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好意思

字体大小:

旅人目

最近“不好意思”说得有点儿多。其实与人相处也没有太大的波澜,也没犯下什么揪心的错误,单纯就是,不好意思。

自己对“不好意思”的意识其实是在离开了台湾之后,在相异的文化语境下才形成的。“不好意思”俨然已经成为台湾待人接物的主流意识形态。“不好意思”透露了台湾人稍显木讷害羞,凡事习惯以退为进的民族性。也许是日本殖民文化影响,也许是自然而然害怕卷入纷争,当台湾人说“不好意思”时,夹杂了害羞、客气,甚至是带了撒娇意味的憨直。

台湾旅美学者Hsin-I Sydney Yueh在著作《台湾大众文化与认同政治:撒娇世代》(Identity Politics and Popular Culture in Taiwan: A Sajiao Generation)中特别分析了台湾人惯用的“不好意思”其实想表达的是一种客气的氛围,这种客气的氛围其实沿袭了东方社会惯有的“集体主义”(collectivism),这个凡事为群体和谐着想的基本核心价值观。“不好意思”其实不仅仅止于“不好意思”,而更多了创造和谐的人际关系,尽可能避免纷争的企图,期望一切能以“不好意思”解决,即自己先选择退一步,那么也请对方别再追究,双方各退一步,和谐的关系继续,内心若有波涛或者涟漪请留给自己。这样话中有话,退而为进的相处模式,似乎真的很像在撒娇。相较于出现频率极高的“不好意思”,台湾人说“对不起”的频率就少得多,除了一些真的表示道歉的场合外,当台湾人说“对不起-”可真的就是刻意撒娇了。

“不好意思”在单文化的台湾通行无阻,但在新加坡,这个有话直说,实事求是的多元文化社会环境里,反而的确有可能会让与自己对话的人“不好意思”了。如果还原“不好意思”的含义,在英文里似乎只有“因为某件事情而感到害羞”的含义,所以我的“不好意思”就曾让朋友同事愣在原地,思索了半天还是猜不到我在害羞什么,若是道歉的意思,整件事情也看不出对与错,用不着道歉。长时间下来,就显得不自然又太过多礼了。这样的“不好意思”反而会让身边的人有些不知所措,深怕一个不留神就又被我这个台湾人“不好意思”了。

一直惯性先以“不好意思”打开话题的我,也体认到自己似乎有时候是在享受“不好意思”所带来的人际缓冲,让自己有更多时间思考该怎么应对,这样的做法,似乎又显得有些消极了。

自己也在文化震荡之下开始厘清“抱歉”、“对不起”、“不好意思”所要表现的情绪强度,对自己的情绪整理得更清楚一些,道歉、客气或是撒娇,不再不好意思地混为一谈。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相处起来,也就真的没那么不好意思了。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