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人故居探今昔

新加坡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也包括一些稀少的名人故屋。(档案照)
新加坡保留下来的历史建筑也包括一些稀少的名人故屋。(档案照)

字体大小:

自1819年由英国官员莱佛士(Sir Stamford Raffles)开辟为商埠,新加坡这200年来,留下不少历史建筑,当中许多已被列为国家古迹,受到重点保护。这些历史建筑,较多是公共建筑或宗教场所如庙宇和教堂。在时代变迁的浪潮中,保存至今的名人私家住宅或官员居住的宅邸,则相对较少。这里,就带大家参观其中几座保存下来的名人故居,探索它们的今昔面貌与鲜为人知的故事。

资政第

20180314_lifestyle_culture_famous-residences_01_Medium.jpg
“资政第”是新加坡潮州富商陈旭年故居。(档案照)

位于乌节路附近槟榔路(Penang Road)的华人宅院“资政第”, 于1885年落成,是新加坡潮州富商陈旭年故居(Former House of Tan Yeok Nee)。1974年被列为国家古迹。

这座老宅院依照中国清末潮州宅院的建筑形式而建,由一组建筑物组成,建筑物环绕庭院,格局讲求对称。屋顶以雕塑、绘画与书法装饰,展现潮州嵌瓷工艺的斑斓精致。雕塑中有不少马匹造型,或许因为宅院始建于1882年,那一年是华人生肖中的马年。因新加坡缺乏建造中式宅院的工匠与建筑材料,因此建造“资政第”的工匠与材料,都来自中国潮州。

20180314_lifestyle_culture_famous-residences_18_Medium.jpg
“资政第”屋顶以雕塑、绘画与书法装饰,展现潮州嵌瓷工艺的斑斓精致。雕塑中有不少马匹造型。(档案照)

“资政第”的主人陈旭年(1827-1902),原名陈毓宜,17岁从潮州下南洋,在现在马来西亚的彭亨(Pahang)当过矿工,后来在新加坡沿街卖布,并结识了日后登基成为柔佛(Johor)苏丹的阿布巴卡(Sultan Abu Bakar)。

1853年,陈旭年在柔佛向统治者取得首份“港契”,成为开垦种植甘蜜与胡椒,并且拥有经营权与一定管辖权的“港主”,后来更成为管辖七条港的大港主。同时,陈旭年也在新加坡大举发展商贸与房地产。

许多史料都记载,陈旭年与苏丹阿布峇卡是结拜兄弟。1870年前后,苏丹阿布峇卡授予陈旭年宰相衔头,又封他为华侨侨长。陈旭年在新加坡的宅院取名“资政”府第,反映了他在柔佛的政治地位。

陈旭年分别在新加坡、柔佛与中国潮州三地留下极富历史价值的建筑遗产,除了“资政第”,他在柔佛新山留下“柔佛古庙”,在潮州彩塘留下以精细木雕与石雕闻名的国家级古建筑“从熙公祠”。

“资政第”是早期新加坡潮州富商“四大厝”之一。这“四大厝”是当年最具潮式特色的四座房屋,然而现在仅存“资政第”一座,其他三座已先后拆除。

“四大厝”中的陈成宝(1830-1879)住所,位于当时禧街(Hill Street)58号,建于1869年,后来陈家搬走,新业主在1895年至1900年,将房子租给中国清朝政府,成为驻新加坡署理总领事张弼士的领事馆,现址是陆佑街(Loke Yew Street)与该处店屋。另一座建于1872年的大厝,属于佘有进(1805-1883)家族,位于新加坡河畔驳船码头(Boat Quay)。

另一个潮州富商黄亚佛(1826-1875)的大厝,位于当时禧街49号(现今门牌是47号),在1878年建成,名为“大夫第”,后来成为中华总商会会所。上世纪60年代,会所进行重建,原有的“大夫第”被拆除,建成新大厦。

20180314_lifestyle_culture_famous-residences_04_Medium.jpg
“明医馆”中医医疗中心入驻“资政第”。(档案照)

在陈旭年家族从“资政第”迁走后,英国殖民政府获得这座宅院的业权。1902年,这里成为火车站站长的住所,之后先后供教会与救世军(Salvation Army)使用。二战期间,“资政第”遭战火蹂躏,局部毁损。战后,救世军将它修复,继续用作总部,直到1991年迁往他处。

