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熙爱:故事收藏者

字体大小:

晚餐时间

不知道大家是否有过这样的经历,在听别人述说自己的人生故事,结果听着听着,整个人被吸引住,完全投入那个人的世界中。

不久前访问一名前黑老大,听他述说着他的故事,一字一句都能让人深思,同时也振奋人心。

这不是因为他很会说故事,而是因为他所分享的经历和想法,让我以全新方式去看待一件事,好像开启了一个新世界。

有些囚犯一错再错,吃了牢饭还明知故犯,多数人或许觉得这些人“坏透”了。前黑老大却指出,这些惯犯通过非法行为月赚五六千,若带着他们的前科和低教育程度来找普通工,收入会变得很少,不够养家,到时反而会闹得“家破人亡”。

另一角度看待事情

要感化边缘少年,一般做法都是找辅导员或老师开导,前黑老大却知道这会弄巧反拙,所以选择以bro(兄弟)方式,跟他们建立友谊,从中慢慢引导他们踏上正途。

由于没经历过,要不是他这么一说,我或许不会以这样的角度去看待,发现仍有改善的地方。

最近也有人告诉我,有些老人家即使不方便出门买饭,也拒绝接受慈善机构免费送上门的午餐。原因是,食物煮得太健康,没味道、很难吃。

也有独居阿伯迟迟没付杂费,不是因为没钱,而是有钱却不懂得如何上网或用AXS机器付款,需要人帮他。国家要迈向“智慧国”,他自己连手机的字都看不到,根本无法了解新科技如何帮他。

身为一名记者,这些就是我常常听到的故事。每天有机会跟不同背景的人交谈,听各种故事,是记者工作中最令我感兴趣的。

有人收藏邮票,有人收藏古董,我觉得自己却偏爱收藏故事。

聆听故事,再把这些故事“储藏”起,除了让我以不同角度思考,也能更了解一个或一群人,从而培养同理心。有必要时,我还能把它从记忆库挖出来,用别人的故事来激发他人。

毕竟,每个人的经历有限,通过深入谈话和聆听故事,不用亲身经历也能更好地感受不同人的生活。

若能把“听故事”的概念带上更高层面,相信能发挥更大作用。

敞开心房用心聆听

管委议员、戏剧盒艺术总监郭庆亮,在《联合早报》专访中提到,有时候落入科学化的数据收集,会忘掉政策的改变跟人有关,所以他一直告诉自己,除了看趋势,也要看人的故事,真正地做到“以人为本”。

有时要帮人,但若坚持要以自己觉得对的方式来进行,而没考量到对方能接受的方式,这样能真正帮到人吗?

若更多人肯聆听他人的故事,尝试从他们的角度思考、了解他们的挑战、发现问题的根本,不是能更有效帮人吗?

要让故事真正感动到自己,而不是听了就算,就必须敞开心房用心聆听,放下自己的偏见。

心与心交谈的力量,在于能跨越差距,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跟人深入谈话,也体现对一个人的尊重,表示你愿意尝试从他的角度看待事物。要打造包容性社会,这或许就是关键。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