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守鸟店 40年不出国照顾爱鸟

字体大小:

大特写

见多识广的年长读者,应该都会记得马里士路老店屋中,有间60年老字号鸟店“安顺丰”(Ann Soon Hong)。

“安顺丰”在80年代是爱鸟人的聚集地,售卖五花八门的宠物鸟,相信是本地历史最悠久的鸟店之一。

无奈,邻国爆发禽流感疫情,我国2003年禁止从这些国家进口鸟儿,迫使安顺丰改从欧洲进货。

这一来成本激增,售价暴涨,市场萎缩,导致它在2013年黯然走入历史。

这年头宠物鸟专卖店越来越少,他们如何求存,业者如何坚持?

本期《大特写》,记者带大家逛鸟店,听听老板们如何走过来。

传统宠物鸟店巅峰不再

鸟店凋零,但是直落布兰雅坡(Telok Blangah Rise,简称TBR)第38座组屋,一座组屋就有两间这样的鸟店。

其中一间是屹立40年的“大华鱼鸟贸易公司”。

记者走访时,目光先被门口鸟笼的红鹦鹉和灰鹦鹉吸引。对门外汉来说,鹦鹉最容易辨识。

灰鹦鹉在笼子里活蹦乱跳,红鹦鹉则在另一笼里静静呆着,它们颜色对比强烈,迥异性格也相映成趣。

只见店里有顾客,正凝视着一笼的白眼圈(Mata Puteh),足足看了10多分钟后,选择购买其中一只。

看来大同小异的鸟儿,在“鸟客”眼里却是千姿百态、各有不同。

他跟“大华”老板张海顺(60岁)说要哪一只,老板往笼子里看一眼,左手拉开笼门,右手伸入抓鸟,再把笼门关上。

手法之准、速度之快,令人惊叹。

张海顺1977年创立“大华鱼鸟贸易公司”,今年迈入第40年。

他说,80年代是养宠物鸟的巅峰时期,当时全岛卖宠物鸟的鸟店多达130余家,目前有执照卖宠物鸟的宠物店只有30多家,其中像“大华”一样的宠物鸟专卖店,20家也不到。

他苦笑叹:“生意难做啊。”简单一句话,包含百般无奈。

张海顺解释说,现在养鸟的人少了,生意自然变淡,但对他们生意造成最大打击的,其实还是禽流感。

1997年禽流感把香港搞得鸡飞狗跳后,2003年在东南亚卷土重来,闹得满城风雨,当时人人闻“鸡”色变。

为避免禽流感传播至本地,我国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其中一项,就是禁止本地鸟商从疫区进口宠物鸟。

禽流感疫情一度扩散,一些国家如越南、印度尼西亚、中国、马来西亚、泰国都相继“沦陷”。

张海顺说:“这些都是进口宠物鸟的地方,禁止从那里进口,货源就断了。”

“要从更远的国家进口宠物鸟,价格太高,而且申请进口的手续繁琐,小店没办法应付。”

他透露,本地还有饲养宠物鸟的农场,也有几家宠物鸟的进口商,但为数不多,他不时从这些管道进货,但成本难免比自己进口更高。

他说,少数鸟主会让鸟儿配种,为他供应新货,但这种际遇不常有。

说到这里,张海顺叹道:“我都60岁了,我看多撑个两三年,就可以退休了。”

他表示,如果现在有人愿意接手,他不介意提早退休,无奈后继无人。

每一只鸟都是一个生命

张海顺说,鸟店365天全年无休,他每天都回店里喂鸟,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连家里办喜事什么的,我们也是先回店里喂鸟,确保一切妥当才离开,这样的工作,年轻人肯做吗?”

他说,40年前就是因爱鸟,加上儿时家里开农场,认为做生不如做熟,决定开店卖鸟。

连护照都没做

记者不禁问:“那出国旅行怎么办?”

张海顺与身旁的妻子对望一眼,两人会心“扑哧”一笑,他说:“当然就不能出国!”

老板娘搭腔说:“出什么国,我们连护照都没有!”