“资政第”近年曾是芝加哥大学布斯商学院(University of Chicago Booth School of Business)的新加坡校园。这座宅院现为鹏瑞利(Perennial)集团的资产,该集团透过联营公司,与北京中医医院合作,在此设立“明医馆”。这是北京中医医院首次在中国以外设立医疗中心,该院会轮流调派一组资深中医师到“资政第”明医馆。

地址:101 Penang Road

最靠近的地铁站:多美歌 (Dhoby Ghaut)

金钟大厦

20180314_lifestyle_culture_famous-residences_05_Medium.jpg
金钟大厦是新加坡早期名人陈武烈住所,孙中山曾在这里住过一晚。(档案照)

花柏山(Mount Faber)是新加坡南部一个名胜地,游客可从这里乘坐缆车到著名的圣淘沙岛(Sentosa)。就在花柏山脚的秉德路(Pender Road)10号,有一座称为金钟大厦(Golden Bell Mansion)的老房子,原是新加坡早期名人与孙中山支持者陈武烈(1874-1934)的住所,后已易手,现在是丹麦海员教会(Danish Seamen's Church)所在处。

据记载,中国革命家孙中山于1911年12月15日,第九次来新加坡,并停留一天,当时他就住在金钟大厦。1912年2月15日,孙中山元配夫人卢慕贞、他的红颜知己陈粹芬,以及孙中山两个女儿孙娫与孙婉,在回返中国途中路过新加坡时,也下榻金钟大厦,由陈武烈夫人接待。

陈武烈是新加坡早期福建富商兼大慈善家陈笃生(1798-1850)的曾孙。金钟大厦则是陈武烈为了纪念其祖父陈金钟(1829-1892),而以祖父名字命名的。

陈笃生是新加坡开埠初期福建社群的领袖,1840年带头成立了如今已是著名古庙的“天福宫”。此外,他也于1844年捐款创建陈笃生平民医院。经百余年发展,现在的陈笃生医院已是新加坡主要的一家公共医院。

陈笃生的长子陈金钟,不仅持守家业,还发扬光大。他不只是新加坡福建社群领袖,还受英国殖民政府委任为华人陪审员。此外,也曾代表日本、泰国与俄国,担任驻新加坡领事,并受泰王赐封侯爵。

陈金钟的儿子、陈武烈的父亲陈纯道(1854-1891),比陈金钟早一年去世。陈武烈本人是孙中山革命支持者,为同盟会会员。1897年至1916年,陈武烈是天福宫主要领导人,并担任陈笃生医院管理委员会委员多年。他也曾被泰王授予勋衔。

1934年,陈武烈在上海因脑出血逝世,终年六十,遗体火化后运回新加坡安葬。他去世后,金钟大厦转售他人。根据陈笃生玄孙陈继廉透露,陈武烈在俗称“咖啡山”的武吉布朗(Bukit Brown)的坟墓,两旁各有六道“金光”设计,相信是受到孙中山创建的中国国民党党徽设计的影响。

20180314_lifestyle_culture_famous-residences_06_Small.jpg
金钟大厦采用富有土生华人色彩图案的地砖。(档案照)

据陈继廉提供的资料,金钟大厦的建筑设计图在1909年获批准,之后开始兴建,1910年完工。它是一栋两层楼建筑,采用新乔治王时期建筑风格(Neo-Georgian Architecture),具有新古典主义的一些特征:陶立克圆柱(Doric columns)、装饰华美的拱门与古希腊式横条装饰等。大厦楼层高,走廊宽阔,通风良好。

整座大厦主要以红砖构建,所用红砖以一定比例的上等沙土与贝壳石灰配制而成。楼下铺设从马六甲购入、富有土生华人色彩图案的地砖;楼上地板与屋樑,取材澳大利亚上等好木,至今虽已百年,依然色泽鲜明。大厦设计别致的钟塔,以法国长条砖塊砌成,顶端安装避雷针,以防雷电袭击。

金钟大厦主楼楼上客厅两旁,有四个房间,每个房间均有阳台与卫生间。孙中山的卧室就在右侧,房内有两个阳台。据说孙中山入住时,阳台上有保鏢守卫,以防不测。主楼后面有一条有盖走道,连接厨房与佣人宿舍。

