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特稿:广州做大夜间经济

中国坊间昵称「小蛮腰」的广州地标——广州塔,越夜越璀璨。(istock)
中国坊间昵称「小蛮腰」的广州地标——广州塔,越夜越璀璨。(istock)

字体大小:

完成一个项目策划书后,27岁的黄丽娜和同事步出广州办公大楼时,已是深夜。没有急着各自回家,黄丽娜和同事驱车前往珠江新城的大排档,准备以小龙虾和啤酒慰藉自己整日的辛劳。

午夜时分,广州这条美食街依然灯火通明,人声鼎沸,各式大排档、茶餐厅、烧烤店如常营业,烟火味十足,气氛也显得无拘无束。大盘小龙虾端上桌后,黄丽娜和同事们熟练地用手机拍下食物照片,各自发上微信朋友圈,一阵欢乐的喧闹之后,大家开始大块朵颐。“最市井的生活,最是透着生机”——黄丽娜朋友圈上的文字配了一个自己的笑脸。

家在广东惠州市的黄丽娜大学毕业后选择了到广州从业,除了适合的发展机遇,这座城市兼容并蓄的特质也吸引着她。她告诉《联合早报》记者,尽管广州城市配套和公共服务上还有不少地方有待改进,但在下班后的夜晚休闲时段,不同人群都可在这里找到适合自己的圈子与去处,基本上有着“全天候的便利”。

打造“广州之夜”品牌

“夜广州”——这是广州正致力打造的城市名片,希望通过丰富各阶层的夜间消费需求,成为粤港澳大湾区的“不夜城”。广州市第15届人大常委会7月30日举行的第26次会议上,广州市长温国辉明确提出,这将是广州今年下半年六项重点工作之一,即促进商旅文融合,优化提升重点商圈的建设,打造一批夜间经济集聚区。

夜间经济是指下午6时至次日早上6时所包含的经济文化活动,业态多样,囊括购物、餐饮、旅游、娱乐、学习、影视、休闲、运动等。广州8月5日出台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方案,提出要打造高品质夜间经济集聚区、夜间文化旅游集聚区、擦亮“食在广州”招牌、塑造夜间体育品牌,完善配套设施,促进夜间经济有序、健康发展。

紧接着,广州市商务局6日又发布《广州夜间消费地图》,提出首批15个消费集聚区,当中既有全市各区的商场、食肆,又有北京路步行街、天河路商圈、珠江琶醍等传统与新兴商圈,作为“夜广州”的消费地标指引。

广州市商务局还细化提出了四项促进夜间消费发展的举措,一是推动集聚发展,完善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鼓励集聚区内购物、餐饮等企业提供夜间延时服务;二是提高中高端消费供给,打造夜间消费综合体验型购物天堂;三是促进商旅文体融合发展;四是支持智慧发展,推动“互联网+夜间消费”发展,打造现代网络商都。

与此同时,广州夜间经济的发展目标也明确提出,即力争在2021年打造形成“广州之夜”品牌,入列中国10大知名商圈,全市夜间经济集聚区达到30个,重点集聚区新增经营收入总量占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达5%左右。

广州夜间经济还有提升空间

夜间经济再次成为广州着力开发的新增长点。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说,作为旅游城市,广州已是中国较早开启夜生活的城市之一,一些夜间消费的风尚就是从广州兴起,然后再推广到全国,比如广州东方宾馆在1979年开办了全国第一家夜间营业的音乐茶座,全国第一个灯光夜市——西湖路灯光夜市是在广州诞生,KTV这一休闲娱乐最早也是在广州出现。

韩志鹏指出,过去夜间消费模式主要集中在吃喝玩乐、逛街购物的形式,但随着消费升级步伐加快,广州近年也增添了很多夜间消费新场所,包括国际知名的灯光秀、粤剧主题的珠江红船,文化层面还有24小时不打烊书店、夜间博物馆等,这些都是夜间经济发展的新动力。

分析广州目前夜间消费的业态,CBRE世邦魏理仕广州总经理严思慧受访时也表示,在餐饮娱乐方面,广州有特色夜宵、卡拉OK、酒吧街;在生活类,广州有24小时药房、超市等;旅游景点方面,广州长隆的夜间马戏、荔枝湾周末和节庆的夜间灯光都很受欢迎。

严思慧表示,与一些城市相比,广州发展夜间经济有得天独厚的条件,一年当中极端恶劣天气较少,很多朋友聚会都选择在夜间进行,但她也同时指出,广州夜间经济还有提升空间,比如夜间消费的交通配套、适合白领消费的零售业态尚不足够。

韩志鹏则指出,广州夜间经济虽有一定基础,但集聚效应不足,资源有待整合,消费业态可更丰富。他表示,鼓励夜间经济不能只停留在口号,还需要实际保障与服务配套,在城市管理运营方面,政府应当对夜间消费的不同时段、区域与行业进行细分,再分别完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等配套,从而令夜间消费有健康持久的发展。

