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绍史:打破思维惯性 用改革推动结构性调整

字体大小:

(北京综合讯)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主任徐绍史昨天表示,中国将努力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用改革来推动结构性调整,完善公平竞争的市场机制,同时推动高水平双向开放,深入推进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

徐绍史昨天出席中国发展高层论坛第二天的会议,再次对中国经济做出信心喊话,也向国际政商界名人亲身讲解中国的改革发展思路。

发改委是中国国务院的重要组成部门,素有“小国务院”之称,徐绍史昨天从宏观政策协调性、供给侧改革、发展新体制、城乡区域协调发展、高水平双向开放共五个方面,全方位阐述未来五年的工作重点,也多处突出了“改革”这条主线。

据徐绍史介绍,在2016年到2020年的五年期间,中国首先要做到增强宏观政策协同性,确保经济增速处于6.5%以上的中高速,为结构性改革营造稳定的宏观环境。

为此,中国将大力培育和拓展住房、汽车、信息、旅游、健康、养老、文化、环保等方面的消费热点,通过积极促进消费升级,引领新供给,形成新动力。同时加大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投资力度,启动实施一批新的重大投资工程,鼓励民间投资、外来投资共同参与,着力调结构、补短板,培育新动能。

徐绍史也以较多的笔墨介绍了中国正在力推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重申了供给侧改革中,去库存、去杠杆、降成本,补短板这五大任务,即“三去一降一补”。

他形容,中国要“积极稳妥”的去产能,从钢铁和煤炭入手,五年内钢铁产能要去掉1至1.5亿吨,煤炭产能去掉5亿吨,还要减量重组5亿吨;要“合理有序”地去房地产库存;“积极审慎”地去杠杆,重点是企业债务的杠杆;“多措并举”地降成本,特别是企业的成本,也包括制度性交易成本、人工成本、税费负担、融资成本、用能成本和物流成本。

最后是“全力以赴”的补短板,通过适度扩大投资来补足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的短板。

他说:“我们将努力打破思维惯性和路径依赖,用改革的办法来推动结构性调整,完善公平竞争、优胜劣汰的市场环境和机制,最大限度的激活微观主体的活力,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以改善和创新供给,更好的满足和创造消费需求。”

在发展新体制的方面,徐绍史表示,中国将继续推进简政放权,建立政府的全责清单和市场准入的负面清单,最大限度缩减政府审批的范围,更好的发挥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全国信用信息共享平台、公共资源交易平台和价格监管平台的作用,优化办事流程和服务的标准,提高行政效能,进一步激发市场活力和社会创造力。

他承诺政府将打破地域分割和行业垄断,加快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实施“互联网+”的行动计划,加快构建众创、众包、众筹、众扶的“四创”支撑平台,促进创业创新蓬勃发展。

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营商环境

徐绍史也提出,中国着力推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积极培育中小城市、特色小城镇,大力发展智慧城市、绿色城市,建设和谐宜居的城市,加快城市群的建设发展。到2020年,常住人口和户籍人口的城镇化率分别要提高到60%和45%。

徐绍史又说,中国要推动高水平双向开放,形成深度融合的互利合作格局。“我们将进一步健全对外开放新体制,提高自贸试验区建设的质量,对外资全面实行准入前国民待遇加负面清单的管理制度,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反垄断执法,营造法治化、国际化、便利化的营商环境。”

他也提到中国政府最近开展的一系列对外合作机制,包括“一带一路”建设,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丝绸之路基金等,除了要开展与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的互利共赢务实合作外,还要“广泛开展教育、科技、文化、体育、旅游、卫生等领域的合作,共创开放包容的人文交流的新局面”。

在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方面,徐绍史说,中国将以钢铁、铁路、建立等行业为重点,采取境外投资、工程承包、技术合作、装备出口等方式,拓展多边、双边的产能合作机制。与跨国公司共同合作,开辟第三方市场,塑造共享双赢、多赢的合作局面。

 

 

原载于2016年3月21日《联合早报》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