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慧容:保存,趁现在

字体大小:

代代相传的美食,只要味道好、有特色,不触犯宗教禁忌,比起其他文化内涵更为繁复深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那天下午,到靠近市区的一家老字号饼店购买出名的传统豆沙饼,或许是因为周末的关系,人特别多,原本我以为能很快地买了就走,无奈只好耐着性子,加入长龙等待。发现人龙当中虽然绝大部分是像我一样,纯粹只为一饱口福的顾客,但有一两名年轻人显然是慕名而来,抱着探寻传统美食的心理,边排队边用手机拍摄员工在充满古早味店面内的开放式厨房,擀饼皮、填馅料、烘制豆沙饼的情景。

每年的4、5月份,国家文物局都会举办新加坡文化遗产节,通过热闹纷呈的活动,让国人认识岛国的文化历史。近年来,文化遗产节更积极地走入社区,集结了不少社团与商家投入筹办活动,让参与的人接触与感受不同老街区的特色。上述的传统豆沙饼店,也是今年老街导览路线中访问的地点之一。

在高度发展但面积有限的城市如新加坡,保留文化遗产很不容易。当一些有形的历史古迹与文物必须拆除,让路给发展时,保存非物质文化遗产就变得更为重要。在昨天文化遗产节开幕仪式上推介的首个新加坡文化遗产发展蓝图,其中一部分就是关于保存本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计划,包括编制一份新加坡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并公布了首50个列入清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上个月,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傅海燕在国会宣布,新加坡正式成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的缔约国。作为缔约国,新加坡下来将让我们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

对于开埠200年的岛国,要列出多个具有多元文化特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信不会太难。但要从我们这个多元种族、宗教和文化的社会,选出一样大家都能认同、珍惜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去申遗,就颇具挑战了。当局也没掉以轻心,准备与本地社群对话,广泛征求意见,从中了解与找出能让新加坡人产生共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文物局今年初曾以投选方式,让人们选出最能引起他们共鸣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果参与投选的3000人当中,27%选了食物,18%投选习俗与节庆,另外18%则选择了传统表演艺术。而刚出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清单,当局也基于国人对美食的爱好,添加了“饮食文化遗产”的新类别。从中不难发现,在我们这个文化、宗教背景多样和复杂的小国,较能让人认同与欣赏的是食物。代代相传的美食,只要味道好、有特色,不触犯宗教禁忌,比起其他文化内涵更为繁复深刻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更容易为人们所接受。

不过,比起最终选择了哪一个非物质文化遗产去申遗,更可贵的或许是有关非文化遗产清单的讨论和增补。这个过程有助于人们从中省思岛国的文化、身份,并且去思考哪些日常生活中接触的习俗、庆典和饮食,其实是值得保留的珍贵遗产。

再者,社交媒体的普及也无形中带动了年轻人对有形与非物质文化的关注。他们走访老店、体验老区老街,将触目所及拍下,在网络社交平台上载视频和照片与网友分享。

网络时代可说是提供了传扬文化的契机,当局在此时推出五年的文化遗产计划因而是适时的。本地各社群拥有许多珍贵的无形文化遗产,正待人们以更开阔的视野和标准去发掘,通过数码平台去重视。

回到那天排队买豆沙饼时,碰到有两三人因为等不了,中途放弃,空手而归。我发现人龙移动缓慢的原因主要是接订单、包装食品和收钱都由一个年长妇女包办,而店内其实还有不少其他员工。这些老店家或许应该改变一下既定的营业模式,加速工作流程,也能省下顾客的时间。毕竟,那天花了近一小时排队买到的豆沙饼,因为耗掉的时间而让味道打了折扣。

要让传统文化与风味代代相传、生存,在力求传承手艺的同时,也须配合时代与人们的需求来创新与改变。要成功地利用“新瓶装旧酒”,从中取得平衡并不容易,却是文化遗产赖以保存与流传的因素。

(作者是新闻中心副采访主任onghy@sph.com.sg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