柔敦厚,继承中国诗学脉络,美感之中仍带有点“火气”,不时针砭时弊。

诗人自陈:吟唱世俗、记载变迁、沉淀无常。诗集因此也分三辑,从环境,到人情,最终落脚在世事。这“三环三扣”都是一体的多面,有无奈的摇头,也有不解的诘问。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