卓梅华:重新检视“讲华语运动”

字体大小:

思维空间

今年的“讲华语运动”因为推介仪式上的标语有错别字而搞得沸沸扬扬。虽然“读”字被误植为“渎”字只是偏旁错,但这个“失之毫厘 、谬以千里”的错误,让许多爱护华文的人士深感华文不受尊重、华文水平每况愈下的痛心!

文化、社区及青年部长傅海燕在关注此事之余,呼吁国人继续支持“讲华语运动”。这个自1979年起由建国总理李光耀发起的语言推广运动已经办了38次,一个运动推广了38年,还需要再延续,那意味着什么?我们有必要重新检视这个运动的切合性及效益性。

“讲华语运动”的初衷是要扭转新加坡华人,因各自不同的籍贯而使用不同方言的习惯,改以华语作为沟通的共同语言。经过那么多年的努力,方言已几乎成绝迹。80后出生的新生代会讲方言的如凤毛麟角,就连老一辈的人也都改用华语和儿孙沟通,方言不再是国人掌握华语的绊脚石。

就这个初衷来说,其目标早在90年代就已经实现了。既然如此,还有必要持续这个运动吗?

如果持续的理由是为提高新加坡华人对母语的热爱、尊重和使用,那我们就要评估一下“讲华语运动”所带来的效益。经过38年的努力后,我们可有营造出亲华文华语的氛围,还是我们渐行渐远?

纵观这几年来招惹诟病的翻译笑话、南大食阁招牌禁华文的风波、华文教育的几番改革及年轻一代对华语的掌握能力,我们都心里有数。

80后出生的华族能够以流利的华语畅所欲言、以华文书写实在不多。对新生代来说,华文华语只是为了应付考试的科目罢了,在实际的生活中很少有使用的机会,毕竟英语还是岛国主要的生活语言及工作语言。

我们都知道要掌握任何一种语文,就是要多听、多讲、多读、多写,但知易行难,我们缺乏的是一个有利于操练华文华语的生活环境。除非华文华语能够渗透至生活的各个层面,让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中学习,否则它永远是半生熟的语言。

任何一个官办的运动都要切合时宜才有效益。目前新加坡像是一锅国际大烩饭,汇集了来自世界各地的新移民,再加上异国异族通婚所带来的第三语言,大大改变了我们的语言环境。

如果“讲华语运动”还继续锁定“新加坡华人”,沿用过去的鼓吹方式(如请部长主持推介会、秀几句标语、搞几个华族文化活动、请几位艺人名人助阵等),既不会产生新效益,也不能弥补因过去的教育政策所造成的语言文化断层。

“讲华语运动”要继续办下去,就得做出一些策略性的改变。负责筹划“讲华语运动”的理事会成员必须是了解国情民情、与时并进、精通华文的人士。以我个人的浅见,理事会可以考虑以下几点:

一、重新定位 : 一路来,“讲华语运动”给予人的印象是为“新加坡华人”量身定制的运动。我想是时候考虑把它扩大到有意学习华语的人士,毕竟通晓华文华语是每个想搭上中国经济快车的国人所需要的技能,无关乎学习母语,更无关乎文化传承。

二、改变卖点:新生代以“新加坡人”的身份自居,对寻根溯源没兴趣,对母族文化缺乏认同。旧卖点如“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对他们来说无疑是对牛弹琴。对喜欢“哈韩”“哈日”的年轻人来说,学韩语和日语肯定比学华语酷!

经济利益始终是人们学习语言最大的推动力。新卖点的可以着重在让国人意识到“一带一路”所带来的经贸冲击及掌握华文华语是分一杯羹的优势。

三、移动学习:官方应该充分利用移动互联网构建共享共学的学习平台,以鼓励国人在日常生活中活学话用华文华语。这要比传统的学习平台更吸引年轻人,涵盖面也更广,渗透力也较强。

万物皆有定时,每件事物都有它的开始和结束。如果“讲华语运动”无法转型,就该让它功成身退。即使没有官方的鼓吹,那些热爱华文、有远见的国人依然会自动自发地学习。

随着中国经济势力范围的扩大,华文华语只会在国际越来越通用,国人迟早要面对这个事实。届时,拥抱华文华语不再是一个选择,而是生存之道。这样的时刻其实已经逼在眉睫,而一些务实的非华族同胞已搭上了列车。

作者是本地一家银行

科技部门前副总裁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