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国政局

胡逸山:举世轰雷 马国小雨

字体大小:

热点话题

有关一个马来西亚发展有限公司的一系列令人不安的揭露事件,到了上周,可谓又达到了新里程碑。美国司法部入禀美国地方法院,寻求没收被指原应属马国人民的金钱,但却被通过一马公司以及好一些离岸空壳公司,还有私人银行来“洗刷”的、遍布美国与欧洲的资产。据闻这是美国政府有史以来寻求冻结的其中最大笔资产,由美国总检察长亲自出面宣布,还制作了幻灯片来详加介绍。

这些被“脱胎换骨”的资产五花八门,有最传统的豪华房地产加高档酒店、有私人喷射机加游艇、有卖座电影的版权,甚至还有梵高、莫涅等印象派大师的油画,好不热闹。身为一马公司顾问团主席的马国首相纳吉,是没被本次诉状提及,但其继子与“好友”,却被明指是上述资产的主要持有人;况且,诉状里还提及一位呼之欲出的“马国官员一号”,令人不胜唏嘘。

有些友人知道我对印象派油画颇有偏好,也有收藏一些(当然不是上述般价值连城的)画作,还时常喜欢在面簿上转传一些梵、莫等大师的作品评述,以前又曾当过纳吉的政治秘书,故好心劝告我,在这“非常时期”,要“收敛”一点,不要那么“高调”,以免产生“瓜田李下”之嫌,被认为我也“有份”。坦白说,我心里当时也有一点“七上八下”的,便与平时注重自己专业工作、对时事不太关心,但却颇为接地气、晓舆情的太太商议此事。不料太太劈头回答说:“哎呀,市面上有谁不知道你这憨直的性格?有份的话,还需要整天搭巴士、乘地铁,甚至步行赴约吗?还需要如此抛头露面的搞评论吗?我还需要如此地饱受客户的气吗?还不早退休到你最爱的意大利去当寓公、享清福去了?”寥寥数语惊醒梦中人,熟悉我者想必都理解,我一直都是劳动群众的一员,也力求从群众利益为出发点来做评论,贪污应该很难与我扯上关系。

撇开个人的担忧,也希望在读者能认定我还是可以相对中立又踏实来评论此事的前提上,我认为这项有关一马公司的进展,在国际上当然令人“刮目相看”,但其实在马国国内,实在还是刮不起风暴,反而显得无精打采。这微妙的政治社会现象,主要有至少两个成因。

其一,巫统在马国长期一党掌政的政治现实下,要掌握马国最高的政治权力,主要就是要当上巫统的主席。在往主席的阶梯上攀爬的过程里,真正有野心的政客,都要学会我曾解释过的“养马仔”这绝对管用的一招。把下边的马仔喂饱了,他们就把你哄抬至更上一层楼,让你省了很多一步步往上爬权力阶梯的力气,同时也可更好防止被扯后腿,前功尽弃。而马仔也有之下更多的马仔要喂要养,以便也被哄抬起来,这样才能“接力”地把你抬得更高。以此类推,直至巫统的基层,大家或被养、或也要养。

所以,在巫统里位越高、权越重者,所要发放“下去”的资源“露水”也就越多,以便得以“渗透”下去,“滋润”各级马仔。但资源的来源是哪里呢?那当然是各个行政部门了。一名巫统头头,如被分派到“油水丰厚”的部门,如教育部(马国对教育的拨款可是很大手笔的;只能说马国重视教育发展)、工程部、乡区发展部等,都有许多项目可分派给各级巫统马仔。

作为巫统主席者,当然也是所有这些资源的最高最终分配者。只要他还有继续当政下去的魄力,那他自可或大开水喉、或收紧银根,收放自如;而各级马仔为求继续获得利益的滋润,不论国外如何在某攸关国本的课题上风声鹤唳,也就只好装聋作哑、充耳不闻了。马仔至多私下嘀咕几句,“哎哟,好几十亿、上百亿的钱啊,也不分多一点给我!”被逼着要表态选边时,马仔不也还是得声嘶力竭地站出来,以即便是侮辱常人智慧的逻辑,来为主子辩护吗?因为选错边的后果可是很严重的。君不见那些“自以为是”、胆敢批判主子的巫统“大军阀”、大诸侯,不就一一被清除出阁,然后扫地出党了吗?一旦没有官家或党的资源为后盾,残酷的现实就是马仔即时“孔雀东南飞”,另寻“良巢”去了。所以,主子的党内地位,以至相连的官家身份,只要他有决心,还能不稳吗?

其二,一年多来的一波又一波的有关一马公司的“揭秘”,一单比一单“精彩”,但基于上述的政治现实,以及主要是乡区居民还普遍抱着的半封建式领袖崇拜,又依靠官家资源过活的现象,即便已“醒觉”的老百姓,也未能作出任何的政治改变。在月前的两场国会议席补选里,在“资源”的强力集中“灌输”下,结果不也与2013年时浩浩荡荡的505相差无几吗?那呛声与不呛声,结果不也一样、现状不也维持吗?所以,我觉得一股虽悲愤填膺,但又无能为力的负面感受,正在马国尤其是城市地区里蔓延开来。

这股无奈的感受,可能业已引发至少三种并发症。一种是好一些大小官员以及有特殊关系的商家,无不快马加鞭的贪腐与掠夺资源、项目,以便“乘还未倒时”赶快累积更多的金钱财富,再行转移出去,以便以后自己或家人富贵式的移民,一走了之,反正就算外国查封的,看起来也还只是那些好几十亿层次的资产。另一种较为“平民化”的怪现象,则是各种号称能快速致富的直销传销金字塔式计划,甚至还有跨国房地产的、航空的,近来好像在马国都很流行。无他,大家强烈没有安全感,都梦想要赚快钱,赶快得以“脱苦海”,也就不认真思考血汗钱被刮走的风险了。

还有一种最危险的并发症,就是一些人眼巴巴看着基本公共道德沦丧至此又无可奈何时,可能会上网或找几个志同道合者,来个个人或集体的自我激化,思想趋向极端,到时干上一两单“独狼式”或小组式的暴力恐怖主义行为,后果可就严重了。最近在马国“破获”的几宗企图暴恐案件就是例子。

现实就是这一系列事件看来短期内还是难以做个了断的。身为马国人,我不敢说要自求多福,但也只能期望大家能熬得下去了。

作者是南洋理工大学拉惹勒南国际关系学院兼任高级研究员、马国首相纳吉前政治秘书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