中国多个主要城市也铆足全力拼夜间经济

在广州明确提出打造夜间经济集聚区之前,中国已有多个城市表示要发展夜间经济,今年以来,各地对夜间经济发展的推动更是进入高潮,包括北京、上海、天津、成都、重庆、济南等地都出台了相关政策措施,希望促进夜间经济繁荣、消费增长。

北京7月9日发布《北京市关于进一步繁荣夜间经济促进消费增长的措施》,推出13项具体举措,希望以此提升“夜京城”的影响力;上海今年4月颁布《关于上海推动夜间经济发展的指导意见》,推出“夜间区长”“夜生活首席执行官”等统筹协调发展“夜经济”的专职职位;济南也在6月出台了《关于推进夜间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对当地夜间经济的发展提出10个方面27条意见。

调查:约60%消费发生在夜间

作为休闲经济的组成部分,夜间经济无疑是城市经济发展的有力支撑。中国商务部发布的城市居民消费习惯调查报告显示,中国城市居民消费活跃度夜间强于白天,约有60%的消费发生在夜间,城市大型商场晚上6时至10时的销售额,占全天销售额的50%以上。

此外,根据中国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今年上半年消费增长带动经济增长占比超过60%,显示在拉动中国经济的三驾马车中,消费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

夜间经济对经济有多重拉升作用

CBRE世邦魏理仕中国区战略顾问部主管王笑梅接受《联合早报》采访时表示,夜间经济对经济有多重拉升作用,不仅直接延长服务营业时间,增加了晚间消费选择,更是多维度地拉升了城市与区域为游客提供的消费空间,增加就业机会,同时,“夜间经济”也是一个城市从商业文化走向商业文明,展现城市发展水平和特色的窗口。

王笑梅指出,夜间经济繁荣的城市,大部分气候宜人、旅游业发达、经济开放度高、人民有一定消费基础和现代化消费理念,因而,一座城市要发展夜间经济,自然条件、旅游业的持续兴旺、经济基础、消费基础和现代化消费理念都是有利因素。

推动夜间经济考验城市管理

城市夜生活的丰富程度,侧面反映出这座城市的内在活力,而夜间经济的有序发展,也考验着城市的管理与运营水平。

王笑梅指出,从国外经验来看,要取得夜间经济带来的经济与社会效益提升的益处,前提是需要建立一个系统化的夜间经济管理制度和体系,而如何提升各利益主体方的合作力,在未来夜间经济管理中将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因素。有策略的综合规划,将可提前为夜间经济的自我提升、合理探寻新机遇,起到不可替代的价值。

火爆的夜间经济背景下,合理统筹规划或是这一赛道竞逐的关键因素,韩志鹏也提醒说,“越夜越精彩”并不是健康的生活方式,中国国务院7月刚刚发布了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当中提出健康知识普及、全民健身、控烟等15个重大专项行动,而健康生活需要正常的作息规律。

韩志鹏建议,发展夜间经济应当适度,不可过度渲染,更不能扰民,必须控制噪音与光污染,否则可能带来负面效应。

广州灯光夜市影响深远

“夜市直至三更尽,才五更又复开张”,说的是北宋开封夜市的繁华景象,而谈及中国现代城市的夜间经济业态,上世纪80年代开始出现的灯光夜市,或可算得上是“鼻祖”。

作为中国开放的前沿阵地,广州在市场经济发展上曾有不少探索,改革开放初期,毗邻香港的广州是时尚的输出地,不少新兴潮流都是从这里走向全中国。1985年,广州在西湖路开办起中国大陆首个灯光夜市,个体户的生意从白天延伸到了晚上,这在当时,是具有历史意义的新鲜事物。

灯光夜市的开办初衷,是为了解决低收入人群的生计问题,一到入夜,各家档主用竹竿临时搭起档口,再拉起电线挂上灯泡用作照明,挂好衣服便开始做生意。尽管简陋,但这里堪称1980年代中国时装的窗口,卖的都是香港流行时装,并收获了“南国明珠”的美称。当时各地民众到访广州,都会抽空到西湖路逛夜市买流行服饰,广州行才算圆满。

灯光夜市的辉煌,造就了一些令人艳羡的万元户。据花城网报道,在大多数体制内的官员和大学教授还只拿百元(人民币,下同,20新元)月薪的时代,在西湖夜市经营服装的个体户,一个月已能有上千元进账。

西湖路夜市的成功,直接影响了全中国服装业乃至商业模式,从那时起,各地陆续开办起灯光夜市,而对于民众来说,忙完一天的工作,夜间外出逛逛街,再顺带消费一下,逐渐成为了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

热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