金钟大厦也接待过泰国王室成员。泰王朱拉隆功(King Chulalongkorn)的王储查卡拉邦思(Prince Chakrabongse)前往俄国念书,过境新加坡短暂逗留时,都会下榻金钟大厦。1920年6月,年仅37岁的王储在旅新期间,因病于金钟大厦辞世。

百年过去了,金钟大厦受土地规划影响,户外园地缩小了一些。目前,金钟大厦产权属新加坡土地管理局,并租给丹麦海员教会,成为新加坡丹麦社群重要的聚会与社交场所。

说起丹麦社群的入驻,背后有一段有趣的故事。话说1984年某一天,两名长住新加坡的丹麦女子途经秉德路,无意间发现一栋废弃建筑。她们上前探个究竟,发现建筑外观几乎被藤蔓掩盖,但建筑占地面积不小,空间充裕。

当时丹麦社群正在为丹麦海员教会物色场地。于是,他们开始打听金钟大厦归谁管理,要如何租用。敲定租用细节后,丹麦社群动员起来,一些人为金钟大厦展开大扫除,一些人则策划筹款活动,为年久失修的金钟大厦募集整修款项。

这便是新加坡丹麦社群津津乐道的一段往事。金钟大厦的外观恰巧是红白色,与丹麦国旗的颜色一样。刚到这里的丹麦人,都以为是教会特意将建筑漆上红白色。因此,丹麦社群都觉得,能在这里设立教会是冥冥中注定的。

地址:10 Pender Road

丹麦海员教会电话:(65)62746344

最靠近的地铁站:直落布兰雅(Telok Blangah)

晚晴园

20180314_lifestyle_culture_famous-residences_07_Medium.jpg
“晚晴园”是孙中山南洋故居。(档案照)

殖民地风格的双层楼洋房“晚晴园”,是中国革命家孙中山南洋故居,也是同盟会在南洋的革命基地。

这座洋房原名“明珍庐”,由粤商梅泉宝于1900年向市政厅申请兴建,1902年落成。该地段原是甘蔗园。1905年,粤籍橡胶业富商张永福(1871-1957)与弟弟张华丹以7000元买下洋房,取名晚晴园,供年迈母亲颐养天年。

后来,孙中山南来宣扬革命,张永福把晚晴园让出来给孙中山使用。1900年至1911年,孙中山曾九次在新加坡停留,他于1905年到1908年,前后入住晚晴园四次。他在晚晴园成立同盟会新加坡支部,起草同盟会章程,并在此策划了黄冈起义(1907年5月)、镇南关起义(1907年12月)与河口起义(1908年4月)。

新加坡不少先贤,包括张永福、陈楚楠(1884-1971)与林义顺(1879-1936),都是孙中山的忠实支持者。他们积极筹款,办报宣传革命,并通过各种方式支援孙中山。

1909年5月,同盟会支部迁往槟城(Penang)。张永福因长期从事革命工作,无暇照顾自己的生意,因此生意失败。1910年8月,他与弟弟以5300元把晚晴园卖掉。这座房子前后易手12次,历尽沧桑。1937年3月16日,中华总商会的周献瑞、李俊承、李光前、陈延谦、李振殿与杨吉兆,用5200元买下了已破败不堪的晚晴园。

后来,南京政府出资修复晚晴园。1937年至1951年,这里是中国国民党新加坡支部。日治时期,它一度被日军占用,作为通讯部队驻地。1951年,英国殖民政府取消国民党支部的合法地位,支部停止活动,晚晴园成为中华总商会的房产。1994年,晚晴园被列为新加坡的国家古迹。

20180314_lifestyle_culture_famous-residences_08_Medium.jpg
“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探讨辛亥革命对新加坡华社与南洋华社的影响。(档案照)

2001年,中华总商会将晚晴园整修与扩建后,定名为 “晚晴园——孙中山南洋纪念馆” (Sun Yat Sen Nanyang Memorial Hall),以纪念孙中山与新加坡的历史渊源。国家文物局于2009年接手管理晚晴园,随后闭馆一年,并耗资560万新元进行翻修与重新规划。晚晴园于2011年10月8日重新开放,同时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

