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方伟/报道 唐家鸿/摄影 本地首个以汉字为设计主元素的“杰出汉字设计展”上周六在国家设计中心掀开序幕,展示来自中港台、澳门、日本和新加坡的杰出汉字海报和宣传品设计。新加坡的用语环境以英文为主,生活中出现较多以拉丁字母作设计的产品,本地的汉字设计空间有多大?不同地区的汉字设计又有哪些特色? 犬字用一坨屎“点缀”,叮咛民众处理爱犬的“身后事”,做个有公德心的狗主人。 “流”字一撇一竖一竖弯钩奔流成川,体现河川动感,是图也是诗。懂得用汉字说故事,设计师多了一把工具,变得出更多戏法;看得懂汉字,看官有如开了第三只眼,解得开更多资讯密码。 由本地设计工作室Foreign Policy、新加坡设计理事会和国立台湾科技大学呈献,台湾设计师李根在策展,新加坡首个以汉字为设计主元素的“杰出汉字设计展”,上星期六(4月11日)在国家设计中心掀开序幕,展出来自中港台、澳门、日本和新加坡的杰出汉字海报和宣传品设计。 引进这展览的是Foreign Policy创办人夫妇陈为晟和余雅琳。43岁的余雅琳中学时在圣尼各拉女校选修华语第一语文,自小在父亲的熏陶下,学习书法,即使现在设计案子不常用到汉字,但她对中文仍抱有执着和热忱。 她感慨:“欣赏汉字,对中文得有一定的认识。可惜新加坡华语水平日益低落,人们以为自己很懂华文,可是程度只有‘半桶水’。这个展览的初衷很单纯——让公众和年轻一代的设计师和学生欣赏到现代汉字设计有怎样的创意,能去得多远,从而激起他们对汉字的兴趣。先种下种子,有个开始,之后怎么开花结果,日后才说。对懂得华文的本地人,希望他们看了会感到欣慰:终于有人办了!” 策展人李根在(47岁)两三年前开始在台湾举办杰出汉字设计展,举办了两届,这次他将第二届的作品带来新加坡。曾远征纽约修读设计七年,他回到台湾后,以纽约字体艺术指导俱乐部(New York Type Directors Club)大中华地区代表的身份,在台湾办了拉丁文字设计展。 在自己的家乡立足,李根在开始意识到:“和英文为媒介的设计师相比,汉字设计师相对较少,与其只看别人的创意,为什么不能让别人也看到我们的创意?汉字是我们华人的文化和生活中很重要的文字,设计出好看的汉字字形是许多设计师的愿望。” >> 文转第2版