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韦亦:合并的艺术

字体大小:

五湖四海

本地教育界最近争议纷纷的就是初级学院合并的消息。

天下无不散之筵席,学校合并其实司空见惯,无须大惊小怪。这世纪不到20年,欧洲已有至少100所大学合并。新加坡明年28所中小学和初级学院合并,其实是小巫见大巫。为何却产生这么多不悦呢?

关键相信在于合并的手法,以及大家的期望。

初级学院第一次遭“腰斩”——所列出的“受害者”就只有邻里学校,及较容易报读的初级学院。历史悠久的名校如华中初级学院、莱佛士初院,以及为圣尼各拉女校和公教中学提供直通车入学的诺雅初级学院安然无恙。这造成不少国人质疑,是否是精英思想在作祟。之前政府常提倡“每所学校都是好学校”,这一次的合并似乎动摇了这说法。“平民百姓”难免感觉不自在,想借机发泄对社会不公的不满情绪。

教育可能没有“大小眼”的问题,但是由于公布前并没有与社会大众有任何的商量,事后也只用新闻稿方式宣布消息,感觉有点冷酷、草率、沟通不足。与此同时,坊间盛传教育部禁止政府学校雇员接受媒体采访,导致人民感觉过程缺乏透明度。教育部长没有在第一时间做好危机管理,在事发一周后才发言,无法立即安抚民众。

另外,大家的不悦可能也跟期望有关。我们的教育制度虽然非常之优越,在世界排名常常名列前茅,但是进步的空间还是有的。我们的教师经常埋怨班里人数太多,这恰好是重组的好时机。既然学生不足,何不利用这个机会,把每一班的人数减少,让成绩较差的学生能够得到老师更多的关心和辅导。教育部选择减少学校而不是减少班级人数,不免让人失望。

这已不是第一次有合并的消息。从2015年至2017年,共有三所小学和11所中学合并。教育部去年3月宣布,八所中学将在明年合并。这一连串的坏消息,难免影响老师的士气,觉得教书已不是“铁饭碗”。虽然教育部答应不会裁员,但是知道自己任教的学校有可能关闭,老师肯定心里不好受。

更重要的是教育的目的是为了培育人才,所谓百年树人。学生,特别是成长中的青年,对学校有归属感是非常重要的。对学府有期待,敬爱,能激励学生尽全力读书,想为校争光。这应该也是教育部提倡“每所学校都是好学校”的理由。一直合并邻里学校只会让这些学生缺乏归宿感,觉得自己难以跟名校的学生竞争。长此以往,会变成自证的预言,学生会发现要爬这社会阶梯日益感觉困难了。

合并已宣布,不可逆转。学生人数逐年减少,想必未来还是会有更多学校合并的。教育部应该吸取这次的经验,把未来的合并做得更好。它可以更有透明度,让大家知道筛选学校的过程和理由,而不是先斩后奏。有沟通才有进步的空间。教育部得切记学校不是私人企业,关系公众的利益,在宣布和进行改革、合并的同时,人情味必须足够,才不会造成争议。当然,除了合并,教育部也可以考虑把资源转移至学习较弱的学生,让大家有更公平竞争的机会。

(作者是教育工作者 weiyi.lim@studyro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