翻新后的晚晴园通过历史照片、油画、孙中山墨宝等文物,展示20世纪前半叶新加坡华社的面貌,并探讨辛亥革命对新加坡华社与南洋华社所产生的影响。晚晴园重点展示新加坡华人与南洋华人为辛亥革命所作出的贡献,这是晚晴园与世界其他纪念孙中山的博物馆不同的地方。

展览内容主要围绕于孙中山在新加坡的几位重要支持者,并叙述这段历史中鲜为人知的故事。此外,展览也讲述辛亥革命在教育、印刷业和经济这三方面,对新加坡的深远影响。

20180314_lifestyle_culture_famous-residences_09_Medium.jpg
展览中可以看到当时报章内容。图为1910年2月16日《星洲晨报》副刊以“康贼”抨击康有为。(档案照)
地址:12 Tai Gin Road

开放时间:上午10时至下午5时(星期一闭馆)

收费:新加坡公民与永久居民免费;游客成人收费6新元,儿童(6岁至12岁)、学生与长者(60岁及以上)4新元

网址:www.wanqingyuan.org.sg

如何达到:搭乘21, 130, 131, 139, 145 或 186号巴士,在马里士他路(Balestier Road)的中山公园(Zhong Shan Park)前车站下车;可乘坐地铁(MRT)到大巴窑(Toa Payoh),到附近的巴士转换站转乘139或145号巴士。

古德威尔屋

20180314_lifestyle_culture_famous-residences_10_Medium.jpg
古德威尔屋(左)与圣婴修道院教堂(右),在1990年被列为国家古迹。(档案照)

热闹市区的餐饮天地“赞美广场”(CHIJMES),里面最古老的建筑古德威尔屋(Caldwell House),原是法官秘书H.C.Caldwell的宅邸,建于1840至1841年,是新加坡历史最悠久的住宅建筑之一。这座新古典主义风格的建筑,是新加坡第一任公共工程总监、爱尔兰建筑师哥里门(George Drumgoole Coleman)的杰作,特点包括部分屋身是凸出的半圆形设计。

20180314_lifestyle_culture_famous-residences_11_Small.jpg
圣婴修道院教堂是典型的法国歌德复兴式建筑,特点包括尖拱窗、彩色玻璃与尖塔等。(档案照)

协助筹办天主教圣婴修道院(Convent of the Holy Infant Jesus)与学校的Jean-Marie Beurel神父,在1854年将古德威尔屋买下,作为修女们的住所与授课地方。当时法国修女Mother Mathilde Raclot,率领三名修女到新加坡创办圣婴修道院,她们居住于古德威尔屋,并经常在二楼半圆形的客厅里阅读、写字、缝纫与批改学生的作业。

1855年,圣婴修道院买下古德威尔屋旁边的房屋,开设孤儿院。当年许多女婴被遗弃在该修道院的“希望之门”(Gate of Hope)外,让修女们收养。现在到赞美广场,还可以看到这道面向维多利亚街(Victoria Street)的门。

1903年,修道院在古德威尔屋旁边建设教堂。圣婴修道院教堂是典型的法国歌德复兴式建筑,特点包括尖拱窗、彩色玻璃与尖塔等。

20180314_lifestyle_culture_famous-residences_12_Medium.jpg
当年许多女婴被遗弃在圣婴修道院的“希望之门”外,让修女们收养。(档案照)

教堂里的54片彩色玻璃,由人工镶嵌,非常珍贵。

20180314_lifestyle_culture_famous-residences_19_Medium.jpg
雕花柱子上,还雕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壁虎。(档案照)

圣婴女校是一所英文源流学校,它在1910年代至1930年代,曾让6岁至10岁男孩就读(之后男学生可转入对面的圣约瑟书院St Joseph’s Institution),后来恢复为女校。学校创立后,学生不断增加,院址不断扩大,1931年扩建时,修道院买下隔邻四层楼的范韦克酒店(Hotel van Wijk),并于1933年在此创办华文源流学校圣尼各拉女校(St Nicholas Girls’School)。

1983年,政府为市区发展计划而征用修道院土地,圣婴与圣尼各拉这两所历史悠久的女校,分别迁往大巴窑(Toa Payoh)与宏茂桥(Ang Mo Kio)新校址。校舍后来拆除,具有历史价值的古德威尔屋与圣婴修道院教堂,在1990年被列为国家古迹,不准拆除。之后,政府将不拆除的建筑所在地段出售给开发商,开发为赞美广场。

