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护病房病人 躺病床探花园

黄廷方综合医院专门为加护病房及高度依赖病房病人打造一个空中疗愈花园,让病人即便躺在病床或坐在轮椅上,也能来花园接触大自然。(黄廷方综合医院提供)
黄廷方综合医院专门为加护病房及高度依赖病房病人打造一个空中疗愈花园,让病人即便躺在病床或坐在轮椅上,也能来花园接触大自然。(黄廷方综合医院提供)

字体大小:

提起医院你会想起什么?是匆匆走过的白衣天使;是冰冷的白色走廊;是沉重的消毒药水味;还是冗长的等候时间?

上述种种或许是一些公众对医院存有的既定印象,但随着本地各大公共医院近年来陆续翻新、多家新一代综合医院逐步投入运作,各大医院重视医护素质的同时,也更加关注医院设施,致力为病人打造舒适的疗愈环境。

“将大自然带到病床前”便是本地两家最新公共医院——邱德拔医院与黄廷方综合医院,希望带给病人的感官与视觉享受。

两家医院充分发挥巧思妙想,将大自然的一草一木、瀑布、流水、鱼儿带至医院的各个角落,颠覆病人对医院存有的刻板印象的同时,也致力贯穿“花园中的城市”理念,打造出一家家“花园中的医院”。

本期《大特写》通过医院策划师、医生与义工的双眼,带领读者“走遍”邱德拔医院和黄廷方综合医院的大小花园,并一窥其他公共医院如何在现有基础上融入绿色概念,让病人和医护人员在充满绿意的环境中疗愈与工作。

20180129_news_hospital03_Large.jpg
黄廷方综合医院与裕廊社区医院内共设大小花园15个,包括这类可供病人散步休息、复建运动的空中花园。(陈福洲摄)

黄廷方综合医院B座大楼四楼有一个全岛独一无二的花园。

为避免花粉昆虫导致病人过敏,这个花园没有娇艳欲滴的花朵,却有许多葱绿茂盛的绿叶植物;这里的走道宽敞,轮椅甚至连病床都能推入园中;多个显眼角落安装了急救蓝码按钮,能第一时间启动医护人员进行抢救。

最重要的是,病人能躺在病床上让医护人员推入花园中,尽情吮吸大自然的芬芳,感受微风轻掠发丝的凉意,欣赏绿叶随风摇摆的美态。

占地约2400平方米(相等约五个半篮球场大小)的独特花园,是院方专为加护病房及高度依赖病房病人打造的空中疗愈花园。

这家于2015年中投入运作的医院设有74间加护与高度依赖病房,任何时候都可让一名躺在病床上的病人或两名坐轮椅的病人进入花园接触大自然。

加护医疗科主任陈志洁高级顾问医生受访时说:“为加护病房病人设立花园的概念并不新,欧美、澳大利亚等国家都已采纳,但本地医院似乎还没这么做。

“因此,策划医院初期我便提出这个想法,希望能为那些之前病情危急,但后来已逐步稳定的病人打造这么一个花园。”

20180129_news_hospital02_Large.jpg
黄廷方综合医院加护医疗科主任陈志洁医生说,希望加护病房的病人能在这个特设的花园里,看看草,吹吹风,重拾身体能康复的信心。(陈福洲摄)

加护病房病人更易患妄想症

陈志洁指出,加护病房的病人因病情危机,终日待在几乎密闭的空间里,听着各种仪器“嘀嘀”“哔哔”作响,这往往会使他们比普通病人更容易患上谵望症(俗称妄想症)。

有数据显示,约八成入住加护病房的年长者患有谵望症,相比之下,只有约三分之一70岁以上的住院年长者患谵望症。

对此,陈志洁说:“花园能为病人营造舒适、放松的环境,使他们暂时忘却病痛,忘记自己身处医院。为加护病人特设花园的目的就是希望他们能像其他病人那样在花园里,看看草,吹吹风,通过接触大自然这一方式,重拾身体能康复的信心,逐步踏上原本的生活轨道。”

