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能端:延续学校的故事

字体大小:

众声道

记得升上中学参与迎新活动,才得知母校多年来实行校内分组(House System)制。校内比赛均以组别竞争的形式展开,每个学生四年的中学生活,与所属的“House”息息相关,建立强烈的归属感。特别的是,各组以前校长的姓氏命名,引起了我对一群陌生人的好奇。

上世纪90年代中还没有谷歌,作为懵懵懂懂的中一生,也不知道要从何找到这方面的校史资料。幸好过不久,校方就开辟了文化遗产室,不仅讲述建校过程和介绍历任校长,还有校友捐赠的旧相片及校服等展品,让学生一窥学校的变化。

至今,究竟有多少学府设立同校内文化遗产相关的设施,似乎并没有正式的统计。不过,《联合早报》日前报道指出,国家文物局三年前推出的学校文化遗产角落计划,得到热烈回响,到目前为止已有55所学校获得资助,设立文化遗产角落或走廊,包括31所小学、22所中学和另外两所学府。

为了鼓励更多学校整理展示校史,文物局上个月底也把新推出的两本手册,即《开设文化遗产角落指南》和《历史走道—行动的实用指南》分发给各校。

这股风气值得鼓吹。重视和关注教育不仅是新加坡人的特性,更是立国之本。从宏观角度来看,教育的演变反映建国的过程。对个人而言,上过哪些学校,接受怎样的教育,影响一生。从小灌输学生了解、尊重校史,能培养年轻一辈的爱校精神和人文关怀,利于传承校风文化。

然而,各校在投入可观的经费和资源设立相关的设施后,应该避免它们成为华而不实的符号。以往到学校采访,时不时会发现学校若有文化遗产室,这类房间通常都关闭着,有重要人物到访或教师有特别的教学安排,才会开放。

还有不少学校选择在学生经常往来的走道或楼梯口树立故事牌,主要以照片和文字梳理学校的历史。这样的概念更开放,也较能吸引学生的眼球,但却最容易失去新鲜感,被忽略。曾经到过几所学校,发现历史展示牌都相当陈旧,且许久没有增添新的史料,缺少生气也缺乏人气,十分可惜。

无论是以哪种形式呈现校史,相信校方的本意都是希望学生有越多机会接触越好,但碍于某些考量,才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例如,校方可能觉得每天长久开放文化遗产室非常耗电;有些文物相当珍贵,学生需要成人督导才能观赏等。

要让文化遗产设施发挥作用,校方除了可以借助文物局等部门提供的资源,也需要下一番心思维持校史的生命力。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将史料融入历史、国民教育此类课程中,让学生习惯到文化遗产空间走动,搜集资料。若是设有文化遗产室,校方可以安排学生定期负责更换展品,赋予他们直接参与规划的机会。每次有新的展览主题,也能配合互动元素,在特定时间开放展厅,鼓励学生参观。

假如是开放式的文化遗产设施,应该注重保持新鲜感,即便不能频繁更新展示,也应通过其他方式,让学生不断发掘校史。比方说培训学生导览员,让他们在休息时间为其他同学解说,或邀请校友回来讲述经历,让学生更容易对泛黄的历史产生共鸣。

教育是百年树人的工程,学府更是联系代代学子的枢纽。学校不该只被视为追逐一纸文凭的场所,而是传承更高的精神财富,让新加坡人明白前辈所开启的故事篇章,需要后辈延续下去。

(作者是学生报主编 tanlengtuan@gmail.com)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