20180314_lifestyle_culture_famous-residences_14_Medium.jpg
不少门窗上都刻了笑面佛。(档案照)

赞美广场是集饮食、消闲、娱乐于一处的商场,里面有约20家各式餐馆、酒廊与咖啡座,中餐、意大利餐、日本餐等都有。一家新的餐馆Anglo Indian Cafe & Bar(门牌#01-13,中午12时营业至午夜),提供独特的英印风味美食。当年英国人在殖民地印度生活时,英国与印度饮食元素互相影响与融合,形成了英印风味美食。广场里的圣婴修道院教堂现在改为礼堂,供租用来办婚礼或宴会。

20180314_lifestyle_culture_famous-residences_20_Medium.jpg
旋转楼梯出现伊斯兰教星月图案。(档案照)

赞美广场保留着许多鲜为人知的建筑细节,等待到访者细心发掘。例如,一根雕花柱子上,竟还雕了一只栩栩如生的壁虎,据说是当年工匠看到一只壁虎爬过,灵机一动决定把它融入设计中。此外,广场里不少门窗上都刻了笑面佛,原因可能是当年的学生多是华人,修道院为了让她们感到自在,便在门窗上雕刻笑面佛。其中一道旋转楼梯,则出现伊斯兰教星月图案,据说穆斯林社群可能捐助过学校。

地址:30 Victoria Street

最靠近的地铁站:百胜(Bras Basah)或政府大厦(City Hall)

前统帅府

20180314_lifestyle_culture_famous-residences_16_Medium.jpg
前统帅府原是英国驻马来亚军队总指挥官官邸。(档案照)

在武吉知马(Bukit Timah)一带的前统帅府(Former Command House),矗立在小山丘上,是该地区的一个地标。它建于1937年至1938年,作为英国驻马来亚军队总指挥官(General Officer Commanding)的官邸。这座建筑原本的名称是“旗杆指挥府”(Flagstaff House),新加坡独立后才有了“统帅府”这个名称。

第一个入住的总指挥官是William Dobbie中将。1941年,白思华(Arthur Percival)中将接任总指挥官。当时战争迫在眉睫,统帅府周围土地变成军事基地,称为森路军营(Sime Road Camp),是英国空军在新加坡的总部。后来空军与陆军联合行动总部,也设在这里。那时,白思华将军忙得连近在咫尺的统帅府都不回去,就睡在行动总部里。

新加坡于1942年2月15日沦陷之前,联军与日军在统帅府与森路军营一带,展开激战。沦陷后,统帅府成为日军住所,森路军营成了战俘临时拘留营。战后,统帅府回到英军手中,代表英军接受日军投降的蒙巴登(Louis Mountbatten)将军,曾于1946年住在统帅府。1971年以前,前后有16名英军将领住过这里。

20180314_lifestyle_culture_famous-residences_17_Medium.jpg
前统帅府的设计适合热带气候,其房檐较宽,让房子内可保持阴凉,而巨型窗户则有助于空气流通。(档案照)

新加坡于1965年独立,英军在1970年代撤离新加坡,统帅府交给了新加坡政府。1970年,杨锦成担任新加坡首任国会议长,前统帅府后来成为了他的官邸。1989年,杨锦成退休,陈树群接任国会议长,他的意愿是继续住在私邸,不搬入官邸。前统帅府后来出租,作其他用途。总统府在1993年至1998年整修时,时任总统王鼎昌以这座建筑为官邸。

前统帅府共有两层楼,建筑风格展现了工艺美术运动后期的特征,包括外露的砖头门拱。这座建筑的设计适合热带气候,其房檐较宽,让房子内可保持阴凉,而巨型窗户则有助于空气流通。

前统帅府在2009年成为国家古迹。目前,这座建筑是瑞士银行财富管理培训学院(UBS Business University)校址。

地址:17 Kheam Hock Road

最靠近的地铁站:植物园(Botanic Gardens)

【本特约系列由新加坡旅游局呈献。本文资料来源:新加坡报业控股报章、国家文物局Roots网站、国家图书馆管理局Infopedia网站】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