刺激感官练脑力 南大生为失智病人设计“吃饱没”游戏

利用铝制铁盒装载各种物品,吴惠恩(右)通过制作粘土模型,与失智症患者交流互动。(叶振忠摄)
利用铝制铁盒装载各种物品,吴惠恩(右)通过制作粘土模型,与失智症患者交流互动。(叶振忠摄)

字体大小:

长辈总爱把“吃饱没”挂在嘴边,以表达对小辈的关怀。想到食物是联系各年龄层的有效方法,吴惠恩以此作为灵感,设计名为“吃饱没”的互动游戏,以唤起失智症患者回忆。

吴惠恩(24岁)是南洋理工大学产品设计三年级学生。她与男友外婆关系非常亲密,对方在前年患上失智症,令她意识到与失智症患者沟通不容易。

因此,她把年长者熟悉的食物拍成照片再制成磁铁,然后把磁铁、粘土和MP3播放机等,装在传统的三层铝制铁盒(tingkat),让义工选择与患者进行各种游戏,包括制作粘土模型。

游戏照片唤起回忆打开话匣

吴惠恩说:“一名患者试玩游戏时,看到磁铁上的照片后,开始跟义工讲述她住在甘榜的故事。我希望游戏可以唤起回忆和制造话题,增进患者与他人的沟通。”

黄廷方综合医院和裕廊社区医院与南洋理工大学合作,首次让学生为失智症患者挑战设计游戏。三名学生来自南大艺术、设计与媒体学院,是本科生在校研究计划参与者。

她们在教授和职能治疗师的指导下,花了一年时间完成这个项目。学生也实地走访失智症病人,了解他们平日所接触的游戏。

超过10名失智症患者在上个月试玩了这三款游戏,义工也使用新游戏与患者交流。由于反应不俗,院方目前正与校方探讨生产更多种游戏,让更多患者受益。

指导学生的黄廷方综合医院高级职能治疗师朱昌满(39岁)说,不同失智症患者对游戏的需求大不相同。例如,轻微失智症患者的游戏应该结合感官和活动元素,而大部分严重患者因无法自行行动,游戏就更注重感官元素。

“这些游戏结合各种本地素材如铝制铁盒、本地美食和十二生肖等,让人觉得熟悉舒服……参加这些活动能让他们发挥潜能,加强自信心和减少寂寞感。”

修读数码动画的许珺敏(22岁)把所学知识与七巧板拼图结合,让患者利用不同形状拼图,拼凑成十二生肖。义工可以为拼图拍照,再使用定格动画(stop-motion animation)相关软件,让动物“动起来”。

谢易霖(23岁)设计的木块游戏MatchLink,以六种基本颜色和四种材质为主,能任意调整游戏的难度。例如,患者应该找出相同材质的木块,或说出特定木块位置,训练脑力和记忆。

“我原本想加入温度和嗅觉的元素,但考虑到游戏会变得复杂,便打消这个念头……但这个项目给我很大的启发,让我思考未来创业的可能性,以设计更多款游戏来帮助病人。”

三款游戏昨天在黄廷方综合医院举行的艺术与健康嘉年华(Arts&Health Festival)展出。活动为期两天。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