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马路”人文与美食之旅

每年除夕夜,香客到四马路观音堂抢插头柱香,祈求来年好运。(档案照)
每年除夕夜,香客到四马路观音堂抢插头柱香,祈求来年好运。(档案照)

字体大小:

俗称“四马路”的滑铁卢街(Waterloo Street),以全新加坡香火最鼎盛的观音堂闻名,但其实这条街,展现着新加坡多元种族与多元宗教和谐共处的人文风貌。

与观音堂只隔一栋建筑,便是一座特地设立了华人庙宇香炉的印度古庙;不远处则有东南亚最古老的犹太教堂,而当年犹太社群还接待过到访新加坡的著名物理学家爱因斯坦。

下来就让我们来一趟步行之旅,了解这几座矗立在热闹白沙浮(Bugis)购物区的宗教历史遗迹,以及附近小贩中心美食的精彩。

从街名开始……

现在的滑铁卢街两端,分别与勿拉士峇沙路(Bras Basah Road)和梧槽路(Rochor Road)为交界。1998年,新加坡市区重建局已把观音堂前面与靠近梧槽路的滑铁卢街路段,改为步行街。

滑铁卢街在1858年命名为“滑铁卢”,确实与欧洲历史上著名的“滑铁卢战役”有关。英国殖民政府为了纪念英国军事政治家威灵顿公爵(Duke of Wellington)在1815年的滑铁卢战役中战胜拿破仑,而将该街道命名为滑铁卢街。

早期,新加坡华人居民则称这条街为“四马路”或“小坡四马路”。所谓“小坡”是指新加坡河北岸地区,“大坡”则指南岸地区。新加坡河上的埃尔金桥(Elgin Bridge),是大坡小坡的分界点。

大坡包括牛车水、直落亚逸(Telok Ayer)、丹戎巴葛(Tanjong Pagar)与欧南园(Outram Park)这些地区。小坡则由七条基本平行的道路形成,即桥北路(North Bridge Road,俗称小坡大马路)、维多利亚街(Victoria Street,小坡二马路)、奎因街(Queen Street,小坡三马路)、滑铁卢街(小坡四马路)、明古连街(Bencoolen Street,小坡五马路)、布连拾街(Prinsep Street,小坡六马路)与实利基路(Selegie Road,小坡七马路)。

由多条主干道路勾勒出来的市区图景,是老一辈新加坡华人脑海中再熟悉不过的市区地图。虽然现在年轻一辈已不熟悉这样的称法,但“四马路”因著名地标观音堂,仍为人们所熟知。

四马路观音堂

20180301_gym_angbao_Small.jpg
四马路观音堂每年正月二十六“开金库”,香客不绝,场面壮观。(档案照)

四马路观音堂,正式名称是“观音堂佛祖庙”(Kwan Im Thong Hood Cho Temple)。它在新加坡的名气响亮,以灵签吸引四方香客,是本地香火最鼎盛的庙宇,并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历史地标。

提起这座百年庙宇,人们马上会想到每年除夕夜抢插头柱香,以及正月二十六“开金库”时,香客形成人海的壮观场面。所谓“开金库”,即是让信众“借红包”“还红包”“请大桔”。信众这一年来“借红包”(索取红包),隔年加倍归还,以示有借有还,对观音菩萨表达感恩之心。此外,信众也请回一对对的大桔,取其大吉大利好意头。“开金库”从凌晨举行至傍晚,大概有数万人参加。

四马路观音堂创于1884年,由卖青草药的中医师李南山创建。根据庙宇左边墙上刻的颂德碑记,在1884年(清光绪十年)农历五月,一家叫“陈两成”的商号献地,与众善男信女捐款建庙。

20180301_gym_tou_xiang_Medium.jpg
每年除夕夜,香客到四马路观音堂抢插头柱香,祈求来年好运。(档案照)

观音堂在1895年有过一次重修,而规模最大的重修从1980年开始筹划,耗资500多万新元。今天的四马路观音堂,就是在1982年扩建而成,总面积达1500平方米,比原有面积大了一倍。

根据观音堂佛祖庙体系,在李南山之前,中国已有两位祖师张东初与沈性空,李南山之后还有14位本地主持,最后一位是1998年离世的陈慎谦。1938年3月,华侨银行第一任主席徐垂青在四马路观音堂成立首个信托局,并担任首任主席。他把现代管理方式引进观音堂后,于同一年离开人世。目前,观音堂由十人信托局管理。

四马路观音堂大殿中间,供奉观音化身准提菩萨,又称十八手观音。这座观音圣像,每十年就会重新镀金一次。大殿右边供奉达摩祖师,左边供奉华陀仙师。在准提菩萨座上还有一尊庄严的如来佛祖铜像。

20180301_gym_Medium.jpg
四马路观音堂百年来一直香火鼎盛。(档案照)

百多年来,四马路观音堂一直香火鼎盛、声名远播。香客不只是老一辈的人,许多年轻人也到这里拜观音祈福,而外国游客也络绎不绝。观音堂周围有许多商店,售卖佛教用品、药材与干粮等。庙前聚集许多摊贩,售卖香与鲜花,也有替人解签算命的。

