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大勇:困于大国利益中的波兰

字体大小:

特朗普新官上任三把火,赶着兑现自己在竞选中许下的种种诺言,以此来提高自己的人格可信度和执政行动力。内政上,他接二连三颁布行政命命令,上任15天连发19令,搞得国内鸡犬不宁;外交上,他主要靠打电话来试探并布局,让盟友和对手均摸不透他的底牌;百忙之中,他还不忘继续用推特来表示好恶,宣泄情绪,与媒体打口水仗。

这位美国新总统的行事方式的确怪异,不按常规出牌,却吸引了大家的眼球和国际媒体的焦点,使偌大的世界差不多成了特朗普唱独角戏的舞台。

而在这样的格局中,一些看似不起眼然却影响深远的事件,就比较容易被忽视了。譬如德国总理默克尔2月初以来的频繁外交就颇耐人寻味:2月2日刚去安卡拉“觐见”埃尔多安,以确保难民协议的落实和欧盟外部边界的安全;2月7日又前往雾霾中的华沙,对波兰进行为期一天的访问,以争取这个东欧大国成为欧洲一体化的同盟军。

默克尔执政12年败笔不多,最大的“软肋”恐怕就是她的难民政策,加剧了欧盟内部的政治危机。默克尔不到一周之内先后两次“深入虎穴”,一方面因为特朗普上任后实施的新政掀起了很大的国际波澜,另一方面反映出默克尔正在解决难民问题和整合欧盟内部团结的关键处(土耳其和波兰)下功夫,旨在实现9月大选后连任的目标。

德波关系归根结底还是德俄关系

德波关系可以追溯到中世纪。在过去的数百年中,双方经历了领土争夺、波兰的四次分割、两次世界大战、战后波兰境内的德国人被赶离家园驱逐出境、上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波兰团结工会所引领的社会和体制变革、2004年波兰加入欧盟等不同的历史阶段。这中间既饱含血泪,又充满希望。

这个欧洲历史中颇具代表性的双边关系,其最大的特别之处,就在于它始终无法回避俄罗斯这个因素,所以德波关系基本上可称之为德波俄关系。

如许多其他民族一样,波兰也曾有过辉煌的过去。16世纪末,波兰王国和立陶宛大公国合并为当时欧洲大陆上规模最大的国联体——波兰立陶宛共主邦联。这可谓波兰历史上的黄金时代。可惜好景不长,没过几十年,邦联的国运在经历了内部的政治混乱之后江河日下,导致了1772年、1793年和1795年俄罗斯帝国、普鲁士王国及奥地利(哈布斯堡—洛林王朝)对其的三次瓜分。

1939年8月24日,希特勒与斯大林签订《互不侵犯条约》,并在附加密约中商定了对波兰的再次瓜分。条约签订后不久,纳粹军舰于9月1日炮击但泽的波军工事,二次世界大战爆发。

因此,波兰人和德国人几个世纪互为邻居,但情感上却始终无法摆脱历史阴影。德国认为,纳粹发动二战、占领波兰和迫害犹太人是罪恶,但波兰人在战后驱赶并迫害德国人同样是罪恶;波兰人则不忘德意志和俄罗斯在历史上对自己国家的欺凌,因而十分警惕再次强大的德国和俄罗斯。

2004年波兰加入欧盟后,两国在利益共同体内重新面对,彼此虽然多了一份依赖,但还远没有达到德法和解那样的程度和质量。可以这么说,从德国总理勃兰特(Willy Brand)1970年12月7日在华沙犹太隔离区纪念碑前下跪至今,德国和波兰依然徘徊在关系正常化的路上。

特朗普的新政,默克尔的机会?

其实,德波关系中还有一个心照不宣、然而非常重要的因素——美国。

冷战结束后,西方曾双管齐下向东扩张。这“双管”就是政治上的欧盟和军事上的北约。虽然它们同为西方组织,在争夺原苏联势力范围的东欧地区时,大方向也较为一致,但动机却不尽相同,甚至还存在着某种竞争。

欧盟的主导力量是德法,更多注重的是欧洲利益;北约的盟主是美国,是华盛顿控制欧洲、中东及北非地区的重要工具,主要代表美国利益。

德国支持北约东扩最主要的战略目标,是为了改变冷战期间自己一直处于东西方冲突最前沿的地缘位置,在东部为自己创造尽可能大的缓冲地带;而在美国人的战略思想中,北约东扩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为了遏制和威慑俄罗斯,另一方面又能牵制欧洲内部的力量分布。

