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淑芳:幸福单人床

字体大小:

再过几天就是西洋情人节以及农历新年。每回碰上这种“双拼”节庆,商家们都会推出各种促销刺激营业额,虽说不是每个“有眷属”的人都愿意花钱庆祝晒恩爱,但在新年期间向长辈们拜年,已是不成文的规律。每年难得见面,对于自己的单身状态,话闸子总免不了“有对象了吗?”“几时要结婚?”若答案不符合他们理想中的“标准”,又会被问:“是不是你太挑?”或“年纪不小了,难道不急吗?”“以后老了没人照顾,怎么办?”等等。

面对这种近乎审犯人般的拷问,无论被“关心”的人再怎么努力给予正面回应,提问者往往都以自己的“过滤镜”把答案译成负面,所理出的结论就是——人到了适婚年龄仍然单身,就一定是哪里有问题,那人一定过得很辛苦、很孤独、很可怜……在中国,那些27岁以上却没对象的人,更惨被冠上“剩男剩女”的标签,而在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下,“剩女”的待遇往往比“剩男”更糟,甚至有人为了跟家长交代,宁可花钱租个男友回家过年。这种怪现象不禁让人纳闷——没有另一半,就一定“不完整”吗?

毕业自美国哈佛大学的社会科学家贝拉·德保罗(Bella DePaulo)去年在一项TEDx演讲活动上,就大胆挑战“单身等于有问题”的观念。

德保罗本身虽已年届花甲,年轻时也跟其他适婚女子一样,憧憬着拥有美满婚姻,直至后来才发现自己其实根本不想结婚。生活上的际遇,促使她开始研究人们对单身人士的隐性歧视(她称之为“Singlism”)以及对婚姻的过度崇拜(“Matrimania”)。

在题为“关于单身人士鲜为人知的事”(What no one ever told you about people who are single)的演讲中,她点出了单身一族在家庭、在职场、在社群所普遍受到的不公平待遇,而数十年来的分析也为单身人士提供了强有力的证据,证明这个族群并非一般人想象中的那么封闭、自我、不善交际等等。相反地,德保罗的研究显示,许多单身人士的生活其实都过得相当充实,与亲友的关系更加密切,从事志愿服务回馈社会的比率也比较高,而已婚人士的表现却恰好相反。

由此可见,单身并非一般人想象中的那么负面,生活素质与幸福指数也不见得会比已婚人士来得低,既然如此,为何人们总爱把“单身”看作是一种缺陷?

的确,“成家立业、结婚生子”无论在亚洲或西方社会,几乎都是根深蒂固的“人生规范”,就如小孩学爬了就要学走路,学走了就要学会跑,到了一定年龄就得上幼儿班一样。可是每个人生来都是独一无二的,为何长大后非得跟着前人的步伐,走同样的路?选择不一样的生活方式,就一定是“另类”吗?委屈自己去符合“多数人”的模式,难道就一定会像童话故事般,从此“happily ever after”吗?曾几何时,“幸福”的定义竟变得如此狭隘?

事实上,无论是本地、中国、日本还是美国,选择迟婚、不婚和离婚的单身人口正逐年增加。在21世纪的今天,“结了婚才会幸福”的观念,还符合事宜吗?与其把过时的偏见强加在别人身上,人们何不尝试除下眼前的“过滤镜”,以更宽广的视角看待这个趋势,尊重其他人的选择?

单身并非不完整,快乐无需靠别人。单人床上,也一样可以很幸福。

(作者是本报新闻编辑)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