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邮达人 坚守方寸情感

字体大小:

大特写

邮票是寄信时不可或缺之物,1965年新加坡独立后有了邮政服务,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更一度兴起集邮风潮。

从一封封信剪下邮票,再把它泡到温水,待邮票从剪下的信封脱离出来、清洗和晾干后,分门别类放进集邮簿里,是许多人的共同回忆。

然而随着“邮资信封”、电邮的迅速普及,弹指间信件穿洲越洋,邮票使用量不断减少,甚至到了几乎可以被“淘汰”的地步。

本期《大特写》采访本地集邮达人,看看是什么原因,让他们在邮票和集邮热潮减退时,依然坚守这个爱好。

邮票不再是必需品……

邮票方寸之间、画面文字及信封的图案设计、不同形状的邮戳,都在无言中透露国家社会的过去,一窥艰辛的建国路。

新加坡最早发行的邮票在1867年,但当时发行的邮票是海峡殖民地邮票。印度邮票上加盖皇冠与新面值,由一分半至32分,共九种面值。

印有新加坡名称的第一套邮票,从1948年才开始发行,当时新加坡仍属英国殖民,邮票上虽印有新加坡字样,也印上马来亚的名称。

独立前,新加坡集邮风气不盛,集邮者大多数是英国人,收集海峡殖民地、英国和英国殖民地邮票为主。华人集邮者不多,主要收集中国和台湾的邮票。

1965年我国独立后,有了自己的邮政服务,邮票在寄信时不可或缺,如银行、水电费、杂费等每月账单,都需通过邮差送到家家户户,也造就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我国集邮风气的鼎盛期,当时几乎人人都集邮。

然而,自从1994年新加坡邮政公司推出“邮资信封”后,投寄国内信件时,邮票再也不是“必需品”。这个预先付邮资的信封,寄信人只需要把写好的信件放入,封好就可以投寄了。

如今电邮迅速普及,邮票使用量不断减少,许多集邮者的热忱不再,甚至渐渐放弃了。

集邮风气虽不再,本地仍有四个集邮团体:新加坡集邮协会、牛车水集邮会、新加坡集邮俱乐部和醉邮学会。会员大多为乐龄人士,可说是“建国一代”集邮者。

它们仍然为保留本地集邮风气而作努力,常办展览和讲座,希望引起年轻一代的兴趣。

邮票价值如何定?

邮票的价值如何决定?专家说,一切都离不开供应与需求。

越稀有、越旧的邮票,就越有价值。历史悠久又完整无缺的邮票,价值更高。

发行量越少约值钱

新加坡集邮俱乐部的秘书刘德耀(50岁,工程师)收集邮票已30多年。

他说:“最直接的就是看发行量,每张邮票的发行量都不一样,发行量少的,价值自然就会高。”

他举例说,1969年新加坡开埠150周年,我国邮务厅发行有史以来第一枚小全张,当年只限量印刷了1万张,里头的六张邮票面值不到20元,如今一套要价1000元,是我国发行邮票价值最高的。

一般来说,本地邮票都没有限量发行。

邮戳罕见 价值也高

邮戳一般会显示发邮件的年月日和地点,相信很多集邮入门者都听过,有邮戳的邮票更有价值的说法。

不过,刘德耀解释说,只有盖着罕见邮戳价值才会高。如战争时期的马来西亚北方,从荒芜无人影的霹雳州、丁加奴等地区寄出来的邮件少之又少,因而要是盖有来自这些地方的邮戳,邮票也会比较珍贵。

错误邮票 身价倍增

蔡友忠医生也说,别小看错误邮票,因数量极少,所以价值连城。其中有的是因为印刷失误,有的则是因为设计师疏忽导致邮票的內容产生谬误。

他介绍说,美国1979年的一美元“烛台倒印票”,是美国现代有名的错票之一。据知,世上只有100张,一张就价值至少3万新元。

这枚邮票背后还有一个有趣的故事……

原来,当年美国中央情报局职员购得95枚“倒印票”,几天后贴用公函时,才发现是倒印票,就用正常的邮票替换这些倒印票。

不过,除了九名职员每人私藏一枚之外,其余85枚悄悄地以2万5000美元一次性售给邮商,并将另一枚被撕裂皱褶的损坏邮票送给邮商,事后九名职员平分出售倒印票的盈利。

美国集邮报刊报道揭露此事后,中央情报局不得不开展内部追查,勒令职员交出私藏的倒印票。

结果只有四人交出,一人声称丢失,另外四人因“对调查人员说谎、盗用政府财产和拒绝归还组织的资金及按组织指示购买有一定价值的邮票”等罪名被解雇。

新加坡集邮俱乐部副主席项德根:信封镶黑边 越粗越哀伤

新加坡集邮俱乐部副主席项德根(64岁)也是星展银行的企业信用风险部门董事经理和主管,他分享如何阅读信封上的历史痕迹。

他指着自己珍藏的海峡殖民地信封说,这是19世纪到20世纪初期使用哀悼信封(mourning cover),专门用作通知死亡噩耗。信封一般都镶黑边,黑边越粗代表悲伤越深。

信封上写着从新加坡寄往苏格兰爱丁堡,贴着面值32分的海峡殖民地邮票,通过“法国邮寄”寄出。

他说,其实通过“英国邮寄”寄出会更便宜,只需24分,因此可推断当时“英国邮寄”已离开新加坡,下一个寄往苏格兰的邮政服务是“法国邮寄”,为了让收信人尽快收到噩耗,只好破费寄出。