从美国人的历史经验看,俄罗斯和德国都是需要约束的。据说,波兰裔的美国前国家安全顾问布热津斯基(Zbigniew Kazimierz Brzezinski)曾表示,北约东扩的一个重要战略考量,就是防止统一后的德国主导欧洲,而波兰便是美国打入欧洲的最理想的一个楔子。

1999年春,波兰、捷克和匈牙利一起成为冷战结束后率先加入北约的三个前东欧国家,而它加入欧盟则是五年之后的事情了。对华沙而言,国家安全方面必须依靠美国,道理很简单。首先,在军事和政治上能与俄罗斯抗衡的肯定不是欧盟,而是美国,这是力量对比之后的考量;其次,波兰鉴于历史上的苦难经历,难以信任德国,也不会将自己的国家安全利益寄托在由德国主导的欧盟身上,所以它非常积极和主动地要求北约在其国境内部署战斗部队。它加入欧盟的目的很单纯,即获得现实的经济、资金和市场方面的好处和利益。

这一外交理念使得波兰在欧盟未来发展方向上,与德国存在不小的意见分歧。德国主张加速欧盟一体化,甚至不惜引入“双速”发展模式;波兰则更倾向于加强各成员国的权力,将欧盟打造成“民族国家联盟”,实际上就是不愿将自己的命运交给德国化的欧盟手中。

特朗普当选后,其针对欧洲的新政打乱了原有的地缘格局。从他的言行上可以判断,新一届美国政府并不乐见欧洲在德国的主导下统一并强大,对北约的作用和前途也有了新的思维。这让德国和波兰均感不安,尽管引起它们不安的原因不尽相同。德国明显感到特朗普已对自己提高警惕,今后彼此相处不会太顺利;波兰则从特朗普与普京的“暧昧”中,预感或担心自己可能会再次成为大国交易的牺牲品。

欧美关系新近出现的这种不确定性,将德波这两个一直互不信任的国家拉近了距离。默克尔此次访问华沙,就是要进一步了解波兰政府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态度;而华沙在“双普”亲近以及自己的传统盟友英国退出欧盟的背景下,也无法回避德国这个对手,波兰媒体甚至给德波关系贴上了“利益婚姻”的标签。

德波关系的转变

被称为波兰“无冕之王”的总统卡钦斯基,十年来首次答应会见默克尔,本身也表明两国关系或许正在出现某种质的转变,虽然这个变化暂时尚未结出具体果实。

德波关系真的能峰回路转吗?德国媒体曾相当悲观地认为,德波关系能正常化就不错了。根据笔者的观察,两国的分歧点远远多于共同点,似乎只有在对俄态度和乌克兰问题上的立场才比较一致。

换言之,两国关系亲近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外部因素的变化。美俄关系尚未真正改善,波兰就如此慌神,如果将来德国也与俄国重归于好,那波兰将何以自处?

那么,德国与俄罗斯关系缓和的可能性大吗?笔者认为很大。欧盟对俄制裁,德国开始并不积极,最后是在美国的催逼之下才无奈站队。实际上,德国在很长时间内一直为普京留着后门。默克尔后来态度之所以变得强硬,并与法国一起主导乌克兰问题的解决,更大的原因是不愿意华盛顿介入欧洲事务。

因此,我们千万不要被眼下扑朔迷离的国际局势左右了视线。有一个事实是明摆着的:从本质上说,欧盟与俄罗斯并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德国的经济发展也离不开俄罗斯的能源支持;而竭力阻止欧盟与俄罗斯接近的,其实是美国的战略意图。特朗普拉拢普京,口头上说是为了共同打击伊斯兰国恐怖组织,但两国在叙伊乃至整个中东地区的战略目标完全不同,所以这个理由不足为信。

特朗普的这步棋,首要目标恐怕还是离间中俄关系,以便抽出手来压住中国崛起的势头,也是为了阻止俄国与欧盟的缓解和接近。

在这盘大棋局中,真正掌握主动权的似乎唯有普京一人。笔者认为,联美制欧应该不是莫斯科的长远利益,欧盟(德国)与俄罗斯的关系早晚会缓和和正常化。到那时,波兰的地位将再次变得无足轻重,这也是这个国家不幸的地缘位置所决定的。

作者是德国时评专栏作家

欧美关系新近出现的这种不确定性,将德国与波兰这两个一直互不信任的国家拉近了距离。默克尔此次访问华沙,就是要进一步了解波兰政府在新的国际格局中,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态度。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