原来,夫妻俩鸟店开了40年,也就有40年没离开过新加坡。张海顺这时正色道,每一只鸟都是一份责任,不是找人帮忙喂食那么简单。

他说,每一只鸟有不同习性,只有他们自己清楚,若假手于人去照顾,心里不踏实。

儿子目前在美国念硕士,今年5月会毕业,但张海顺夫妇表示,还没打算飞美去见证。

重要里程碑,不去不可惜吗?

张海顺说:“没办法啊,每一只鸟都是一个生命,不可能放着不管,现在先走一步算一步。”

他卖的是笼中鸟,自己也自甘当“囚鸟”,为照顾小生命,甘之如饴地受困在无形的笼里。

薄利多销守生意

要生存,就得保持大众化价格,让顾客负担得起。

张海顺说,直落布兰雅坡是老区,顾客以中下层为主,太贵的鸟买不起。

他因此选择薄利多销,不拿太贵的鸟来卖,而是卖几十元起跳的白眼圈和相思鸟等。但鹦鹉例外,鹦鹉一般能卖千元以上,也有一定的市场需求。

“现在的世道,只能守着生意,大多数做熟客生意。”

“我只能诚实做生意,为顾客提供负担得起的鸟儿。我也不会上网,靠的是口碑。”

鸟笼不能上公交 多少影响鸟主流失

记者也走访本地其他几处“吊鸟区”,许多鸟主异口同声,说本地数年前规定不能带鸟笼上公共交通,也是鸟主流失的原因之一。

“吊鸟区”就是架有铁架,让鸟主吊鸟笼的地方。

一名鸟主说,“吊鸟区”越来越少,养鸟的人往往得去较远的地方“吊鸟”。

“当局规定不能带鸟上巴士和地铁,所以就得驾车或者搭德士。不是每个人负担得起,没地方吊鸟,很多人干脆就不养了。”

另一人则说:“希望能让我们在非繁忙时候搭公交,只要带的是小笼子,再用布或特别的塑料袋包起来,其实不会干扰到别人,也不会脏。”

鹦鹉成为新宠

本地最近流行训练鹦鹉,受训后的鹦鹉能听从指令,自由飞翔时一听到鸟主口令,就会飞回鸟主身边。

陈添得认为,这项新活动有助刺激宠物鸟零售业,因为买鹦鹉的人近年来明显增加。

“这个活动提高鸟主的参与感,比听鸟儿唱歌刺激多了,相当吸引年轻一代。”

但张海顺说,鹦鹉比一般宠物鸟来得贵,训练鹦鹉算是“有钱人的活动”。

“买只鹦鹉至少要上千元,训练得不好,也许一去不复返。肯冒那个险,也得有那个钱。”

鸟儿鸟语对唱 鸟主‘鸟话家常’

“大华鱼鸟贸易公司”前方就是其中一个“吊鸟区”。

那里与直落布兰雅坡熟食中心毗邻,每个星期天早上异常热闹,铁架上吊满鸟笼,鸟主们则三五成群,有的坐在左边石椅上,有的坐右边在木凳上,有的坐到熟食中心边喝咖啡边赏鸟。

他们不时会起身,给鸟笼换位置,不到半小时换一次。

记者不明其中道理,向其中一名年长鸟主请教。

养鸟50年,绰号“阿老”(80岁)的鸟主告诉记者,那是为了确保鸟儿不在太阳下曝晒。

铁架虽在树荫下,但一些地方难免会晒到太阳,随着太阳升起,被晒的地方也随之移动,所以只要鸟儿被晒着,主人就会把它移开。

“移来移去很好啊,鸟儿可以换对象‘说话’,就跟我们这些养鸟的人,走来走去跟不同人说话一样。”

果然,一些鸟主起身换了鸟笼位置后,不会回到原本座位,而是找别人聊天,在人群中转了一圈才回到原位。

到了日正当中,也许是为了避暑,鸟主们逐一带着鸟儿,离开“吊鸟区”。

待夕阳西下时,张海顺夫妇开始整理东西,准备关店回家休息,“吊鸟区”也已剩下寥寥数人。

218鸟店店主:‘一摸鸟屎一辈子洗不净’

