残而不馁 跨越障碍职场拼搏

字体大小:

大特写

古希腊神话中的赫淮斯托斯(Hephaestus)是个瘸子,相传他天生跛足,连母亲赫拉(Hera)都嫌弃,将他从天庭弃置大海。

但他却意外成长为诸神中的能工巧匠,诸如宙斯神盾、阿波罗日车等神器,都由他亲手铸造,火山更是他打造武器的炼铁炉。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索尔·贝娄(Saul Bellow)曾写道:“瘸子赫淮斯托斯精于铸造神器,这或许不是巧合,毕竟一个正常人,根本不须要借用曲柄(cranks)、链条和金属零件,将自己抬高以跨越障碍物。”

可见,残障者因其肢体或心智限制,面对比普通人更多的困难,却也因此锻炼出解决问题的能力,化用在职场上,便成了异于常人的“神器”。

政府将在今年推行第三个残障服务总蓝图,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长陈川仁日前强调,就业是协助残障者独立生活并融入社会的必要条件。

本期《大特写》,记者走进两名残障者的职场,与他们及家人同事深谈,了解如何打造更具包容性的工作环境,以及残障者自身该如何调适心态,勇往前行。

少了一腿 内心更强

如果你曾拨打亚历山大医院的热线电话,或许听过陈美萍(42岁)爽朗的笑声。

她是盛康保健(Sengkang Health)电话服务中心的资深病人服务员,负责在电话另一头回答公众询问及协助他们预约。

与部门其他同事一样,陈美萍每周工作约40小时,其余时间用在钻研爱好上。她也是残疾人射箭国家队唯一的轮椅女射箭手,擅长射程50米的复合弓。

要说到她唯一的不同之处,大概是陈美萍比别人多了一辆“车”。她笑说:“我上班时会把轮椅停在身旁,有时挡到同事的路,他们会开玩笑说:‘哎,你的车没park好。’”

看似平凡的轮椅,却是陈美萍历经死劫得来的“战利品”。四年前,她因糖尿病恶化,差点撒手人寰,若非医生果断截肢,早已保不住性命。

回想截肢前和截肢后的自己,陈美萍感叹:“我不能说我变得更快乐,但少了一条腿的我,反而发掘出内心更强大的力量。”这份力量投放在射箭场上,让陈美萍成为了更坚毅的运动员;同样的力量用在职场,也让她成为更体恤病患的医疗服务者。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一个人无论是否身心缺陷,只要激发并培养潜力,必然都是可造之材。

在国大医院病历室工作的自闭青年林城广(21岁)就是另一个例子。虽然母亲形容他内向孤僻,但同事眼中的他却是勤劳细心。采访当天,大家还亲切地为他梳妆,希望呈现小弟最好的一面。城广平日负责查找病历表,尽管速度比同事慢一些,但失误率低于1%。他也从不嫌弃工作单调,每天期待上班,缺勤率低,受医院赞扬。

残障求职者中 发掘‘另类人才’

上司叶国骏(38岁,国大医院病历室经理)说:“只要经过培训,自闭症患者也能驾驭病历室的工作,甚至比常人更有耐心。”

残障者的求职之路,原本就荆棘密布,尽管越来越多雇主敞开心扉雇用他们,但仍有不少人对他们的能力缺乏信心。

陈美萍就分享,她逛超市时,常遇到人们投以惊诧的目光。“他们无法相信我可以自力更生,甚至当我单脚站立时,会吃惊说‘你竟然可以站?’”

国家福利理事会前年一项调查也显示,每10名残障者中,就有六人觉得不被社会包容接纳,没获得发挥潜力的机会。

对此,受访专家呼吁,本地雇主应具有更开放的心态,给予自己和残障求职者一个互相认识的机会,或许可从中发掘出“另类人才”。

‘这么多人要救我 我一定要活下去’

“我当时告诉自己,我一定要活下去。有这么多人想要救我,我为什么要这样死去?”