心情愉悦有益健康

陈志洁虽然没对多少病人因疗愈花园得以病情好转展开研究,但对她而言:“不少病人时不时要求来花园看看,夸赞这里很美很舒服,就足以证明他们喜欢这里,心情愉悦本身就已经对病人的健康有益。”

共设大小花园15个

像这样的疗愈花园其实只是黄廷方综合医院各大花园中的其中之一。主要由三栋大楼组成的黄廷方综合医院与裕廊社区医院内共设大小花园15个。除了有可供病人散步休息、复建运动的空中花园、户外康复公园外,还有社区花园与感官花园,让病人与附近的居民前来栽种花草。

医院的绿色占地面积高达2万2600平方米,占了整个医院总占地面积约12%。

从医院设计初期便积极参与设施策划工作的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组织设施部主任陈大存受访时说:“医院的宗旨是病人为先,因此我们策划医院时除了要确保医疗设施与医护素质到位外,医院是否能为病人营造舒适的环境也是我们颇为重视的。

“我们知道让病人多与大自然接触有助康复,因此整个医院的设计也趋向“亲自然”(Biophilic)。”

每张床位有扇窗

黄廷方综合医院的一大特色便是让每个床位都有一扇窗户,窗户外也种植各种花草,不仅能为每名病人创造各自的“小小花园空间”,这些绿意也能减低日光照射,降低病房的温度。

关心病人之余,医院在设计上也不忘将绿意带给员工。做法之一便是充分善用楼内任何一个户外空间,为其种植植物,打造成可让员工休息放松的绿色天地。

更特别的是,医院还通过打造一个140平方米大小的“天井”并种植各种植物树木的方式,将绿意与阳光带给长时间在地下室工作的超过500名工作人员。

‘让医院不像医院’

想要“将大自然带至病床前”的理念不是单靠周密的规划便能做到的,医院中的“大自然”是否能够持续,很大程度上也取决于规划者与员工的细心、用心与热忱。

邱德拔医院的绿色空间规划者是医院营运部的高级执行员王裕花。说她是这家医院的“首席园丁”绝对不夸张,但谁又会想到这名充满活力,谈起植物昆虫时眉开眼笑的“阿嫂”,其实已经高龄78岁。

更令人啧啧称奇的是,王裕花原本其实是亚历山大医院职能治疗师,完全没有植物学文凭,也没有专业园艺训练,早在2000年本该退休,但在机缘巧合下,她凭借兴趣与热忱开始打理亚历山大医院的花园,不仅照料得有声有色,甚至规划出观蝶径、药草园等。

20180129_news_hospital04_Large.jpg
邱德拔医院的“首席园丁”王裕花希望通过种植各种植物,为病人打造一个处处见绿意,处处有生机的花园医院。(陈福洲摄)

随着邱德拔医院在2010年投入运作,王裕花也被“拉来”这家医院,密切参与新医院绿色空间的打造与维系工作。

王裕花说:“策划初期我们就在想要如何让这家医院看起来不像医院,因为我们想给病人带来的是宛如走入大自然的感觉,处处见绿意,处处有生机。

“于是,我们前前后后在医院里开辟了15个花园,种植约700个品种的树木、700盆室内植物,这也陆续吸引多达70个品种的鸟儿、80个品种的蝴蝶在我们这些绿色空间中穿梭。名副其实将大自然带入医院里。”

因土地有限,邱德拔医院无法在地面层腾出过多空间打造花园,于是院方开始“往上看”,成功将各种大小的花园安插在医院每一层。医院七楼有个社区花园、四楼有小桥花园、一楼有草药园、蝴蝶径;地下一楼则有个竹林、小桥流水与小瀑布。

王裕花说,不同的花园能为病人带来不同的疗愈效果。

“例如竹林与小桥流水能展现出植物、流水与鱼儿的动态美,适合‘发呆’,让脑袋彻底放空休息;一楼广场花园的大片绿意能让病人放松身心,心情愉快;蝴蝶径里的各种蝴蝶也能让病人眼前一亮,忘却自己仍身处医院。”

