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能端:百花齐放不好吗?

字体大小:

众声道

开年至今,学生报已经和不同的联办单位完成了两项全国性的学生活动。其一是上周六的“华文大比拼”初赛,其二是上个月初举办的编采比赛工作坊。值得欣慰的是,两个比赛今年的报名人数都创新高。

华文大比拼今年吸引1932名中小学生参与,比去年多出200多人。参赛者当中,超过70%为本地学生。编采比赛则有48所中学和初级学院组成的82支队伍参与,去年的参赛团队为63支。

在策划这些项目的过程,不由地回想起念书时参加过的华文华语比赛。小学时,隐约记得参加校内的讲故事和硬笔书法比赛。中学时,因为参加书法国画课程辅助活动,所以老师年年为我们报名挥春比赛。高中时修读语文特选课程,代表过母校参加演讲比赛。

因为从小对华文华语兴趣浓厚,所以特别热衷参加比赛或增益课程,尤其是写作类的活动,但总觉得20多年前当学生时,这种机会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最近和一些在籍教师交流,他们印证了我的想法。这些教师都反映,无论是活动或比赛,学生近年来的选择确实比以往更多样化。

经粗略统计,华文媒体集团主办或支持的校际与公开比赛近20个,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2005年成立后,每年面向学生的活动和比赛至今已超过10个。再加上会馆、学府和其他机构与部门所举办的定期与非定期项目,活动更是多不胜数。

除了人们较熟悉的传统项目,如相声、创作、演讲和书法等比赛,现在也有更多翻译、互译和双语比赛。另外,推广华文学习委员会和华文媒体集团合作,举办如“新空下”全国学生新谣歌唱及创作比赛以及“与声剧来”中文广播剧创作比赛等特色项目。委员会属下的写作组还推展“驻校作家计划”,邀请本地知名作家到学校为学生提供写作培训。

这类具有一定规模的活动百花齐放,利多于弊。从积极的角度看,它们不仅为学生拓展知识面,让年轻一代能够体验课本和考试以外的华文世界,更大的作用在于彰显“喜欢华文”或者“华文能力不错”其实并非小众的。

在英语为主导用语的校园内,拥有上述特质的学生很可能觉得自己是异类,假如缺乏一定的心理素质,还会认为这是相当“没面子”的事。但是只要走出校园,在校际或全国性的活动中见识到一山还比一山高,与志同道合的他校同学切磋知识,有助学生了解热衷学习华文华语并非“旁门左道”。

但凡事都有两面,活动多了也有潜在的问题。本地华文圈子不大,有能力筹办项目的组织屈指可数,有兴趣和愿意以义务形式提供支援的人通常也熟口熟脸。如果活动频密举行,容易出现千篇一律、缺乏新意的局面。

吊诡的是,为组织学生参与活动而疲于奔命的华文教师似乎成了最大的“受害者”。除了要掌握繁琐的活动章程、向校方和家长解释参与其中的好处,尽责的教师事前还会花一番功夫训练学生或准备相关材料。不知道这是否应用与各科教师,但每每出席这类活动,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教师在台下或会场外忙着批改卷子,或打笔记本的景观。

无论如何,现在的学生有这么多的选择,还是令人羡慕的。若能缓和负面因素再好不过,但这需要一定的平衡意识,更需要政府部门、学校、民间团体和机构的配合与协商。

(作者是学生报主编 nengduan@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