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俊刚:建设难,维持更难

字体大小:

财政部长王瑞杰在新财政预算案中,宣布水费将在今年7月和明年7月分两个阶段上调,总上调幅度为30%,这包括饮用水费、耗水税及处理污水的费用。这一宣布显然让许多人感到意外,因为,在目前景气不佳的情况下,大家期待的是一些及时雨措施。

其实,环境及水源部长马善高2月初就已经发出调高水价的预示,只是我们习惯了长时间的水价不变状态,因而失去了应有的警觉性。但必须说,调整幅度之大还是令人惊愕。

据报道,水价过去17年来没有调整过。负责水务的公用事业局说,过去15年来,维持整个供水系统的费用在2000年时,是每年5亿元,到了2015年,则已上涨超过一倍至13亿元。这笔庞大的维持费,包括食水处理、新生水生产、海水淡化、污水处理、供水管维修等。

至此,新加坡人每天应用或使用的自来水的真正成本,才大白于天下。而我们也才从长时间陶然于食水能够自给自足的美好感觉中警醒过来,通过科技达到自给自足的目标,有成本代价。问题是,为什么水价17年不变?看来连国会议员们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大家只知道,提高水价是必要的。

水供和电供其实没有两样,电价是定期上下调整的,水价最终看来也会走上这条路。我们的水供今后会越来越依赖新生水厂和海水淡化厂,估计到2030年时,每天八成用水可以自给。这些水厂的造价都是非常昂贵的,生产成本也比直接从河里取水高出许多,因此不可能提供和来自柔佛同价的食水。比如,第三座海水淡化厂的投标造价是2亿1700万元,第四座的造价则在4到5亿元之谱。

造价是一回事,维修又是另一回事,两者都是高成本的。我们除了要看到造价的高昂,也要认识维修成本的负担。建设成本是一时的,管理和维修则是长期的。这里说明一个道理,建设不易,管理、保养和维持更难。水厂如此,其他许许多多基础设施亦然。

此外,所有基建都有一定的使用期限,不是建好之后就可以无限期使用,期限一到,就得更换零部件,甚或翻新重造。这又需要新的资本投入。如果欠缺资金,就不可能进行必要的翻新。无法翻新的结果是逐渐陈旧老化,组屋变成陋屋,地铁、巴士和电梯经常故障,机场、港口、桥梁和公路失修,这是我们在许多国家都可以看到的现象。

所以,基建不仅要考虑成本,也一定要考虑可持续性的问题,必须为长期的维修所需预留营运储备金。如果只顾目前,不顾长远,那么,很可能就会碰上无法持续的问题。

很多国家在国力相对强盛时,都会大兴土木,拼命花钱,甚至大举借债,一旦国势衰退或碰上经济持久衰退或萧条,就会因为寅吃卯粮或储备不足而捉襟见肘,没能力维修这些设施,服务水平也必然要下降,连当今世界唯一超级强国美国也不例外。所以,新总统特朗普把翻新美国的基础建设列为头等大事,声言要在四年内投入一万亿美元。对我们来说,这真是天文数字。问题是,钱从哪来?

新生水和海水淡化厂所生产的食水,售价除了政府津贴,必定得考虑到生产成本,考虑到可持续的问题。同样的,其他基础和公共服务设施如地铁、巴士、公路、隧道、桥梁、发电厂,以至组屋电梯等等,也得考虑这个问题,既要能建设,又须懂得治理,包括保养和维修,以及成本的管控。

不久前,电梯事故和安全引起了关注,国家发展部因此宣布,政府将通过电梯保养津贴(Lift Maintenance Grant)计划,每年为市镇会负责保养的每部电梯提供600元津贴,帮助市镇会应付更高的电梯维修和保养开支。政府预计每年将为此增拨1300万元。

当局也出台新的规定,从今年4月1日起,所有市镇会必须设立新的电梯更换基金(Lift Replacement Fund),并定期将至少14%的杂费及政府津贴拨入这个基金,确保有足够资源更换老旧电梯。政府则会通过配对津贴的方式,为基金注入额外资金。

本地总共约有6万3000部电梯和约6000部自动扶梯,长期的保养和维修需要一支训练有素,技术纯熟的保养和维修队伍。为此,当局也设立了一个由政府机构代表、业内协会、企业和工会组成的电梯与自动扶梯领域劳资政委员会,负责制定一套训练框架。委员会也将探讨可以推出哪些措施为该领域吸引、培育及保留本地人才。

上个星期,政府也宣布设立一所铁路学院,专门培训铁道系统维修人员。我国地铁网络总长度预计到2030年将增加一倍至360公里,而所需的维修人员也将从目前的9300人增加至1万5000人以上。这是一支庞大的队伍。也足见地铁网络维修的成本多大。地铁网络的硬件,包括轨道、列车以及讯号系统等等,都必须定期更新。要不然,就要像英国地铁一样,面对老旧和事故频仍的问题。但如果缺乏财力,翻新就无从谈起。

基础建设与管理如此,一个国家的整体治理基本道理也一样。基建管理需要维修准备金,以此类推,国家治理在财政上也需要量入为出,并尽量把盈余充作储备金。如果每年的预算都出现赤字,那财政上是必然要出问题的。我们每年都希望从预算案得到点什么,但财政部长不会变戏法,财政部长最终靠的还是政府的良好治理,包括能搞好经济,既给老百姓安生,也给国家积蓄储备,确保长治久安。

作者是前新闻工作者,前国会议员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