惜食观念这里扎根:全球最不浪费食物的国家有什么共同点?

字体大小:

一整货柜的饼干,只因包装上一个中文字打错,很可能全数扔掉。

过去六年,新加坡食物银行(The Food Bank Singapore)的“食物拯救行动”规模不断扩大,但在收集商家与机构捐赠出的食物过程中,食物银行创办人黄玮婷不得不感慨:“在吃东西方面,我们仍然是外貌主义者。”

食物银行2012年成立时,收到的第一批捐赠品就因包装略有问题而差点被厂商注销。黄玮婷指出,最近也有食品商家把几千箱的洋葱圈捐出来,只因发现里面掺杂了洋葱皮。

20171215_news_foodwaste1_Large.jpg

欧洲等发达国家近来吹起一阵“惜食风”,人们开始意识到,日常饮食文化中骄奢浪费的不良习惯正在快速滋长,许多地方每年的食物垃圾达几十万吨,这问题亟待解决。其中,改变消费者和商家对“丑食”(ugly food)的观念被视为是一大关键:一些超市开始给原本卖不出去的蔬果重新包装,为看起来“不美”的水果取个逗趣的名字,如“恐怖桔子”、“奇怪茄子”和“失败柠檬”等,赋予残次品第二机会。

像新加坡食物银行这样的组织也大力推动商家把他们认为有瑕疵或快过期的食品捐出来,让弱势群体受益。

然而,在这股旋风之下却只有几个国家开始见到实质成果。例如,法国政府自从向浪费食物宣战后,每年损失的粮食只占总粮食生产的1.8%;经济学人智库最近发布全球粮食可持续性指数,法国蝉联榜首。

有专家因此指出,单靠民间的力量不足以改变现状,从立法到教育,反食物浪费要由上至下,才能发挥效应。那么,在这方面,新加坡还欠缺什么呢?“全球最不浪费食物”的国家中,有哪些经验能够借鉴?

20171215_news_foodwaste2_Large.jpg

给胡萝卜也要施大棒 法国经验证明立法禁止食物浪费是唯一途径?

“看着明明可以吃的食物连同漂白水一起倒进超市垃圾桶,真的很愤慨。” 法国去年通过一项禁止食物浪费的法案后,农产食品加工业部长嘉侯(Guillaume Garot)接受媒体访问时这么说。

在新法律规范下,法国大型超市如今禁止浪费食物,每家超市必须采取预防措施,包括强制捐赠出那些没售出但还能吃的食品给慈善机构等。也是法案发起人的嘉侯认为,能够成功把反食物浪费放在国家讨论议程上,是一大跃进。这不只需要获得民意支持,也需要企业和商家的接受和认同。

嘉侯是法国这场反食物浪费运动的灵魂人物。巴黎政治学院研究员穆拉德(Marie Mourad)在经济学人智库白皮书中指出,法国政府在2012年决定设立农产食品部长级专职,是转捩点。“过去的农业部长大多只关注生产,新职位的设立改变政府对待浪费食物的态度,差别很大。”

“零废新加坡”执行董事郑志泉指出,国家层面的宣传不能只是昙花一现。

在新加坡,或许很多人会认为立法禁止浪费食物太极端,并且会遭致商家反对,但随着浪费食物课题在新加坡引起更大关注,本地民间组织已开始发出呼声,希望推动更实质的法规改变。

反食物浪费是非营利组织“零废新加坡”(Zero Waste SG)关心的课题之一。该组织成立后便列出愿望单,包括希望官方能为减少食物垃圾设定明确目标。

20171215_news_foodwaste3_Large.jpg

国家环境局目前已与各大食品销售业者,包括大超市、社区发展理事会和基层领袖等合作,加大反食物浪费的信息推广力度。“零废新加坡”执行董事郑志泉指出,这是大家期待已久的转变,但“国家层面的宣传不能只是昙花一现”。

黄玮婷指出,法国是欧洲农业大国,食物生产和产品消耗受到“国家级关注”很自然的事;新加坡可能要摸索出自己的一条路,环境局下来花一年多时间到小贩中心、购物中心、酒店和餐厅等审计厨余量,收集更多数据,就是好的开始。

另外,新加坡也可以从食品进口关税着手减少浪费。食物银行观察到,我国没有这类关税,因此商家一般在进口食品时不考量供需,注销剩货时又不用面对罚款或其他惩罚。

黄玮婷说:“基本上就是一边进口,一边浪费。我认为要减少浪费,得看整个食物链。"

20171215_news_foodwaste4_Large.jpg

食物银行创办人:不浪费食物最亲商

不过,新加坡是亚洲主要海运航线交点上的自由港,实行开放进口政策,食品关税调整是否不亲商?对此,黄玮婷说:“不浪费食物才是最亲商的做法。我认为商家每丢掉一箱东西,也在浪费钱,提高成本,这是可以改进的。”

黄玮婷也认为,在这场战役中,单靠非政府组织的力量不足够。“我们需要商家的buy-in(意指支持)。”

20171215_news_explainer-01_Small.jpg

在德国,自从政府订下在2030年前将食物浪费量减半的大胆目标后,餐厅和食品业者纷纷响应号召。柏林一群年轻人成立了一家观念餐厅,募集那些卖相不佳的食材,将之变成五星级饭店水准的美食;斯图加特的一家日本寿司餐馆则对浪费食物的顾客施加罚款,然后把款项捐给慈善。

而即使是这样,反食物浪费的战役也是一场持久战,商家加入战线后,无法马上改变消费者的观念。斯图加特餐馆的新措施推出短短几个月,向约1000名顾客收取了每人1欧元的罚金,总数达1000欧元(约1600新元)。

寻找智慧方案 “消化”厨余

其实,新加坡在减少浪费食物方面,不能说是无特定目标。最新版本的永续新加坡发展蓝图中就提到“迈向零浪费”的愿景,而要如何确保它不沦为口号,必须梳理有关当局这方面的实质努力。

宏观来说,厨余垃圾未来将与污泥一起处理,再用从中产生的能源来发电,为用后水回收厂供电,便是跨出一大步。

另外,成立于2010年的厨余管理公司Eco-Wiz已将相关处理技术引进新加坡。名为“生物消化系统”(ecoDigester)的处理机现已陆续安装在小贩中心里。厨余被分解成再循环水后,可以被处理器循环使用,也能用来当液体肥料。

20171215_news_explainer-02_Small.jpg

不应该是一个人的战役

民众对反食物浪费的课题兴趣高涨,媒体自然也开始聚焦关注那些以反浪费、反消费为座右铭的有趣人物。

例如,反消费组织Freegan in Singapore不时就会到全岛各处的垃圾桶,翻找被别人丢弃但还能吃的食物,以此为餐。据媒体报道,有人一年的餐饮花费只有8元,有关这些“食物探寻者”(dumpster divers)的视频也在互联网上热传。尽管有网民对这种行为表达赞赏,但更多人感到惊讶,认为这么做太极端。

黄玮婷指出,在很多城市,反消费主义都是次文化,不太可能成为主流,但从这些“食物探寻者”的例子中,只要大家能意识到“食物再生”的概念,就已足够。

“不浪费食物才是最亲商的做法。我认为商家每丢掉一箱东西,也在浪费钱,提高成本,这是可以改进的。”

她举例说:“像食物银行运作了这么久,从来没有人投诉说那些原本要被丢弃的食物会让人吃坏肚子。其实减少食物浪费很多时候靠的是基本常识。”

黄玮婷也重申,提倡从个人做起、积少成多,但要见到更大效果,政府要有决心,商家也必须多尽一份力。

20171215_news_foodwaste5_Large.jp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