初次接触陈美萍,她留给我三个印象:一,她滑动轮椅的速度很快,常常赶在我们前头;二、她的笑声很爽朗,足以填满一整个房间;三、她对于活着充满感恩,尽管为此付出了一条腿。

26岁就患有二型糖尿病的陈美萍,右脚板在约四年前突然长出鸡眼,不到三天恶化为坏疽,迅速蔓延至小腿和膝盖。

当时,医生明确表示,不截肢就是等死。“他甚至说,我不用得到你的同意,我必须截肢,因为我必须救你的命。”

手术过程中,陈美萍大量失血,体重从80公斤锐减了15公斤。她回忆,手术后前10天,她躺在床上动弹不得,经过三个月物理治疗,才逐步恢复体力和肌肉。

那段期间,最令她感动的是医院人员的细心照料和关怀。

“他们每天准时探望、跟进复原情况、帮我做检验。他们真的希望我活下来,希望我出院时完全健康。”

大病痊愈后,陈美萍不仅更能体恤病患的心情,也对医疗工作者怀着满满的敬意。

因此,当她在去年通过职业辅助计划(Employment Support Programme),获配到亚历山大医院工作时,她视之为回馈社会的好机会,用心地服务每个来电者。

上司吴燕玲(41岁,盛康保健电话服务中心经理)说:“多数拨电进来的是病人,他们需要额外的呵护关怀,而美萍本身就是个开心果,能让病人倍感温馨。有病人甚至跟她成为朋友,打进来时会特别找她。”

截肢女陈美萍射箭都行 困难也可跨过

“人生本来就是一场挑战,如果在路上遇到石头,就跨过去;跨不过去,就换条路走。我常告诉自己,你都已经走了这么远,再跨过去就行了。”

陈美萍透露,出院后为持续运动,她加入残疾人射箭国家队,如今是我国唯一的轮椅女射箭手。

“起初,我不确定自己能射得多远,毕竟坐在轮椅上射箭,很考验核心肌肉,普通人还能借助脚力,而我们却不能。”

但经过训练,她如今不仅擅长复合弓,成绩也不输四肢健全者。她坦言,射箭既是兴趣,也是她在职场拼搏的动力。

“有时,遇到难应付的事情,我就想‘你连射箭都没问题,现在这个困难,只要跨过去就好’。”

她也笑说,最勇敢的还不是她,而是愿意给予她机会的雇主。她坦言,受聘前曾多次投递履历,但多数雇主知道她是体障人士后都不愿聘请。

“他们不会承认,不愿聘请你是因为你的残疾,而是借口说你的年纪太大,或是他们的办公空间不适合轮椅使用者。”她认为,这种先入为主的态度,让雇主错失与残障者接触认识的机会,对他们不公平。

“所以,我格外觉得,愿意聘请我的人很勇敢,显示他们是敢于接受挑战的老板。”

SPD职业辅助计划 按残障者能力协助配对工作

过去三年,新加坡协助残障人自立局(SG Enable,简称新协立)与志愿福利机构伙伴,为超过1200名残障者配对工作。雇主多数来自酒店业、餐饮业、零售业和行政职员领域。

社会及家庭发展部长陈川仁日前在国会宣布这项数据时说:“培训与终身学习对于残障者而言至关重要,能让他们在变迁的经济中保持相关、与时并进。”

他透露,自2014年以来,有超过1400名残障者报读培训课程,也有超过2200名雇主和雇员受训,了解如何雇用残障者并协助他们融入职场。

其中,陈美萍所接受的职业辅助计划,是志愿福利团体SPD自2009年推展的。

计划旨在帮助残障者了解自身工作能力,并配合公开市场的需要找到合适的工作。SPD过去两年在该计划下,平均每年协助200人配对工作。

SPD成人与长者部门副总监陈鼎濠(43岁)表示,残障者在计划下修读单元(modular)培训课程,每个单元只须约五天完成。课程也分为技术性和非技术性,前者着重电脑技能;后者则灌输软性知识,如办公室礼仪、情绪管理等等。

