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颠覆科技的拥抱与管制

字体大小:

社论

国会通过了规划(修正)法案,明文规定私宅的出租期限不得少于六个月。此外,私宅的租户人数限制,将从目前的八人减少至六人。前者是为了避免私宅变相成为酒店或服务公寓,而后者则为了确保私宅不会沦为工人宿舍。

与此同时,国家发展部长黄循财透露,市区重建局正在探讨创造新的私宅类别,供私宅屋主作为短期出租用途。此外,它也可能允许现有的私宅,申请改变用途,以供屋主短期出租。

这是政府在拥抱颠覆科技与管制之间,所采取的折中方案。

住宅共用平台如Airbnb的涌现及普及化,颠覆了房地产出租市场的生态。不少屋主在住宅共用平台上打广告,在全球招揽短期租户,俨然将私宅变成酒店或服务公寓。虽然住宅共用平台为私宅屋主扩大了租户客源及提高收入,但也有不少居民担心闲杂人在住家附近出入,干扰他们的生活及隐私,并制造治安问题。

在2015年1月,市建局展开公众咨询,以探讨是否放宽私宅短期出租的条例。当时,市建局表示,租赁期限至少六个月的规定,旨在保障私宅的居住环境,并确保居民不会受短期出租及人来人往的干扰。然而,它也指出,有些人要求该局放宽条例,以让旅客能有机会住进本地人的住家,并让屋主有租金收入。

市建局还未公布公众咨询的报告。不过,公众投诉短期出租的案例,逐年增加,从2014年的375起激增至去年的608起。私宅租赁期限不得少于六个月的规定,原本是市建局所发出的指导原则。在公众投诉增加后,政府将这个指导原则纳入了规划(修正)法案。

尽管如此,黄循财在国会上表示,共享经济已成为常态,政府将允许住宅共用平台继续存在。除了探讨新的私宅类别供短期出租,政府也将研究缩短租赁的最低期限。

从这个角度而言,Airbnb对短期出租禁令的批评,不尽公平。Airbnb在文告中表示,市建局在经过近两年的公众咨询后,整个讨论“没有向前推进,令人失望”。但事实是,政府必须在拥抱与管制颠覆科技之间,找到平衡点,而市建局也正朝这个方向推进。

新加坡正迈向智慧国的目标,因此不应该也不会抗拒颠覆科技。然而,颠覆科技犹如一头冲向瓷器店的公牛,如果让它横冲直撞,将伤及无辜。因此,不少国家与地区都根据各自的特殊情况,对颠覆科技实施一定的监管,以将负面效应降至最低。

即使是Airbnb的发源地旧金山,也对住宅共用平台实行管制。在旧金山,短期出租整个私宅单位,每年不可超过90天,以确保房地产出租市场有足够的供应量。此外,在住宅共用平台刊登广告的业主,必须向市政府注册;而住宅共用平台也只能刊登注册业主的广告,否则将遭罚款。一年多前,旧金山还有人发动公投,以收紧短期出租的条例。虽然这个公投最后没有成功,但它显示短期出租对社会的冲击。

除了监管之外,政府也必须确保公平竞争。颠覆科技是个全新的经营模式,它得以在监管空隙间游走而免除了合规的成本。在新加坡,酒店业者必须申请营业执照,并遵守酒店业的法规,例如登记房客资料,而服务公寓的最低出租期则不得少于七天。然而,通过住宅共用平台进行短期出租的业主,则不需要承担这方面的合规成本。

颠覆科技提高了资源配置的效益,促进了共享经济的发展,是个不可抗拒的潮流。然而,颠覆科技毕竟是一门生意,以经济利益最大化为目标。不少颠覆科技的企业,财雄势大,占据了话语权。因此,政府有必要根据国人及企业的承受度,因势利导,按部就班地推进颠覆科技,并减少其对社会的不利冲击,以免未见其利,先见其弊。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