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产量且提升农民作业 新加坡公司研发新米种进军缅甸种植业

新加坡商人陈建元创办大米公司,研发新米种在缅甸种植。(受访者提供)
新加坡商人陈建元创办大米公司,研发新米种在缅甸种植。(受访者提供)

字体大小:

新加坡不生产大米,却有一家公司成功研发较高产量的新米种,在缅甸开发大规模稻米种植业务,也借此提升农民的作业及生活水平。

第五届国际稻米大会(International Rice Congress)昨天(15日)在新加坡开幕,来自40个国家的1500多名代表在这个为期三天的会议中,透过一系列研讨会及讲座,与彼此分享稻米种植方面的心得。

新加坡国家发展部长兼财政部第二部长黄循财出席大会致辞时强调,新加坡作为一个城市国家,虽然没有种植稻米,却拥有良好的科研环境,他因此呼吁各国与会稻米农务人员积极交流,探讨如何进一步发掘相关领域的潜能。

受邀在大会分享经验的本地稻米公司Golden Sunland,一年多前在新加坡企业发展局的支持下,带着自家研发的新米种到缅甸供应给当地农民种植。稻米收成后,公司以当地政府所建议价位高约两成的价格,向农民回购大米,重新包装后推出市面。

公司创办人陈建元(34岁)受访时说:“我们透过人工筛选及混种技术,研发出的新米种的收成产量,比缅甸农民所种植的原有米种要高出三成左右。”

不过他强调,高收成量并不是公司的业务重点。“农民能生产更多稻米固然能给他们带来更多收入,但我们也注重稳定及可持续发展的种植法,这能让农民在作业素质及生活方面水平获得整体提升。”

Golden Sunland目前在缅甸拥有约200公顷稻米田地,能生产约700公吨大米。公司兴建中的大米加工厂于明年第三季度完成后,将可处理总重可达5万公吨的大米。

大米是全球半数人口的主要食品,随着全球人口增加,大米年均需求量到了2030年,或将上升25%,达5亿5000万公吨。

全球气候转变加上人口持续增加等因素预计将导致稻米数量出现短缺,使价格上涨,业者必须加强彼此间的合作,采用高端科研技术以开发新种植法及品种,应对前方的挑战。

黄循财指出,虽然新加坡土地资源有限,完全没有种植稻米,但却拥有完善的科研与创新环境,相信能在相关领域作出贡献,成为创新食品方案的“生活实验室”。

“一些本地农商已经开始尝试垂直种植法,或在像工厂的温室环境内耕种,这些都是能在较小面积得出更大收成效益的农作方法。”

黄循财也说:“我们计划进一步扩大相关领域发展,因此欢迎各界以新加坡作为这类活动的基地。这也是新加坡协助全世界朝更可持续农业发展的一个方式。”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