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港西门坊成为今年首个兹卡病例区

后港实龙岗路上段附近的西门坊私人住宅区成为今年出现的首个兹卡病例区,环境局已在该区展开宣导工作。(何家俊摄)
后港实龙岗路上段附近的西门坊私人住宅区成为今年出现的首个兹卡病例区,环境局已在该区展开宣导工作。(何家俊摄)

字体大小:

沉寂了三个月的兹卡病毒再次出现,后港实龙岗路上段附近的西门坊私人住宅区发现两起境内传染的兹卡病例,成为今年出现的首个兹卡病例区。

国家环境局昨天发文告说,西门坊(Simon Place)是在前天被列为病例区。该局也透露,两名确诊感染兹卡病毒者来自同一户家庭,但并没有公布更多有关患者的详情。

据《联合早报》探知,感染兹卡病毒的是一对40多岁夫妇。两人目前康复情况良好。

环境局在本月28日正式将西门坊列入病例区后,已在该区展开灭蚊行动和宣导工作。

截至昨天,该局已检查病例区400个场所中的120处,并发现和清除10个蚊子滋生处。其中,有七处在住家中,其余在公共范围或其他场所。

该局也在检查地点进行室内喷洒灭蚊剂工作,并在户外展开热式喷雾(thermal fogging)除蚊。据本报了解,环境局今早9时至下午12时30分,还将在西门坊一带喷雾除蚊。

环境局强调,西门坊病例区可能还有一些无症状(asymptomatic)或症状轻微、未确诊的病例,如果被伊蚊传播,病毒可能进一步扩散。该局吁请居民提高警惕,清除积水。

负责该区事务的工人党阿裕尼集选区议员林瑞莲昨晚也在面簿上呼吁居民配合环境局的工作,并提高警惕预防兹卡病毒扩散。

兹卡病毒和骨痛热症一样由雌性伊蚊传播,症状包括发烧、红疹、眼睛发红及关节疼痛。兹卡症状较为轻微,约80%感染兹卡病毒者不会出现任何症状,患者一般也会自然痊愈。不过,孕妇染病可能导致胎儿出现小头畸形症、失聪、失明等先天缺陷。

去年8月27日,阿裕尼弯和沈氏通道一带出现首名确诊兹卡病例后,乌美、裕盛路、后港、碧山、谊立雅台和盛港中等地区相继出现病例区。

到了12月中,最后一个病例区从名单上除名时,至少有457人确诊感染兹卡病毒。其中,有17名孕妇染病,但所幸并未出现任何与兹卡相关的小头畸形症病例。

环境局网站显示,截至本月25日,今年首12个星期间断出现零星确诊病例共六起,但直至本周才出现病例区。

除了在病例区加紧灭蚊和防蚊宣导工作,该局也呼吁居民做好预防措施,在家中展开“灭蚊五步骤”,防止伊蚊滋生。这包括每隔一天倒掉花盆托盘积水、晾衣孔在不使用时须盖上、多使用驱蚊剂,避免蚊虫叮咬,并在出国前确保家中没有积水。

欲知兹卡疫情和病例区的最新消息,可上环境局兹卡网页了解详情。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