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容:共享,也要分担

字体大小:

编辑室内外

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共享经济,还有可能进一步塑造人们自律、共享、分担的价值观。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去磨合与改进。

最近,在本地提供“无车桩”共享脚踏车服务的业者,相继与不同社区的市镇理事会合作推出试验计划,不只鼓励人们共享脚踏车,也借助赏罚制度,提醒骑士将脚踏车停好。

共享脚踏车服务在本地迅速推广开来,目前有oBike、摩拜(Mobike)和ofo三家业者,在全岛各地提供数千辆脚踏车供租用。

这些业者提供“无车桩”服务,用户只需把脚踏车停放在任何一个公共脚踏车停放处,无需到固定停放站取车和还车。这个属于共享经济模式下开展的租车服务,用低廉的价格给予使用者方便,协助改善往来地铁站和巴士转换站的衔接路程。

不过,自今年初问世以来,媒体、网上时不时都有报道共享脚踏车被滥用的现象,有者将脚踏车随意停放在组屋底层和住家单位门口。尤有甚者,将共享脚踏车上锁,或漆上新色,企图将车子占为己有。

oBike从2月开始提供1000辆脚踏车供用户使用,公司的负责人向媒体透露,随意停车人数占用户总数约1%至2%。该公司不久前与淡滨尼市镇会合作,将根据需求以及在人流量较高的地点,划出更多脚踏车停放区。为了解决随意停车和将共用车占为己有的问题,oBike也推出记分制,奖励或惩罚用户的使用行为。

无独有偶,裕廊—金文泰市镇会上月底推出脚踏车共用试验计划,并与三家共享脚踏车服务商合作,借助科技和奖励制度,鼓励脚踏车骑士将车停放在区内新划定的停车区或脚踏车架。

当我们从共享经济收获便利与商机的同时,政府、业者和人民也须分担其中连带的社会责任,以便这类服务和产品能持续带来价值。市镇会与共享脚踏车业者合作推出新停车区,以及通过科技去辨识胡乱停放的行为,都是值得肯定的举措,说明了政府与业者意识到须共同投入资源,去改善使用行为与体验,以便带来长远的效益。

然而,我们的国民素质是否已具备消费共享经济的充足条件?

其实,不只是新加坡,世界各地以共享经济模式运行的服务,难免都出现滥用或不受控制的情况。在中国,因共享脚踏车而引发的问题更显著:随意占道停放、违规骑车、恶意损坏脚踏车等。据报道,摩拜脚踏车在上海的损毁率超过10%,ofo在杭州的损毁率近5%。当地官员指出,那是“国民素质跟共享精神不匹配的问题”。

当国民素质跟不上共享经济的步伐时,用法律来解决问题或许是比较直接的方式。有者建议政府尽快推出措施,规范骑行与停放脚踏车,并让那些蓄意破坏脚踏车的人受到法律制裁。

诉诸法律真的能解决问题吗?毕竟,共享经济这种新型经济形态可贵的地方,是支撑它的重要基础——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以及共同承担责任的精神。人们须学习在提供与接收服务的平台上,自发地去配合与调整,让有关服务能持续创造价值。这样一来,建立在诚信基础上的共享经济,还有可能进一步塑造人们自律、共享、分担的价值观。这一切,都需要时间去磨合与改进。

共享经济具代表性的另一商业模式,是提供短期住宿的Airbnb。去年底到韩国首尔旅行时,我和家人首次入住通过Airbnb预定的住家单位。接待我们的“房东”不厌其烦地讲解屋内各种器材的使用方式,也一再提醒我们出门前要关掉所有电源。抽屉里,还有上一名租户善意留下的未用完的清洁剂、湿纸巾和牙膏等。和以往住酒店不同,我们感觉自己尽管是付费者,也要分担维护整个住宿环境与体验的责任。

大家也很自觉地去配合,在离开之前,确保已经将用过的锅子与餐具清洗干净,并还原所有的家居摆设。

当一名负责任的用户,不只为了在网络平台的双向评价系统取得高评价指数,也希望能继续享有闲置资源活用所带来的许多利益,更乐见诚信本身发展成为一种不断增值的财富,带动公民素质的提升。

(作者是本报采访组副主任 onghy@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