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美琳:“共享”的路还很长

字体大小:

编辑室内外

共享为众人带来的乐趣和便利,需要监管当局、业者、使用者和公众一起来打造,新加坡人的公德意识也有必要提升。除了民众良好的使用习惯,公路使用者的相互包容和体谅都是关键。

新迁入的住家附近没有地铁站,外出时使用公共交通系统往返,都得上下走一段约200米的小坡路,或许因为这样,最近这几个月,共享脚踏车在这一区特别受欢迎,无论在巴士站、路边和公寓大门前,处处可见随意停放的多辆黄色或橙色脚踏车。

共享脚踏车采用卫星定位系统、网上付费、即刻扫描解锁取车、又“无车桩”——可在用后随处停的租借方式和概念,完全满足了许多生活节奏紧凑的都市人的需求,他们在通勤上更为无阻又节省时间。

工作地点虽然距离住家不远,但要每天骑脚踏车上班或外出,这并不适合我这种怕热又怕流汗更不常运动的懒惰精。不过,若把脚踏车纳入衔接到公交系统,让往返住家或工作地点这“最后一公里”路变得更轻松和便捷,我倒是不排斥,对很多人来说更是乐见的代步方式。

政府近年来大力推动绿色出行,根据“全国脚踏车推广计划”,当局准备在2030年前,在所有组屋市镇铺设总长700多公里的脚踏车道,改善各市镇之间的衔接性。

为了推进“减少用车”计划,全岛各地也正逐渐建设脚踏车道,包括拟议建设的中央区脚踏车网络以衔接到全岛各地,方便民众从邻里中心骑脚踏车往返市区。各市镇也将增建脚踏车基础设施,位于丹那美拉海岸路的本岛第一条公路脚踏车道,已于今年4月正式开放让公众使用。这些基础设施的建设,都为发展脚踏车共享系统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但要让共享脚踏车文化健康发展,无论是像新加坡这样的弹丸小岛,还是幅员辽阔的大国,都不是一朝一夕能实现的。于是,我们看到人们对这些共享资源的蓄意破坏、私藏或盗取的自私行为,也有公众不满脚踏车乱停乱放的普遍现象,认为“有碍观瞻”。

业者提供租用的脚踏车数量在短时间内迅速增加,当局最近针对违规随处停放问题而采取的扣押脚踏车执法行动,确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监管这类问题,避免情况失控。但毕竟这种共享模式的最大优点,就是为用户提供随处取车停车的便利,如果硬性规定把车停放在指定地点,不是处罚滥用共享脚踏车服务的人,而是把多数遵守游戏规则者都一并无辜惩罚了,这对成功推行“最后一公里”路的短程出行理念,并没有多大的帮助和意义。

监管措施最忌“一刀切”思维带来的矫枉过正,与其规划更多停放处,或许可以考虑没有明文规定禁止停放的地点,共享脚踏车都能随停随取的做法,只要不是停放在阻挡通道的位置就无妨,也不破坏了共享共乐的初衷。

当然,共享为众人带来的乐趣和便利,需要监管当局、业者、使用者和公众一起来打造,新加坡人的公德意识也有必要提升。除了民众良好的使用习惯,公路使用者的相互包容和体谅都是关键。

任何新生事物的诞生,在最初阶段出现被滥用的行为、不适应的抱怨和负面反馈无法避免,关键在于如何提高人们对共享概念的接受度和文明行为,进而达到规模效应,让在全岛各区投放数千辆脚踏车的本地业者oBike,以及来自中国的摩拜(Mobike)和ofo或更多进军市场的业者,能继续生存,保持改善服务和设施的动力及能力。

说到底,脚踏车骑士就是不能自私自利只想着自己的方便,不顾其他公路和人行道使用者的安全。而一味认为共享脚踏车就是应该停放在指定地点的人,或许也应该学着把心放宽一些,很多事情都只是习惯问题,只要不危及他人安全和阻碍交通,其实也不是严重的不法行为。

不过,推广脚踏车出行的第一个挑战,始终还是本地的热带气候。骑脚踏车到目前为止看来还只是多数民众的健身休闲运动工具,要完全成功推动共享脚踏车文化,这段路或许还很长。

(作者是本报采访组副主任 cheowml@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