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婧:有些事只有政府能做

丹戎巴葛坊小贩中心率先推出QR码付款服务。(陈渊庄摄)
丹戎巴葛坊小贩中心率先推出QR码付款服务。(陈渊庄摄)

字体大小:

记者手记

“如果政府明天起禁止大家使用支票,无现金普及率一定大大提高。”

和一名金融业者聊起近来的无现金运动,对方半开玩笑地说,业界做再大努力,都不如政府一纸禁令有效。

对支票的高度依赖,是新加坡电子付款进程中的一头拦路虎。根据咨询公司KPMG的《新加坡付款蓝图》报告,我国近三分之一的商业付款是以支票结算;国人在支付帮佣、装修商和补习教师薪水时,也经常使用支票。

国人爱用支票,银行却不乐见支票,因为处理一张支票的平均成本高达1.5元。尽管如此,没有银行会停止提供支票服务,因为这无异于把客户往竞争对手那里送。不少业者因而期盼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在推动电子付款方面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因为“有些事只有政府能做”。

相比金管局的按兵不动,陆路交通管理局倒是快人一步地宣布,为了让公共交通系统在2020年全面无现金化,地铁站将逐步不接受以现金填补车资卡。但这一宣布立即引发民间反弹。除了认为这一做法没有考虑到弱势群体的需求,也有人批评这是强行干预市场运作。同样,使用支票和现金,虽然对银行和商家带来更高成本,却仍是本地消费者偏爱的支付方式。因为它们的使用方式简单明了,各银行间通用,不会被拒收,有其存在的合理性。反之,本地虽然有各种电子付款系统,却因为不能互联互通而无法全面普及,对消费者造成不便。

金管局至今没有禁止使用支票,是尊重市场选择的表现。但在推动电子付款方面,的确有些事是政府才能做得到,这包括为电子付款市场制定公平合理的竞争机制,以及通过资源再分配,照顾那些被市场之手忽略的人群。

游戏设备制造商雷蛇(Razer)两周前接下李显龙总理的挑战,承诺提出在一年半内打造全国电子付款系统的方案。公司三天前如约提交提案,其中就强调金管局在无现金进程中应发挥主导作用。

这份提案建议金管局为本地付款业者打造一个互联互通的共用电子付款框架。雷蛇认为,这一框架涵盖众多私人业者,应由金管局负责监管,并制定相应政策和规章。

为整合市面上五花八门的电子付款方案,本地业者联合推出跨银行转账服务PayNow、共用QR码“SGQR”和统一付款终端机,让用户无论是持银行卡或手机钱包,都能轻松转账、便利付款。这个目标清晰易懂,背后的工作却千头万绪。以共用QR码为例,一个QR码能承载的信息有限,市面上的付款服务业者多不胜数,他们向商家收取的手续费也不一样。谁来决定哪些业者能加入共用QR码?扫描同一个QR码,也应该支付相同手续费吗?

“SGQR”行动小组中包含多家国内外业者,虽然是携手合作,但各企业难免以自身利益优先,如果全权交给业者决定,可能长期争持不下。金管局除了担当协调者,也应该扮演决策主导者的角色,通过平衡各方利益,制定出最合理可行的付款方案。

另一方面,那些没有银行户头和银行卡的用户,如年长者、儿童和客工,要如何帮助他们迈向电子付款?是否应该为他们提供零成本的银行户头和转账卡,并规定雇主和政府机构把薪水和津贴转入账户中?各银行能否为PayNow推出其他语言版本,方便不谙英文的乐龄人士和外籍劳工?

这些额外服务费时费力、回报又不高,若没有政府强制规定,业者多半不愿主动提供。但只有解决了这些瓶颈问题,才有可能全面迈向包容性的无现金社会。

推广电子付款本是市场行为,但从推动国家生产力和经济转型的层面来看,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也有积极意义。不过,公权力在推动无现金运动时也应当“有所为有所不为”,不仅要做“只有政府能做的事”,也要做“政府应该做的事”。

(作者是本报记者 jingchen@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