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关系专题

李文献:新中关系能承受时间考验

李文献表示,双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与区域合作都是新中关系的重要支柱。(谢智扬摄)
李文献表示,双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与区域合作都是新中关系的重要支柱。(谢智扬摄)

字体大小:

很高兴能在此欢迎你们出席首届“联合早报·新中论坛”。这个论坛让中国与新加坡极具影响力的思想领袖们有机会齐聚一堂,共同商讨与交换关于新中关系的观点。这也是一个恰当的时机,让两国能够更好地了解彼此、促进更稳健有力的双边关系。

新加坡与中国在1990年正式建立外交联系。然而,两国的双边关系其实有着更加悠久的历史。新加坡的华人绝大多数都是从中国不同区域移民到新加坡来的,与中国民众共享着同一个文化根源。我自己虽然出生于新加坡,但我的父母与他们的兄弟姐妹都是随着70多年前的那波移民浪潮来到新加坡的。我们的商人与企业家早在1990年以前就已经与中国建立起稳健的贸易往来及其他联系。

这些早期的联系也扩展到其他领域。例如在殖民地时代,来自中国的画家被东南亚的视觉符号所深深吸引,他们在新加坡落地生根后发展出一套独具一格的“南洋画派”画风。这些新加坡先驱画家的作品至今仍广受推崇,目前都展示在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内。

在1980年代,新加坡所制作的热门电视剧如《雾锁南洋》、《调色板》等,均作为文化产物输出到中国,深受中国观众欢迎与喜爱。

新中展开三个政府层面合作项目

在两国建交之前,当时的中国领导人邓小平先生(已逝)曾于1978年到访新加坡。1990年建交以后,双边合作腾飞达到了全新水平。两国领导人和高级官员的双边考察与访问频率和次数也翻倍激增。例如,当时就有数百名中国高级官员来新加坡接受不同形式的培训,并与他们的新加坡同僚接触交流。

到了1994年,两国同意一起建立苏州工业园区。今天,苏州工业园区在中国国内仍被视为办得最为成功的世界级工业园之一,吸引了无数环球跨国机构入驻。继苏州工业园区之后,两国又开展了一个“政府对政府”层面的合作项目——中新天津生态城。这个为35万名居民所开发的30平方公里区域,目前进展良好,明年就要庆祝成立10周年纪念。2015年,两国政府再次联手,开发第三个“政府对政府”层面的项目——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这三个政府层面的合作项目都是为中国量身定制的,经过周密的设计来满足中国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需求。苏州工业园区的建立是在中国仍处于制造业发展阶段;天津生态城的开发是在中国积极探讨环保生态可持续城市发展模式的阶段;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的开发,则是为了配合中国大胆走出去,让自己与世界其他地方更好地互相联通接轨。

这些项目为新加坡提供了无数机会,来分享我们在工业园发展领域、可持续城市发展领域以及国际互联互通方面的经验与专业知识。它们也为中国和新加坡的企业开启了无数合作机会。它们的存在具体展示了新加坡与中国的关系如何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演变,而且能够在中国大步往前冲刺发展经济与技术能力的同时,让两国互惠互利。

两国的合作也出现在多边领域里。当中国需要国际支持时,新加坡立即伸出援手,不离不弃。举个例子,当其他国家于2001年对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提出各种质疑时,新加坡毅然挺身而出发言支持中国。当中国提议成立一个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时,其他国家都采取观望态度时,新加坡却是最先表态感兴趣的国家之一,我们也迅速采取行动加入这个难能可贵的计划。

互相了解求同存异

显然的,我们两国已经建立起一个强健的互惠互利关系。然而,诚如好朋友也不可能在每一件事情上都想到一块儿去,新加坡和中国在某些事情上也很可能存有不同看法。这是非常正常且无可厚非的。我们必须清楚意识到,每个国家都会优先考虑保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新加坡也不例外,不可能背道而驰。因此,两国的国家利益没办法完美契合的情况一定会出现,这全然无可避免。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应该用什么作为指引来寻找解决方案呢?

当两个国家存在意见分歧时,我们必须更努力去了解对方的立场。即使我们最终无法在特定问题上取得全面意见统一或找到解决方案,我们也不能忽略大局。两国的共同利益与互惠互利远远高于我们偶尔出现的分歧。要是我们受分歧主导,影响了这份宝贵的关系,那就实在太可惜了。一旦出现意见分歧,两国应该更清楚地意识到这份硕果累累的关系当中,长远存在的宽度与深度。我们这份关系的基础是稳健有力的。我们在偶尔出现分歧时,更应该稳健地强化两国之间的共同优势。我们不应该让负面能量侵蚀这份关系,而是应该专注于双方最显著的双边利益。

究竟我们必须关注哪些显而易见的正面领域呢?经济合作是一个明显的方面。两国在建交后,特别是在2008年签订了中新自由贸易协定之后,我们的双边贸易与投资都出现了飞跃式的增长。自2013年起,新加坡一直是中国最大的外商直接投资来源国,而中国也一直是新加坡最大的贸易伙伴。

随着新加坡与中国合作实施“一带一路”计划,两国的经济和金融联系肯定会有所增长。两国的员工、消费者和企业都会在这份更密切的关系下受惠。两国的重点教育机构也建立了合作关系。例如新加坡科技与设计大学就与浙江大学建立了成果斐然的合作伙伴关系。这份合作不仅为两所大学的学生开启了无数的共同研发机会,也开启了更多的学生交换机会。

新中民间联系源远流长

当然,国与国之间的联系不能仅限于冷冰冰硬邦邦的经济效益。我们两国人民的联系早在建交之前就已经存在了,而且这种联系有一种重感情且源远流长的特质。就像习近平主席去年在澳门特别行政区演讲时曾引用的一句话:“唯以心相交,方能成其久远。”这句话点出了两国人民建交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核心:唯以心相交,才能增强两国人民之间的联系。

较早前,我曾提出一个例子,来说明两国人民以前如何建立文化互通联系。这种联系非常值得我们珍惜,并让它传承下去。

作为新加坡顶尖的媒体集团,新加坡报业控股在这一点上是当仁不让的。这也是为何《联合早报》会组织这个论坛来强化彼此的理解与合作。我们希望能建立一个平台,让两国的学者与意见领袖能自由地交流意见,在某些课题上更好地理解对方如何思考问题。

首届“新中青少年艺术节”也是另一个通过文化活动来达到互相欣赏、互相理解的一种形式。来自两国的青少年表演团体这个月内连续三个周末在舞台上倾力演出。这个艺术节是由新加坡报业控股华文媒体集团属下的学生报、中国文化中心和中国儿童艺术剧院联办的。

我希望新加坡和中国能够继续加强文化领域上的合作,促进双方取得更深层次的理解。文化合作能够为我们双方的参与增添多元化的一面,也丰富了我们共同的文化根源。它应该作为我们双边合作关系的一个常规项目。

区域合作是两国可以共同努力的另一个范围。中国是亚细亚成员国的一个重要对话伙伴。明年,新加坡将在亚细亚—中国对话关系上扮演协调国的角色,也轮值亚细安主席国一职。这将是两国一起合作让亚细安与中国关系更加密切的一个机会。这类区域合作能够带来稳定,对亚细安成员国与中国的持续发展,都是极为关键的。

最后我想说的是,双边经济合作、文化合作与区域合作都是新中关系的重要支柱。我们在这些方面的共同利益与互惠互利远远大于任何分歧,它们也将确保我们的关系能够承受时间的考验。

作者是新加坡报业控股董事长,这是他在7月26日“联合早报·新中论坛2017”的英语演讲译文。

(张丽苹译)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