四马路观音堂信众多,香油钱有效地用作慈善,不管是文化艺术、医药、教育或扶贫济困等领域,都能看到听到“观音堂佛祖庙”的名字。

地址:178 Waterloo Street
最靠近的地铁站:梧槽(Rochor)或武吉士(Bugis)

四马路观音堂的神奇事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发生的一件事,为四马路观音堂添上神奇色彩。据老一辈的人说,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日军飞机第一次空袭新加坡,四马路也挨了炸弹。当时观音堂隔邻几所房屋都被炸毁,但观音堂只被爆炸威力震动了一下,没有中弹,而隔邻房屋被炸断的梁柱飞进观音堂,也没对它造成多大破坏,令人不禁啧啧称奇。

克里斯南印度庙

20180301_sri_krishnan1_Medium.jpg
百年古庙克里斯南庙,原是设在榕树下的神坛。(档案照)

观音堂邻近的克里斯南印度庙(Sri Krishnan Temple),设立于1870年,与观音堂一样,被国家文物局列为历史地标。

20180301_sri_krishnan2_Small.jpg
克里斯南庙有布满雕塑与装饰华丽的塔楼。(档案照)

克里斯南庙原是商人Hanuman Beem Singh在滑铁卢街榕树下所设的神坛,供奉克里斯纳神(Krishna),此神是印度教主神之一毗湿奴(Vishnu)的一个化身。现在的克里斯南庙占地约1008平方米,大殿约220平方米。除了布满雕塑与装饰华丽的正门塔楼,还有一座五层楼高的建筑,包括一层地下室。塔楼、大殿与四周围墙,已被列为受保留建筑,不可随意更改拆除。

华人农历初一和十五,观音堂迎来无数虔诚香客,而印度教历的每月第一天与月圆日,也是信徒到克里斯南庙膜拜的日子,两座庙宇“旺日”有时重叠,滑铁卢步行街顿时好不热闹。不少华人信徒拜了观音后,会顺道到克里斯南庙膜拜。

20180301_sri_krishnan3_Medium.jpg
克里斯南庙设了香炉,方便观音堂香客焚香膜拜。(档案照)

新加坡不同种族宗教之间的包容精神,就在滑铁卢街展露无遗。就连摊贩售卖的花,也反映了多元宗教色彩:新鲜的菊花与莲花是要供奉给观音菩萨的,塑料茉莉花则供奉给印度神明。

地址:152 Waterloo Street
最靠近的地铁站:梧槽(Rochor)或武吉士(Bugis)

克里斯南庙的新奇事

到访克里斯南庙时,庙前供桌上的华人庙宇大香炉,特别会引起注目。原来,由于不少华人信徒到观音堂上香后,也会到克里斯南庙焚香膜拜,克里斯南庙因此特地设立了香炉,方便华人香客。

Maghain Aboth犹太教堂

20180301_maghain_aboth_synagogue1_Medium.jpg
Maghain Aboth犹太教堂是新加坡的国家古迹。(档案照)

1878年落成的Maghain Aboth犹太教堂,是新加坡两座犹太教堂(Synagogue)之一,也是东南亚现存最古老的犹太教堂,并且是新加坡“国家古迹”级建筑。这座犹太教堂不仅是宗教场所,也是犹太社群交流活动的空间。

新加坡的犹太社群不大,目前约有1500人。早期,在新加坡的犹太人多经商,从事香料、棉花制品、木材、咖啡等商品贸易。1869年苏伊士运河开通后,欧亚贸易蓬勃,许多犹太商人因此致富,有能力在新加坡拥有与开发房地产。

1870年代,犹太人已从市区商业中心迁往乌节路附近的多美哥(Dhoby Ghaut),以及滑铁卢街附近的勿拉士峇沙(Bras Basah)居住。当时,商人Menasseh Meyer代表犹太社群向英国殖民政府申请卖掉用作教堂的店屋,准备兴建新的教堂。政府批准他们在滑铁卢街一块地建造新教堂,建设工程费时五年,教堂于1878年落成,取名Maghain Aboth Synagogue,这在希伯来语中是“上帝护佑”之意。

20180301_maghain_aboth_synagogue2_Medium.jpg
Maghain Aboth犹太教堂祈祷大厅中间,建有木质诵经台。(档案照)

Maghain Aboth犹太教堂内设有“约柜”(Ark,放置经卷的地方),面朝西方,即犹太教圣城耶路撒冷所在方向。约柜由绣上希伯来文字与图案的布帘所遮盖。祈祷大厅中间,建有木质诵经台(Bimah),拉比(Rabbi,即犹太教教士)会站在这里带领信徒祈祷。

2007年,Maghain Aboth犹太教堂隔壁,建了雅各巴拉斯中心(Jacob Ballas Centre)。这个犹太人活动中心以该社群名人、新加坡著名股票经纪行老板兼慈善家Jacob Ballas的名字命名。活动中心里有分别让男性和女性使用的浸礼池、持有犹太认证(Kosher)的商店,以及供举行婚礼、受诫礼、周年庆与工作坊的宴会厅。

