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幸咖啡与“原油宝”事件后发声 中国金融委下令打击造假关注金融产品风险

瑞幸造假风波发酵一个月来,金融委先后召开四次会议,其中三次都提及这起事件,措辞也愈发严厉。(彭博社档案照)
瑞幸造假风波发酵一个月来,金融委先后召开四次会议,其中三次都提及这起事件,措辞也愈发严厉。(彭博社档案照)

字体大小:

陈婧 报道

jingchen@sph.com.sg

中国国务院金融稳定发展委员会前天针对一个月来撼动市场的瑞幸造假事件和“原油宝”风波发声,重申打击资本市场造假行为的立场,并表明关注商品价格波动带来的金融产品风险问题。

分析认为,金融委近来频繁就金融市场风险事件表态,凸显高层对重建投资者信任和吸引资本回流的决心,下来可能有更多监管措施出炉。

国务院金融委前天在中国副总理兼金融委主任刘鹤主持下召开会议。会议强调必须坚决维护投资者利益,对资本市场造假行为“零容忍”,彻查造假企业、机构和个人。会议也对当前国际商品市场价格波动带来的金融产品风险问题表示高度重视,要求强化风险管理,提高专业性和理清责任。

虽然金融委没有具体说明案例,但一般认为,上述两项表态分别针对4月初的瑞幸咖啡财务造假丑闻,以及4月底的中国银行理财产品“原油宝”亏损事件。前者引发美国投资者对中国概念股的信任危机,后者则导致6万余名中国投资者蒙受逾90亿元(人民币,下同,18.1亿新元)损失,在中外投资圈都掀起轩然大波。

瑞幸造假风波发酵一个月来,金融委先后召开四次会议,其中三次都提及这起事件,措辞也愈发严厉。4月7日的会议中提出要“坚决打击”造假和欺诈行为,15日会议中要求监管部门对造假欺诈行为“从重处理”,前天进一步强调对造假上市公司、中介机构和个人“坚决彻查、严肃处理”。

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光前商学院副教授傅方剑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指出,瑞幸在美国上市,中国当局对它没有监管义务。金融委多次就此发声,既是向美国展现积极合作态度,也是为了震慑国内上市公司,让他们引以为戒。

傅方剑说,上市公司造假事件在中国A股市场屡见不鲜,监管部门此前多是“高高举起,轻轻放下”。“不过,随着中国金融市场4月起全面对外开放,国内联赛升级为国际比赛,裁判水平也要相应提高。金融委正是借此机会向国际投资者表明不护短的决心,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场。”

冠病疫情在全球扩散以来,外国资本加速撤出中国金融市场。中国央行上周公布的数据显示,外国投资者3月减持中国境内股票2084亿元,外资持有的人民币债券总额也在3月终止上涨势头,一个月内减少200亿元。

国内股市疲弱,海外挂牌的中资企业日子同样不好过。瑞幸丑闻爆出后,美国上市的中概股“好未来”和“爱奇艺”也卷入造假争议,股价一度大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主席克莱顿(Jay Clayton)上月底更提醒当地投资者,不要投资在美国上市的中国公司股票。

中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王军担心,若瑞幸风波持续发酵,可能令中美间的摩擦冲突从贸易和科技延伸到金融领域。“原油宝”事件也严重打击中国国内投资者信心,对国内投资环境和产品资质产生怀疑,这些都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健康发展造成影响。

王军认为,金融委近期接连表态,预示着监管部门即将采取行动规范资本市场运作,并防范疫情导致的境外金融风险在国内蔓延。“相信有关部门会拿出‘挥泪斩马谡’的决心惩治害群之马,并督促国内企业和金融机构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LIKE我们的官方脸书网页以获取更多新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