记者走访的另一间旧式鸟店,是大巴窑北第206座组屋的218 Petshop LLP。

它隐身组屋一隅,店外吊着鸟笼,几名阿叔坐在塑料椅上闲聊观鸟,一副闲云野鹤的神态。

组屋另一端是咖啡店和杂货店,人潮熙来攘往,走到218鸟店这边,却是格外清静,只有鸟儿清脆的叫声。

记者抵达时,老板陈添得(64岁)正在谈生意,不论对方问鸟的习性、鸟粮还是鸟笼鸟具,他都对答如流,看来至少有十几年的功力。

他忙完后,记者上前问:“老板,你这么会卖鸟,应该在这里做生意很久了吧?”

他却说:“没有啦,刚开店一个月!”

看到记者一脸疑惑,他解释说:“我卖鸟已经30年啦,一个多月前从丹戎加东搬过来。”

原来在养鸟界知名的“南成”鸟店就是他经营的,但后来业主起租,这里的老板也正巧要把单位顶让,他便决定搬迁。

离开“老巢”,难道不可惜?

陈添得笑说:“不会啦,这里停车比较容易,环境也比较清幽,反正也不是第一次搬。”

他说,自己18岁开始玩鸟,20多岁就在马里士他开店卖鸟,但几年后,那里的旧店屋重建,他搬到文庆一带的店屋。

无奈文庆那里后来也逼迁,搬去金文泰几年,金文泰屋主又把单位卖掉,他才搬到丹戎加东。

因学历不高,他决定干回老本行,加上对养鸟情有独钟,认为与其做没兴趣的工作混口饭吃,不如做自己热爱的生意。

他这时抬头望着笼中吱吱叫的斑马鸠(zebra dove),看得出神,微笑说:“你听,它叫得这么好听,我只要听它们唱歌,所有烦恼都会飞走。”

“我们养鸟的人有一句话,就是人一摸到了鸟屎,一辈子都洗不干净!”

保持清洁 养鸟并不脏

18岁那年养了第一只鸟,与鸟结下不解缘。

陈添得忆述,儿时盛行养鸟,当时让人“吊鸟”(指吊鸟笼)的地方不计其数,如今养宠物鸟的人多数50岁以上,人数估计不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巅峰期的一半。

他摇头说:“现在是电脑时代,有一台手机还是电脑,什么游戏都可以玩,玩腻了就换游戏,哪里稀罕养宠物鸟?”

话虽如此,但陈添得也说,现在还是有年轻人养鸟,他们通常是因为家中长辈养鸟,从小耳濡目染,才会跟着养宠物鸟。

他也说,也许是禽流感的关系,国人会觉得鸟很脏,会传播细菌,但养宠物鸟其实和养狗养猫没什么两样,重要是保持清洁,只要有帮鸟冲凉和清洗笼子,问题其实不大。

他表示,养鸟是老少咸宜的嗜好,宠物鸟不难养,无须花太多时间和精力。

“让小孩子养鸟,能培养责任感,他们喜欢养鸟,自然就不会沉迷不良嗜好。老人家养了鸟,也可以有个精神寄托,会鼓励他们多到户外走走,跟人家聊聊天,日子才不会无聊!”

采访侧记:重新认识鸟店

小时候,外公的咖啡店就在“安顺丰”鸟店对面,我偶尔会和表兄妹们到鸟店逛逛。

当时我并不爱逛鸟店,纯粹只是个跟屁虫,去了也不会进店里,只是看着“五脚基”上的鸟儿。

外公后来退休,我就不曾回到“安顺丰”,近20年来也没逛过鸟店。

20年后再次踏入鸟店,也让我重新认识鸟店。

现在的鸟店干净整齐,非但没什么“鸟味”,地上连鸟粪都看不到,我不禁对老板们肃然起敬。

陈添得说,他的一些人生观和人生道理,许多都是从养鸟悟出来的。

所以和他深入交谈,听他说“鸟话”,感觉就像听六小龄童谈《西游记》一样。

有人说做生不如做熟,生意才能长久,但照我看来,做自己喜爱的才是王道!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