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全方位看待养老需求

字体大小:

社论

一项近千人参与的大型调查发现,78%的受访者希望能独立或与伴侣,在自己的家中安享晚年。近一半的受访者则不介意入住疗养院,而当中的六成希望能住在疗养院的单人或双人房,以便有更多隐私。本地人口的老龄化大势,意味着社会必须就此未雨绸缪。此前的另一份报告则指出,本地缺乏多样化的养老护理设施,国人除了养老院,几乎没有其他选择。类似的讨论所引起的社会关注无疑是必要的,但与此同时也应当意识到,人口结构老龄化是个动态现象,一些当前的情况假设与需要,未必就适用于未来,也不宜一刀切解决。

养老本身是个复杂的社会课题,必须考虑到当事人的经济条件、健康状况、家庭环境等众多因素;同时也不能忽视社会观念及家庭结构的改变。通常一提到养老问题,一般人大多会联想到孤苦无依、体弱多病的老人。这群社会的弱势群体当然存在,也必须得到妥善的照顾。可是随着教育的普及、社会经济环境的改善,步入老龄的不同世代,或许也面对不一样的养老需求。因此,看待未来的养老需要,视角必须更全面,才不至于挂一漏万,甚至杞人忧天。

上述大型调查发现近八成的人希望原地养老,反映的便是容易被忽视的养老面向——情感因素。养老固然涉及医疗资源、硬体设施、人力成本等冷冰冰的数字计算,可是课题的主体——乐龄者——却是有多重需求的人,特别是情感上的需要。在探讨养老问题时,这个因素有必要获得更多重视。随着选择单身、不育的人增加,以及孩子出国留学后在国外发展事业,甚至落地生根的现象普及,在10年后步入老龄的群体,当中不少将是教育程度高、经济独立、身体健康但可能缺少家庭温暖的人士。留在自己熟悉的居家安度晚年,因而成为了他们情感上的关键依托。这显然不是增设多元化养老设施所能解决的。

此外,对于“老龄”以及“退休”的概念,也不断地在改变。眼下用65岁作为划分老龄的界线,并据此采用的人口赡养比例——工作年龄人口对比退休年龄人口——所勾勒的未来图像让人难以乐观,因为生育率不足以替代人口的老龄化,导致赡养比例呈急速下降趋势。可是,赡养比例的假设并非不无盲点。即便是在今天,65岁还算是能够继续贡献社会的壮年。当未来的医疗科技越来越发达,人均寿命以及具备工作能力的年龄都将更为延长。所以人口赡养比例的定义,在今后或许得有所调整,才能真正反映实际的状况。

当然,生育率不足的长期隐患毕竟无法忽视,社会对人口老龄化的大趋势,还是应当有所准备。当前关于养老准备的讨论,隐含着某种莫名的焦虑。尽管政府的社会拨款已经在增加,相信不少国人对于能否过上有尊严的退休养老生活,仍然没有充分的把握。养老所需要的成本,如果主要交由市场决定,或许会创造更多元的养老配套,但也可能让部分人士感到难以负担;如果根据建立包容社会的理想,解除国人对养老的后顾之忧,则对于财税分配的检讨,现在就必须尽早展开。

“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不必然是乌托邦,让绝大部分人过上有尊严的退休生活,也不是绝对不可企及的梦想。家庭必须也应当是养老最理想的组织形式,缺乏亲情的晚年,无论如何还是让人遗憾的。对于那些缺乏家庭照顾,本身又因为健康或失智而无法自理的老人,无论是用福利制度还是慈善组织的形式,国家及社会还是得介入。未来的养老方案如何,终究是一种基于人生价值的集体抉择。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