众多花园中最令王裕花引以为傲的莫过于医院顶楼的社区花园。在王裕花与约20名义工的辛勤耕耘下,这片花园硕果累累,种植总共多达150个品种的瓜果蔬菜与香料。

王裕花就曾在这里培育出近12公斤的大南瓜,医院一些病人有时还能吃到来自这个花园的蔬菜。

因安全考量,社区花园并不开放给病人参观,但王裕花说:“任何病人康复出院后,都能加入我们的义工团队一起栽种蔬果。乐在其中的同时,也能造福医院的其他病人。”

学园艺锻炼肢体学习沟通

义工带头推出园艺治疗课程,为亚急症病人带来不同住院体验的同时,也更为强化这些病人的身心与社交能力。

刘林顺(68岁,退休工程师)是邱德拔医院社区花园的一名义工,每周三天必定来这个花园报到,细心照料所种植的各类果树。机缘巧合下,刘林顺得知另一名曾在国外当过园艺治疗师的义工,有意为医院的亚急症病人如中风病患推出园艺治疗课程,便自告奋勇参与其中。

20180129_news_hospital05_Large.jpg
邱德拔医院的义工刘林顺希望通过指导病人如何栽种植物,来锻炼这些病人的肢体协调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与其他病人的沟通能力等。(陈福洲摄)

刘林顺说:“每天种各种蔬果的确能带来很大的满足感,但日复一日,多少有些沉闷,所以我就在想,若能通过这个爱好也帮助到病人,何乐而不为。”

于是,自一年前起,刘林顺连同一群义工,每周三与周五都为约10名有兴趣且病情稳定的病人开设园艺治疗课程,通过指导他们栽种植物、讲解植物特性等活动,希望锻炼病人的肢体协调能力、对事物的认知能力,以及与其他病人的沟通能力。

刘林顺说:“每次看见这些病人踊跃地发问,满脸笑容地带着他们的杰作回到病房,都让我倍感欣慰。他们开心,我也开心。”

受益病人无法受访

医院各处绿色空间的最大受益者无疑是病人,本报本想采访几名直接从黄廷方综合医院的空中疗愈花园,以及邱德拔医院的园艺治疗活动中受益的病人,无奈因病人不愿或身体不适等原因,最终无法如愿。

以黄廷方综合医院为例,原本接受采访的两名病人一人临时改变注意,另一人则因病情突然有变,需靠氧气罩呼吸,最终无法参与采访。

其他医院绿色角落一览

●新加坡中央医院

院方在院内较多人潮来往的地方,如食阁、药房、糖尿病中心等处附近开辟数个绿色空间,通过种植花草、放置凳子等方式,为病人与工作人员创造些简单的疗愈与休息环境。

20180129_news_hospital06_Large.jpg
中央医院药房旁的绿色墙壁。(中央医院提供)

●竹脚妇幼医院

这家医院的垫楼(podium)设有一个占地4436平方米(约10个篮球场大小)的绿色屋顶,让住在旁边较高楼层病房的病人能透过窗户欣赏。这不但能为病人创造一个轻松惬意的疗愈环境,绿色屋顶还有助降低建筑温度,起到一定的节能作用。

●樟宜综合医院

医院的中庭(Atrium)设有一座绿色墙壁,让熙来攘往的病人与工作人员经过时都能眼前一亮,心情也更为舒畅。于2015年建成的康复综合院(The Integrated Building)内也设有“治疗花园”,围绕着花草植物铺垫出阶梯、斜坡等,让病人能在这个花园中做复健。

●新加坡国立大学医院

这家医院的医疗中心于2013年建成,中心内的多个楼层都开辟了大小不一的小花园,让前来看病的病人等候问诊之余,也能透过这些小花园以及中心窗外片片绿意,放松身心,放空脑袋,尽情地“发呆”。

●陈笃生医院

这家医院2016年时与国家公园局合作,在传染病中心开设了一个专门由医院的病人、义工与职员打理、照料的社区花园,为住院的病人提供了一个能舒缓身心,又能做做运动的好去处。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