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孟达:维安维稳的游戏空间

字体大小:

漫步

近日,吸人眼球的新闻接二连三,美中贸易战、马来西亚宣布大选、朝鲜领导人突访北京、李显龙总理访问中国、新加坡展开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申遗的行动、面簿老总扎克伯格连续两天在美国国会“受审”,这些事件都是媒体的当热话题。在热热闹闹的话题之外,三个相对属于小事的国外事件,值得在此关注一下。

事件一,根据网站的报道,一个提倡处罚穆斯林的网上运动(叫做“Punish a Muslim Day”)在英国政界和社会上激起涟漪,警方也已介入调查。这个以暴力对付穆斯林累计分数的暴力运动,随即引来社会的反弹。LoveMuslimDay和WeStandTogether的网站应运而生,呼吁穆斯林社群以团结对抗恐吓。

这个鼓吹暴力的运动即使达不到伤害穆斯林的目的,也可能在穆斯林社群中引起恐慌,而影响他们的生活作息。英国穆斯林如果因此被恐吓,生活得战战兢兢,便是中了他人的圈套。

在西方,网上的仇恨言论猖獗,已有一段日子,犹有甚者,网上散播的暴力事件也参杂了假消息,混淆了人们的视听。谣言成为了点燃社会不安的导火线,使当局防不胜防。

事件二,印度尼西亚已故开国总统苏卡诺的女儿苏克玛瓦蒂(Sukmawati Sukarnoputri)因朗诵一首诗歌,被强硬派穆斯林组织联合举报亵渎伊斯兰,迫使她为此公开道歉。日前向警方报案的是以伊斯兰捍卫者阵线(Islamic Defenders Front)为首的强硬派伊斯兰组织联盟,该联盟去年也以“亵渎”伊斯兰的罪名,将雅加达首都特区前首长钟万学扳倒。

苏克玛瓦蒂在记者会上说:“那首诗反映了我对民族主义的关注……并赞扬我们祖国的丰富文化传统和多元性……我向全国穆斯林道歉,尤其是因那首诗而觉得被冒犯的人。”既是赞扬祖国,她为何还要道歉?她所受到的压力可想而知。强硬派伊斯兰组织联盟接受了她的道歉,却不愿意撤销案件,他们一再得逞,气焰已空前高涨。

苏克玛瓦蒂是执政党斗争派民主党党魁、前总统美加华蒂的妹妹。以她的出身和背景,尚且逃不出极端回教势力的毒手,更何况其他没有靠山没有显赫背景的人。对今后想要在印尼从政,竞争地方或是中央领导职位者,钟万学和苏克玛瓦蒂两人是前车可鉴。所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词”,极端回教组织随时随地会给政敌套上亵渎伊斯兰的罪名,受害者的下场不是一个道歉就能了事。这是非常有效的恐吓手段。

印尼极端回教组织以维护宗教的名义,不断扩张政治势力,毫不留情地打击政治对手,有朝一日,印尼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可能是由极端回教分子把持。印尼总统选举就在明年,总统佐科欲寻求连任,就看他能否整合温和派的回教势力,再次对抗以普拉博沃为主的极端派的挑战。印尼的极端回教势力持续高涨,对吸引外资是不利因素,但广大乡间民众未必能引以为忧。新加坡将来可能要跟一个高举极端回教旗帜的印尼政府相处,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外交挑战。

事件三,据香港《星岛日报》最近的报道,中国宁夏回族自治区本月初对“泛清真化”进行整顿,除推出统一的“清真食品”标志,除去原标志上的阿拉伯文字,其首府银川市中心一个景观区的阿拉拍色彩元素也全被中国元素所取代。在中国,“清真”原仅指食物符合伊斯兰教规,如不含猪肉、血液等,但近年出现“清真认证”家庭用品,包括清水、牙膏、纸巾、皮鞋等。

发生在中国回教自治区的“泛清真化”现象,我们听来有点熟悉。南马柔佛州便曾出现过一个拒绝做非回教徒生意的清真洗衣店,还好这件荒唐事及时引发柔佛皇室的干涉和谴责。若是“清真化”没有底线,清真洗衣店之后,清真德士、清真理发室……没完没了,结果是,非回教徒的生活空间被不断压缩。

中国西陲边境的穆斯林受中东极端回教影响,整顿“泛清真化”有其正当性。

以上三个事件贯穿着一条共同的主线:多元社会多元世界中,不同信仰之间的空间难免出现碰撞挤压,互相包容的共存原则若不受到尊重,就会演变成语言摩擦与暴力冲突。

一名美国传教士被指在上个月于新加坡举行的布道会上,发表对回教徒不敬的言论。布道会主办方房角石教会,迅速地向本地回教社群道歉,教会牧师杨德云也承诺,往后在邀请外国传教士来新演讲时会更为谨慎。新加坡回教宗教司法特斯博士和13名回教社群和宗教领袖也毫无保留地接受教会的道歉。这是非常新加坡式的化解风波的方式,也让人看到政府在背后的影响力。

在新加坡,不同信仰各自拥有自己的空间,彼此之间也有重叠的空间,中国部分地区面对的“泛清真化”问题不可能在新加坡出现,各族新加坡人在重叠的空间互相谅解,和谐共处永远是个学习的过程。新加坡是个开放社会,外来居民或移民更必须保持生活在多元社会的敏感度。

政府是信仰空间的维护者,虽然政府多年来建立起预防和消弭宗教和种族冲突的体制,但一旦“有事”,有关当局还是如履薄冰。政府的解决问题方式看似不着痕迹,或像太极拳一样“四两拨千斤”,但世界和区域形势的变化,已提高了我国维安的复杂性和维稳的难度。

作者是本报特约评论员

在新加坡,不同信仰各自拥有自己的空间,彼此之间也有重叠的空间,中国部分地区面对的“泛清真化”的问题不可能在新加坡出现,各族新加坡人在重叠的空间互相谅解,和谐共处永远是个学习的过程。新加坡是个开放社会,外来居民或移民更必须保持生活在多元社会的敏感度。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