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论:让贸易回归贸易

字体大小:

社论

利用在越南河内召开的亚太经合组织(APEC)贸易部长会议之便,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的11个成员国部长召开了场外会议,一致同意继续推进TPP尽快落实,同时表达了开放意愿,欢迎其他经济体加入这个潜在贸易区。这是美国宣布退出之后,TPP峰回路转的进展,显示拥护全球化和自由贸易的国际意愿仍然强大。这也显示,美国退出TPP所造成的影响或许是塞翁失马,让原本应当是经贸领域的协作,能够重新聚焦于其本意。

当美国总统特朗普兑现竞选承诺,退出艰苦谈判七年的TPP之后,国际舆论一度以为这个高标准的自贸协定已经胎死腹中。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经济体,进入其市场是一些TPP成员国不惜付出国内政治代价,做出超过其承受能力的市场开放举措的动机。因此,一旦失去美国市场的诱因,TPP几乎难以为继。非但如此,美国新政府对自由贸易协定侧重双边谈判的态度,也冲击了其他的多边自贸合作机制。本次河内的APEC会议就因为美国对文件措辞的反对,而无法按惯例发表声明。

但是,TPP11国贸易部长的联合声明,却让美国的退出证明了祸福相倚的道理,无意间还原了TPP的本色。TPP原本由文莱、智利、新西兰和新加坡四国在2005年发起,旨在对包括劳工权利、环境保护、政府治理、知识产权保护等建立更高要求和标准,更开放和透明的自由贸易区。随着加拿大、日本、澳大利亚、越南、马来西亚、墨西哥、秘鲁,特别是美国在2008年的加入,TPP占全球四成的经济体量,使其成为历史上最大的自贸区。

美国的加入带来新的问题。当时的奥巴马政府正在进行战略大调整,从纷纷扰扰的中东纷争抽身,把注意力转移到应对中国崛起的挑战。他宣布的“亚太再平衡”战略,一开始以军事安全领域为主,但是并无法获得大多数亚太区域国家的共鸣,遂以TPP的经济诱因作搭配,让本来相对单纯的自贸协定,沾染了大国博弈的地缘政治色彩。中国对于TPP的保留态度,进一步强化了各界对它的政治偏见。

同时,美国加入TPP的另一个战略目的,在于维系其全球霸主的地位。奥巴马就公开表示,如果美国不继续通过TPP(以及与欧洲谈判的跨大西洋贸易和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来制定全球经贸规则,中国将取而代之。这个基于美国国家利益的出发点,也加大了TPP的谈判难度,使得谈判过程拖延到2015年底才取得共识。今年初特朗普一上任就退出TPP,尽管让其面临瓦解的危机,却同时激发了其他11个成员国巨大的政治意志,埋下了其浴火重生的伏笔。

失去了美国的TPP反而获得了更大的灵活性,尤其是在规则制定方面。当前反对全球化民意最盛的国家,大多集中在发达经济体;新兴经济体仍然希望借由国际贸易,来提升国民的生活水准。共同的意愿和相近的经济条件,或许能让它们协商出更能为彼此所接受的多边自贸协定。尽可能让经贸协定与地缘政治考量脱钩,更是TPP的河内联合声明的另一个教训——声明对开放给其他经济体加入持包容态度。

发达经济体由于自身成本的高企,出口竞争力普遍弱化,特别是处在价值链中低端的产品;资本出走更直接造成工作岗位的流失;加上人工智能等新科技所带动的第四波产业革命,对它们的就业结构的严重冲击,让自由贸易协定遭遇池鱼之殃,常被误会为导致工作机会消失的祸首。作为最新和拥有高标准的TPP若能落实,并且为成员国创造新的工作机会,将有助于破解目前关于自由贸易的迷思。因此,TPP成功的意义,不仅是新型自贸协定的诞生,更是作为最新的国际合作榜样,对应眼下让人不安的保守主义和排外思潮的势头。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