垃圾桶捡邮票 集邮半世纪

从垃圾桶捡邮票、朋友赠送开始……一路坚持集邮。

项德根的集邮之旅本身就是历史的体现,他从小学三年级开始集邮。那时他住市中心,附近几乎都是印度人开店卖纺织品。

当时他们的货物都通过包裹邮寄进口,老板们收到包裹后,只对里头的布匹感兴趣,接着就把包装纸连同邮票丢掉。

他笑说,当时邮票都是大象、老虎等动物图案为主,引起他的兴趣。

因此他每次守在垃圾桶旁,老板这头丢掉包装纸,他那头就捡起来,剪出邮票,一张一张存起来。

后来他研究邮政史后,对集邮的爱好就一发不可收拾,过去50多年都活跃于集邮界。

天天开冷气‘养’邮票

保存邮票的最理想室温,介于摄氏10度到14度。有邮票收藏家为了“养”邮票,过去30年24小时开冷气。

项德根分享说,邮票一旦受潮就会滋生细菌,导致表面出现霉点和发黄,而保存邮票的最理想的室温介于摄氏10度到14度,但本地潮湿和炎热的气候,并不适合邮票的“生存”。

因此,项德根家里有两间房间,柜子和箱子装满邮票。为了让邮票完美无瑕,他在每个房间装上两台冷气,让冷气分工合作,每天轮流“上班”,过去30年确保室温全天保持在摄氏18度。

他说:“因为市面上普遍使用的冷气,最低温度是18度,只能将就用着。”

此外,他也在房里装抽湿机,以减低湿度。

他说,除了不把邮票放在室温高的地方,邮票也必须避免阳光直射,否则会褪色变旧。当观赏或整理邮票时,尽量使用邮票钳拿邮票,以免手汗或手上的肮脏物附在邮票表面。

新加坡集邮俱乐部主席蔡友忠:集邮乐趣在于了解背后故事

信封上每一个细节,邮票、邮戳、地址都记载了历史。

就职于新加坡国立癌症中心的放射性癌症治疗高级顾问医生蔡友忠(61岁),也是新加坡集邮俱乐部(Singapore Stamp Club)的主席。

他除了是集邮爱好者,也是邮票学者,专门研究海峡殖民地时期的邮票。

他随手拿起一张邮票,就能叙说一个故事。

他说,集邮不应是漫无目的地收集,或者只是把邮票买回家,根据国家、动物或植物等分类,然后收藏起来就完事。

“集邮的乐趣,更多是了解背后的故事。”

他介绍说,邮票除了使用与未使用的、试样票、当代不同形状的邮戳,一枚与多枚邮票贴在信封上、信封上的地址等,都在叙说一个历史故事。

信件为何绕半个地球?

他展示一个信封,上面盖了许多印,又涂改又划线,乱七八糟的。信封上写着从纽约寄到伊朗,原本“横越大西洋空邮”的字样被涂掉,印上“横越太平洋空邮”,下面还印上小字:从新加坡以空邮递送。

他向记者提问说:“为什么近路不走,却跑远路,从纽约绕过大半个地球,经过新加坡到伊朗去?发生了什么事?”

蔡友忠医生说:“看看邮戳就知道了,这里写着1941年8月25日。”

他说,“那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大陆已陷入战火中,原来的大西洋空邮,经欧洲大陆的路线行不通了,信件只好走另一个方向,越过太平洋。这就是历史,邮政服务脱离不了历史事件的影响。”

信件需转船 一式三份保送

此外,他也分享说:“更早前邮票不是经过空邮,而是经过船邮递送,但船只有固定航线,有些封信件需要‘转船’几次,三到六个月时间才抵达目的地。”

为此,很多寄信人担心途中会丢失信件,一般都一式三份的寄出,确保信件顺利到达。

牛车水集邮会副会长戴洪珠:怀念排长龙买首日封的日子

牛车水集邮会副会长戴洪珠(65岁,会计师)集邮53年,她感叹说,以前新加坡爱集邮的人不少,邮局每次出售首日封,必定挤得水泄不通。然而后来推出长期订购户头(Standing order),公众无需现场排队,只要确保户头有足够存款,每当推出首日封就会邮寄到公众手上。

“虽然节省了排队时间,但也少了排队的乐趣,少了与志同道合的邮票收藏家相聚的机会,还是挺想念在上班前赶到邮局排队的时光。”

集邮结知音 通信16年

戴洪珠也说,12岁时大哥大姐送一两枚邮票给她,她好奇收集起来,但当时是完全没有目标的收集,直到认识邮票学者,才开始研究背后的故事。

“一枚小小的邮票可以看出人情世故、文化进展,记载了重要的历史事件,反映了当地的文化特色。”

集邮也让她认识了知音,她说,16年前一名来自德国的男子向牛车水集邮会投信,她负责回复对方,通信中发现对方喜欢收集胡姬花邮票。

男子现年已73岁了,两人因趣味相投,这些年来一直保持通信,更成为笔友。

她每当找到胡姬花邮票,就会寄给对方,她也因此对胡姬花邮票产生兴趣,2015年她更出书介绍全世界的胡姬花邮票并获奖。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