地址:24/26 Waterloo Street
最靠近的地铁站:百胜(Bras Basah)

犹太社群的风光事

新加坡犹太商人Menasseh Meyer,当年被誉为远东地区“最富有的犹太人”,而著名犹太裔物理学家爱因斯坦来新加坡时,他曾以“犹如皇宫一般”的豪宅接待爱因斯坦,给对方留下深刻印象。

爱因斯坦在1922年11月曾来新加坡,隔年再度到来,并短暂逗留一天。他主要是来会见新加坡的犹太社群,并为希伯来大学募款。

除了Meyer,与爱因斯坦会面的宾客中,包括当年只有14岁的马绍尔(David Marshall,1908-1995)。马绍尔曾于1955年至1956年担任新加坡第一位首席部长。他也是闻名遐迩的律师,70岁时退休,受邀出任新加坡驻欧大使,从1978年到1993年担任驻法国大使共15年。

雅柏中心

20180301_albert_centre_Medium.jpg
雅柏中心三楼聚集了许多海味干粮店铺,俨如“海味一条街”。(档案照)

从靠近观音堂的滑铁卢街,过了一条小路明古连连路(Bencoolen Link),就是雅柏中心(Albert Centre)了。这里设有巴刹(菜市场)与小贩中心(熟食中心),三楼则聚集了许多海味干粮店铺,货品多样齐全,俨如“海味一条街”。四马路川流不息的人潮,带旺了雅柏中心商家与小贩的生意。

雅柏小贩中心汇集超过80个售卖各式本地美食的摊位,饕客推荐的摊位包括:

1.新加坡罗惹(门牌:#01-45)

20180301_sgrojak_Medium.jpg
“新加坡罗惹”的罗惹古早味十足。(档案照)

罗惹(Rojak)是一种口味独特的凉拌小吃,类似果菜沙拉,先将烤油条、烤豆干、黄瓜、凤梨、沙葛等切段切片,然后加入特制虾膏酱料拌匀,再撒上花生碎。雅柏中心这家“新加坡罗惹”是60多年老字号,第二代摊主延用父亲留下来的古早厨具,选用上等虾膏与香脆花生,古早味十足。

2. Siraj印度罗惹(门牌:#01-120)

20180301_siraj_Medium.jpg
Siraj的印度罗惹。(档案照)

印度人的罗惹与华人“果菜沙拉式”的罗惹不同,它是提供各类炸煮好的食物如马铃薯(土豆)、炸豆干、炸虾饼等让顾客挑选,然后交由摊主切块,再配上洋葱、黄瓜与青辣椒,以及一小碗甜甜辣辣的蘸料。Siraj印度罗惹的蘸料较不油腻,入口味美而不腻。

3.明辉沙爹米粉(门牌:#01-111)

20180301_mhsataybeehoon_Medium.jpg
“明辉沙爹米粉”的沙爹酱料做得香浓顺滑。(档案照)

沙爹米粉是煮熟的米粉淋上沙爹酱(带花生碎的辣味酱料)。“明辉沙爹米粉”的沙爹酱料做得香浓顺滑,配料有瘦肉、猪肝与鲜虾。

4.百年酿豆腐(门牌:#01-58)

20180301_ytf_Medium.jpg
“百年酿豆腐”的特制酿豆腐。(档案照)

新加坡一般摊位售卖的客家酿豆腐,是用鱼肉塞入各种食材,然后提供给顾客挑选,并加入面条或米粉一起吃,可做成汤面汤米粉或干捞。“百年酿豆腐”却不一样,它只做汤米粉,配料也是特定的,包括腐皮鱼饼、鱼肉酿苦瓜、虾肉丸、猪肉丸,最好吃的是自制的虾肉丸与猪肉丸。虾肉丸口感顺滑又有嚼劲,汤头清甜,整体清淡却味美。

5.福利鱼圆面(门牌:#01-94)

20180301_fishball_noodle_Medium.jpg
“福利鱼圆面”的鱼丸弹牙爽口。(档案照)

除了弹牙爽口的手工鱼丸之外,促使许多人慕名来排队的,是“福利鱼圆面”特制的辣椒酱,以及搭配猪油渣食用的古早味。

6.堂记美食(门牌:#01-97)

20180301_tjms_Medium.jpg
“堂记美食”的金瓜糕用料实足。(档案照)

“堂记美食”售卖自制的金瓜糕、芋头糕、糯米饭、柴鱼花生粥等,本地人一般会将这些小吃当早餐。“堂记美食”的金瓜糕有实足的金瓜肉,摊主将金瓜蒸得熟烂,加入调味料翻炒,入口带着油香,口感层次丰富。

Albert Centre
地址:270 Queen Street
最靠近的地铁站:武吉士(Bugis)

【本特约系列是由新加坡旅游局呈献。资料来源:新加坡报业控股报章、国家文物局Roots网站】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