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心惠:与其苦等 不如自救

字体大小:

记者手记

几年前曾在网上看到两则笑话,一则关于牛,一则关于灯泡。牛笑话都以“你有两头牛”开头,戏谑各国经济体系的缺点与不合理之处。比如取笑法国的道:“你有两头牛,你罢工示威,阻碍交通,因为你要三头牛。”

灯泡笑话则讲述换电灯泡的过程,突显某个群体的特征。“换灯泡需要多少名经理?答案是三名,一人取灯泡,另外两人打电话给一名下属换灯泡。”这则就讽刺了不做事,只爱发号施令的管理层。

虽有以偏概全之嫌,刻意突显各群体的负面形象,但牛与灯泡的笑话能广泛流传,延伸多种版本,主要还是因为它们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许多人心中认定的事实。

近来,住家周围的草丛起码有一个多月都无人修剪,枝叶旁逸斜出,逐渐阻碍走道。偶尔看到居民走在走道上,个个侧身横行,尽量避免触碰冒出头来的枝叶,尤其是下雨之后。这问题不禁令我想起以上笑话:修剪草丛需要多少人?

这问题很直接,也显得有点琐碎,但寻找答案却是一段相当曲折的过程。在一般情况下,组屋区内杂草丛生,应直接联系所属市镇理事会;即使是上社区事务署推出的手机应用提出问题,也被告知问题得交由市镇会处理。

然而市镇会负责人来电时说,已有不少居民投诉,但他们无能为力。这后港一角的预售组屋项目2015年初落成后,市镇会已接管部分设施,但花卉仍不归他们管,负责单位还是建造组屋的主要承包商。

电话另一端的负责人说,市镇会碰不得草丛,派人修剪万一有损坏,市镇会得负责,建议居民直接找主要承包商的负责人申诉问题。

项目竣工快满两年,管理交接为何还未完成?修剪枝叶能造成什么严重破坏,我并不特别明白。顺藤摸瓜找到了主要承包商负责人,对方说已派人去修剪了。我暗自思忖,下午下楼时,那草丛还是一副过度枝繁叶茂的模样呢。

再往下问,交接为何拖那么久还未完成?负责人只说碰到一些问题,但不方便透露。后来请他尽快派人修剪枝叶,让拉着行李或婴儿推车的居民好通行,也尽快把交接工作办妥,就挂了电话。

结束对话后我想了一阵子,心中浮现一些可能造成这种情况的因素。令人不满的是,在行政、程序甚至立场出现僵持的时候,这些矛盾以日渐荒芜的草丛的形式浮出台面,吃亏的终究是居民。但换个角度想,与其打电话投诉,等他人厘清内部问题,还不如自己带把剪刀下楼修剪枝叶来得干脆。

记得小时候常与妹妹到住家后方的游乐场,跟几个年龄相仿的孩子玩。游乐场在大草场的一处,草场因地形缘故,中间有段凹陷的部分,雨后积水,泥土浸在水里便成了泥泞。孩子们对水中的蝌蚪和昆虫感兴趣,但上下学往返住家和附近小学时,大家只能绕着大草场的外围走。

后来不知哪个孩子带的头,我们五六人一起到附近的垃圾收集处,把收集处外面的数十条木板抬到草坪,一层横摆,一层竖着摆,搭好了一座横跨低洼区的小桥。看到街坊使用小桥,让我们很有成就感,那感觉直到现在都还记得。

那是无知的年少时候,没人知道何谓产权与法律,也没想过擅自拿市镇会的东西可能会惹麻烦。解决问题的方式就是靠自己。庆幸的是,我们都没被通缉。

(作者是本报记者 limxh@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