陈鼎濠说,SPD的职训与配置执行员会评估残障者的能力,再决定他们应进修哪类课程,在最短时间内提升受聘机会。

雇主方面,SPD则协助他们进行职务再设计。陈鼎濠说:“残障者如常人一样有个别长处。重新设计工作流程,不代表把工作推给其他同事,而是让分工更合理和专业化。”

例如,一些残障者偏好重复性的工作,而其他人可能嫌这类工作沉闷单调。残障者因此可形成所谓的“替代人才库”(alternative talent pool),缓解人力短缺问题。职业辅助计划也会在残障者获聘后的长达一年,安排配置执行员从旁协助他们适应职场,例如为他们规划上下班路线,或了解其工作情况,必要时向雇主提出调整事项。

自闭青年林城广4小时找100病历 失误率少过1%

特殊需求不等于降低要求,21岁自闭青年四小时内能查找到100个病历表,平均两分半钟找到一个,失误率少过1%。

2014年底毕业自慈光学校的林城广,毕业后在学校过渡职场培训项目(School-to-Work Transition Programme)下接受工作培训。前年被安排到国大医院完成九个月实习,之后受聘为正式员工。

上司叶国骏坦言,认识城广前不确定他能否按照指示工作,也担心他与同事如何相处。

所幸,城广虽不善于自我表达,但对数字敏感,从小喜欢研究日历。到医院实习后,上司也发现这一强项,安排他负责查找病历表。这项工作看似简单,但由于医院储存数以万计的病历表,员工须牢记病历室的整体格局,才能快速找到病历表。

叶国骏坦言,这份工作耗时耗力,也导致员工流失率高,他几乎每三四个月就要寻找新员工。“相反的,城广的性格很适合这份工作。他虽然安静寡言,但很有耐心,也不会因为每天重复同样工作而感到闷,反而觉得舒服自在。”

城广也与同事相处融洽,叶国骏甚至观察到,虽然城广每天只须工作四小时、下午12时30分就下班,但他有时会在下班后,继续待在办公室。

城广的母亲杨塞妃(50岁,家庭主妇)也说:“可以看得出城广很喜欢这份工作,假如隔天有上班,他还会提醒自己说:‘要早一点睡觉,明天工作’。”

自闭儿工作后变开朗 母:他人生最大转变

去年有30人在学校过渡职场培训项目下受训,政府拟扩大计划至更多特别教育学校。

该计划由教育部、社会及家庭发展部和新协立合作推出,试行已约三年,目前参与的特别学校有五所。

陈川仁表示,计划扩大后,也将协助特需情况更严重的学生,目标是最迟在2019年,将每年参与的人数增至60人。

在计划下,新协立的职业导师会同雇主和家长合作,协助学生适应职场要求。

林城广的职业导师韩明畴,就在他正式获聘后,从旁协助了约一年。韩明畴的职责包括:探讨如何简化工作流程,让特需学生更有效率;与看护者合作,在必要时纠正特需学生的工作态度;以及探讨如何让特需学生精进技能,配合未来职场。

例如,国大医院病历室正走向数码化,城广的工作日后可能遭淘汰,因此医院已开始培训他如何操作电脑系统、借出病历表等等。

城广的母亲杨塞妃坦言,儿子初入职场,她担心的倒不是他能否适应,而是会不会麻烦同事。幸好同事都非常疼他,城广也从中变得更成熟。

她说:“以前,他的反应比较直接,根本不懂什么是‘跟你开玩笑’,但工作后,他变得更开朗自律,也学会与人沟通交流。”

“说实话,凭我们父母的能力,根本没办法帮他在外面找到工作。我以前很担心这个孩子以后怎么办,现在他有工作做,对他的人生是很大的改变。”

国大医院人事部主任黄燕仪透露,国大医院自2015年1月起与新协立合作,至今雇用了四名残障者,包括城广在内。她说:“我们过去两年取得积极成果。他们四位都勤奋细心、缺勤率低,也与同事相处融洽。”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